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脱模型吸塑模具
本技术属于吸塑模具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脱模型吸塑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吸塑模具,指吸塑生产时所用的模具,成本最低的是石膏模,其次是电镀铜模,最贵的是铝模。模具钻有小孔,用于真空吸附热化的硬胶片,形成吸塑产品。但现有的吸塑模具,在完成注塑冷却后,导致材料不易被取出,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并且模具不易更换影响工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脱模型吸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脱模型吸塑模具,包括下模具座、上模具座、上活动模具、下活动模具,所述下模具座一侧设置有注塑连接软管,所述注塑连接软管一侧设置有支撑缸,所述下模具座另一侧设置有弹性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脱模型吸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座(1)、上模具座(4)、上活动模具(11)、下活动模具(13),所述下模具座(1)一侧设置有注塑连接软管(3),所述注塑连接软管(3)一侧设置有支撑缸(2),所述下模具座(1)另一侧设置有弹性连接气管(10),所述弹性连接气管(10)一侧同样设置有所述支撑缸(2),所述下模具座(1)内部一侧设置有液压泵(19),所述液压泵(19)一侧设置有注塑泵(18),所述注塑泵(18)上方设置有连接管(5),所述注塑泵(18)一侧设置有压缩气罐(17),所述压缩气罐(17)一侧设置有气泵(15),所述气泵(15)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气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模型吸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座(1)、上模具座(4)、上活动模具(11)、下活动模具(13),所述下模具座(1)一侧设置有注塑连接软管(3),所述注塑连接软管(3)一侧设置有支撑缸(2),所述下模具座(1)另一侧设置有弹性连接气管(10),所述弹性连接气管(10)一侧同样设置有所述支撑缸(2),所述下模具座(1)内部一侧设置有液压泵(19),所述液压泵(19)一侧设置有注塑泵(18),所述注塑泵(18)上方设置有连接管(5),所述注塑泵(18)一侧设置有压缩气罐(17),所述压缩气罐(17)一侧设置有气泵(15),所述气泵(15)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气管(16),所述气泵(15)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气管(20),所述第二连接气管(20)下方设置有控制器(14),所述控制器(14)上方设置有后备电源(22),所述下模具座(1)内部一侧上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2),所述下模具座(1)内部上方设置有所述下活动模具(13),所述下活动模具(13)两侧设置有磁铁连接块(9),所述下活动模具(13)下方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内部设置有通气管(8),所述固定板(7)下方设置有通气板(6),所述固定板(7)内部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1),所述下模具座(1)上方设置有所述上模具座(4),所述上模具座(4)内部下方设置有所述上活动模具(11),所述上活动模具(11)两侧同样设置有所述磁铁连接块(9),所述上活动模具(11)上方同样设置有所述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上方同样设置有所述通气板(6),所述上模具座(4)内部一侧设置有连接管(5),所述压力传感器(12)、所述气泵(15)、所述温度传感器(21)与所述控制器(14)电连接,所述注塑泵(18)、所述液压泵(19)、所述后备电源(22)与所述控制器(1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型吸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座(1)与所述支撑缸(2)一端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缸(2)另一端与所述上模具座(4)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下模具座(1)与所述液压泵(19)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所述下模具座(1)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泽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