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场力的金属液微喷控制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喷阀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电场力的金属液微喷控制阀。
技术介绍
电磁力微喷阀是通过给金属液通电,然后添加磁场,通过电磁力驱动液体喷射的一种特殊的微喷阀。其能够应用于增材制造,即3D打印。目前,基于电磁力驱动的微喷阀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通过永磁铁固定在阀体上产生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让通电金属液会受到向下的洛伦兹力,从而喷射出金属液滴;第二类和第一类相似,就是在阀体上缠绕线圈,在线圈上通入交变电流后产生磁场,即通过电磁铁产生磁场,同样也是通过洛伦兹力让金属液滴喷射出来。对于这两类有个共同点就是一直需要给金属液通电,不能间断。有鉴于此,申请人在研究了现有的技术后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场力的金属液微喷控制阀,旨在改善现有微喷阀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一直给金属液通电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场力的金属液微喷控制阀,其包含:壳体机构,内置有容腔,以及连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场力的金属液微喷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含:/n壳体机构(1),内置有容腔(8),以及连通于所述容腔(8)且朝下设置的出料口(32);/n隔板机构(6),配置于所述壳体机构(1),用以将所述容腔(8)分隔成左腔体(10)和右腔体(9),所述出料口(32)分别连通于所述左腔体(10)和所述右腔体(9);/n供料机构(5),分别连通于所述左腔体(10)和所述右腔体(9),用以向所述左腔体(10)和所述右腔体(9)供应待喷射物;/n充电机构(3),包括分别配置于所述左腔体(10)和所述右腔体(9)的第一充电头(22)和第二充电头(29);/n电场机构(7),包括分别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场力的金属液微喷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含:
壳体机构(1),内置有容腔(8),以及连通于所述容腔(8)且朝下设置的出料口(32);
隔板机构(6),配置于所述壳体机构(1),用以将所述容腔(8)分隔成左腔体(10)和右腔体(9),所述出料口(32)分别连通于所述左腔体(10)和所述右腔体(9);
供料机构(5),分别连通于所述左腔体(10)和所述右腔体(9),用以向所述左腔体(10)和所述右腔体(9)供应待喷射物;
充电机构(3),包括分别配置于所述左腔体(10)和所述右腔体(9)的第一充电头(22)和第二充电头(29);
电场机构(7),包括分别配置于所述隔板机构(6),且分别位于所述左腔体(10)和所述右腔体(9)远离所述出料口(32)的一端的第一导体(14)和第二导体(30);
所述第一充电头(22)和所述第二充电头(29)用以向所述待喷射物充电,以使左右腔体(9)的待喷射物分别携带相反的电荷;所述第一导体(14)和所述第二导体(30)能够接通电源并产生电场,以推动带电的待喷射物向出料口(32)移动,进而向外喷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场力的金属液微喷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位于所述壳体机构(1)下方且正对着所述出料口(32)的接收机构(2),所述接收机构(2)能够接地;
所述电场机构(7)还包括配置于所述接收机构(2)且正对着所述第一导体(14)的第三导体(27),以及配置于所述接收机构(2)且正对着所述第二导体(30)的第四导体(28);
所述第三导体(27)能够接通与所述第一导体(14)相反的电极,所述第四导体(28)能够接通与所述第二导体(30)相反的电极,以使所述第一导体(14)和所述第三导体(27)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导体(30)和所述第四导体(28)之间能够产生均匀电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场力的金属液微喷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还包含配置于所述壳体机构(1)的加热机构(4),所述加热机构(4)用以加热所述容腔(8)内的待喷射物使其保持液态;
所述接收机构(2)包括正对着所述出料口(32)的收集板(26),所述第三导体(27)和所述第四导体(28)分别配置在所述收集板(26)的左右两侧,所述收集板(26)的中间能够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场力的金属液微喷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机构(1)还具有连通于所述容腔(8)且朝上设置的开口;
所述隔板机构(6)包括配置于所述开口且向所述容腔(8)内部延伸的分腔座(12),所述分腔座(12)用以将所述容腔(8)分隔成所述左腔体(10)和所述右腔体(9);
所述容腔(8)内壁设置有用以安装所述分腔座(12)的凹槽(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场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红,黄博,罗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