一种自适应高精度五轴伺服滚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827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高精度五轴伺服滚轮架,属于滚轮架技术领域。包括主动轮移动地轨、从动轮移动地轨、伺服对中滑架、双驱主动轮组件和从动轮组件,所述的主动轮移动地轨上固定伺服对中滑架和双驱主动轮组件,从动轮移动地轨上固定从动轮组件,主动轮移动地轨和从动轮移动地轨结构相同,伺服对中滑架能带动双驱主动轮组件在主动轮移动地轨上前后移动,双驱主动轮组件与焊接筒体的主动滚轮接触面相连,从动轮组件与焊接筒体的从动轮接触面相连,双驱主动轮组件支撑在主动滚轮接触面筒体滚道上,双驱主动轮组件由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焊接筒体相应旋转变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自适应不同长度筒体工件,无需人工参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高精度五轴伺服滚轮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高精度五轴伺服滚轮架,属于滚轮架

技术介绍
滚轮架常用于筒体类产品的外环缝的焊接变位。筒体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中,如搅拌车筒体、压路机筒体、粉罐车筒体、压力容器筒体等。由于该类产品焊接工作量大,多用外环缝专机进行焊接。该类专机需要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低,产品换型时,准备时间过长,运转精度低,不利于设备自动化扩展需求。为此设计一款自适应产品的高精度滚轮架,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和运转精度,用于配合机器人自动化焊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高精度五轴伺服滚轮架,采用尾部固定的方式,通过调整双驱主动轮之间的尺寸,使筒体中轴线保持水平,用以适应不同工件的直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适应高精度五轴伺服滚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轮移动地轨、从动轮移动地轨、伺服对中滑架、双驱主动轮组件和从动轮组件,所述的主动轮移动地轨上固定伺服对中滑架和双驱主动轮组件,从动轮移动地轨上固定从动轮组件,主动轮移动地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高精度五轴伺服滚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轮移动地轨(1)、从动轮移动地轨(2)、伺服对中滑架(3)、双驱主动轮组件(4)和从动轮组件(5),所述的主动轮移动地轨(1)上固定伺服对中滑架(3)和双驱主动轮组件(4),从动轮移动地轨(2)上固定从动轮组件(5),主动轮移动地轨(1)和从动轮移动地轨(2)结构相同,伺服对中滑架(3)能带动双驱主动轮组件(4)在伺服对中滑架(3)上对中移动,双驱主动轮组件(4)与焊接筒体(6)的主动滚轮接触面(7)相连,从动轮组件(5)与焊接筒体(6)的从动轮接触面(8)相连,双驱主动轮组件(4)支撑在主动滚轮接触面(7)筒体滚道上,从动轮组件(5)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高精度五轴伺服滚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轮移动地轨(1)、从动轮移动地轨(2)、伺服对中滑架(3)、双驱主动轮组件(4)和从动轮组件(5),所述的主动轮移动地轨(1)上固定伺服对中滑架(3)和双驱主动轮组件(4),从动轮移动地轨(2)上固定从动轮组件(5),主动轮移动地轨(1)和从动轮移动地轨(2)结构相同,伺服对中滑架(3)能带动双驱主动轮组件(4)在伺服对中滑架(3)上对中移动,双驱主动轮组件(4)与焊接筒体(6)的主动滚轮接触面(7)相连,从动轮组件(5)与焊接筒体(6)的从动轮接触面(8)相连,双驱主动轮组件(4)支撑在主动滚轮接触面(7)筒体滚道上,从动轮组件(5)支撑在从动轮接触面(8)的法兰盘上,双驱主动轮组件(4)由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焊接筒体(6)相应旋转变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高精度五轴伺服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移动地轨(1)包括地轨底座(1-1)、调节螺栓(1-2)、限位挡块(1-3)、拖链线槽(1-4)、地轨防护罩(1-5)、直线导轨(1-6)、齿条(1-7)、风琴护罩Ⅰ(1-8)、地轨溜板(1-9)、驱动防护罩Ⅰ(1-10)、伺服电机Ⅰ(1-11)、减速机Ⅰ(1-12)、齿轮(1-13)和手动润滑组件(1-14),所述的地轨底座(1-1)通过调节螺栓(1-2)固定,地轨底座(1-1)的端部设置限位挡块(1-3),所述的拖链线槽(1-4)、地轨防护罩(1-5)、直线导轨(1-6)、齿条(1-7)和风琴护罩(1-8)设置地轨底座(1-1)内,地轨溜板(1-9)设置在地轨底座(1-1)顶部,驱动防护罩(1-10)、伺服电机(1-11)、减速机(1-12)、齿轮(1-13)和手动润滑组件(1-14)设置在地轨溜板(1-9)上,主动轮移动地轨(1)通过直线导轨(1-6)和齿轮(1-13)用伺服电机(1-11)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高精度五轴伺服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伺服对中滑架(3)包括滑架加高座(3-1)、滑架底座(3-2)、中防护罩(3-3)、溜板(3-4)、定位销(3-5)、风琴护罩Ⅱ(3-6)、气动碳刷组件(3-7)、左旋丝杠(3-8)、螺母座(3-9)、左旋螺母(3-10)、联轴器(3-11)、右旋丝杠(3-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玉树徐建王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华恒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昆山华恒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