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胶铜箔分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572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胶铜箔分切装置,包括限位辊、移动座、切割刀头、分切刀片、旋转蜗杆、双向马达、减速电机、从动轮以及收卷辊,固定支架上端面中间位置卡装有移动座,按压杆下端面安装有切割刀头,切割刀头右侧安装有限位辊,操作箱内部左侧装配有双向马达,双向马达上端面安装有旋转蜗杆,旋转蜗杆上侧安装有分切刀片,双向马达右侧装配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上侧安装有从动轮,从动轮后侧安装有收卷辊,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背胶铜箔分切效率低、速度慢,实用性欠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方便对背胶铜箔进行快速分切,有效提高了分切效率,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胶铜箔分切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背胶铜箔分切装置,属于铜箔

技术介绍
铜箔是一种阴质性电解材料,沉淀于电路板基底层上的一层薄的、连续的金属箔,它作为PCB的导电体。它容易粘合于绝缘层,接受印刷保护层,腐蚀后形成电路图样。铜箔具有低表面氧气特性,可以附着与各种不同基材,如金属,绝缘材料等,拥有较宽的温度使用范围。铜箔表面有覆盖玛拉胶的为背胶铜箔。在背胶铜箔生产过程中需要在规定长度进行切割分离,以方便后期进行收卷。现有的背胶铜箔在分切时大多采用手动分切,这就导致分切精度低、速度慢,增交了企业生产成本,传统的分切装置分切效果欠佳,不能快速进行分切操作,实用性低,现在急需一种背胶铜箔分切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背胶铜箔分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对背胶铜箔进行快速分切,有效提高了分切效率,实用性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背胶铜箔分切装置,包括操作箱、箱门、转动辊、固定支架、按压杆以及分切机构,所述操作箱内部设置有分切机构,所述操作箱上端面右侧焊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内部穿插有按压杆,所述操作箱右端面安装有箱门,所述操作箱上端面右侧安装有转动辊,所述分切机构包括限位辊、移动座、切割刀头、分切刀片、旋转蜗杆、双向马达、减速电机、从动轮以及收卷辊,所述固定支架上端面中间位置卡装有移动座,所述按压杆下端面安装有切割刀头,所述切割刀头右侧安装有限位辊,所述操作箱内部左侧装配有双向马达,所述双向马达上端面安装有旋转蜗杆,所述旋转蜗杆上侧安装有分切刀片,所述双向马达右侧装配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上侧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后侧安装有收卷辊。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座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限位辊安装有两组,且两组限位辊规格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蜗杆环形侧面上侧啮合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为可升降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环形侧面卷绕有传动皮带,所述从动轮内部穿插有连接杆。进一步地,所述收卷辊前端面焊接有连接法兰,所述收卷辊为可拆装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减速电机后侧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内部上侧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安装有两组,且两组滑轮规格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背胶铜箔分切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限位辊、移动座、切割刀头、分切刀片、旋转蜗杆、双向马达、减速电机、从动轮以及收卷辊,该设计方便对背胶铜箔进行快速分切,解决了原有背胶铜箔分切效率低、速度慢,实用性欠佳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分切效果。因移动座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使按压杆具备自动复位功能,因旋转蜗杆环形侧面上侧啮合有螺纹套,螺纹套为可升降结构,螺纹套方便对分切刀片进行升降操作,因减速电机后侧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内部上侧安装有滑轮,滑轮安装有两组,且两组滑轮规格相同,限位杆和滑轮提高了收卷辊转动稳定性,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对背胶铜箔进行快速分切,有效提高了分切效率,实用性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背胶铜箔分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背胶铜箔分切装置中分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背胶铜箔分切装置中分切机构的正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背胶铜箔分切装置中分切机构中收卷辊的右视剖面图;图中:1-操作箱、2-箱门、3-转动辊、4-固定支架、5-按压杆、6-分切机构、61-限位辊、62-移动座、63-切割刀头、64-分切刀片、65-旋转蜗杆、66-双向马达、67-减速电机、68-从动轮、69-收卷辊、621-伸缩弹簧、651-螺纹套、671-传动皮带、681-连接杆、691-连接法兰、692-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背胶铜箔分切装置,包括操作箱1、箱门2、转动辊3、固定支架4、按压杆5以及分切机构6,操作箱1内部设置有分切机构6,操作箱1上端面右侧焊接有固定支架4,固定支架4内部穿插有按压杆5,操作箱1右端面安装有箱门2,操作箱1上端面右侧安装有转动辊3。分切机构6包括限位辊61、移动座62、切割刀头63、分切刀片64、旋转蜗杆5、双向马达66、减速电机67、从动轮68以及收卷辊69,固定支架4上端面中间位置卡装有移动座62,按压杆5下端面安装有切割刀头63,切割刀头63右侧安装有限位辊61,操作箱1内部左侧装配有双向马达66,双向马达66上端面安装有旋转蜗杆5,旋转蜗杆5上侧安装有分切刀片64,双向马达66右侧装配有减速电机67,减速电机67上侧安装有从动轮68,从动轮68后侧安装有收卷辊69,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背胶铜箔分切效率低、速度慢,实用性欠佳的问题。移动座62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伸缩弹簧621,限位辊61安装有两组,且两组限位辊61规格相同,伸缩弹簧621使按压杆5具备自动复位功能,两组限位辊61提高了对背胶铜箔限位效果,旋转蜗杆5环形侧面上侧啮合有螺纹套651,螺纹套651为可升降结构,螺纹套651方便对分切刀片64进行升降操作,从动轮68环形侧面卷绕有传动皮带671,从动轮68内部穿插有连接杆681,传动皮带671使减速电机67转动力带动从动轮68转动,连接杆681提高了从动轮68转动稳定性,收卷辊69前端面焊接有连接法兰691,收卷辊69为可拆装结构,该设计方便对收卷辊69进行拆装,减速电机67后侧安装有限位杆692,限位杆692内部上侧安装有滑轮,滑轮安装有两组,且两组滑轮规格相同,限位杆692和滑轮提高了收卷辊69转动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背胶铜箔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段切割方便收卷存放,首先工作人员将背胶铜箔穿过两组限位辊61中间与收卷辊69相连接,减速电机67通电转动带动传动皮带671转动,转动皮带使从动轮68转动,进而带动收卷辊69转动,此时背胶铝箔会卷绕在收卷辊69环形侧面,双向马达66通电转动使旋转蜗杆5转动,旋转蜗杆5转动啮合螺纹套651使螺纹套651向上侧移动,使分切刀片64向上侧移动对背胶铜箔进行分切,当需要对背胶铜箔进行切断时,关闭减速电机67和双向马达66,用手向下按压按压杆5,切割刀头63会接触背胶铜箔,前后移动移动座62对背胶铜箔进行切断,松开按压杆5,在伸缩弹簧621的伸缩力下会使按压杆5恢复原位,此时打开箱门2,拆开连接法兰691即可把收卷辊69移走,把分切好的背胶铜箔进行存放。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胶铜箔分切装置,包括操作箱、箱门、转动辊、固定支架、按压杆以及分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内部设置有分切机构,所述操作箱上端面右侧焊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内部穿插有按压杆,所述操作箱右端面安装有箱门,所述操作箱上端面右侧安装有转动辊;/n所述分切机构包括限位辊、移动座、切割刀头、分切刀片、旋转蜗杆、双向马达、减速电机、从动轮以及收卷辊,所述固定支架上端面中间位置卡装有移动座,所述按压杆下端面安装有切割刀头,所述切割刀头右侧安装有限位辊,所述操作箱内部左侧装配有双向马达,所述双向马达上端面安装有旋转蜗杆,所述旋转蜗杆上侧安装有分切刀片,所述双向马达右侧装配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上侧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后侧安装有收卷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胶铜箔分切装置,包括操作箱、箱门、转动辊、固定支架、按压杆以及分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内部设置有分切机构,所述操作箱上端面右侧焊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内部穿插有按压杆,所述操作箱右端面安装有箱门,所述操作箱上端面右侧安装有转动辊;
所述分切机构包括限位辊、移动座、切割刀头、分切刀片、旋转蜗杆、双向马达、减速电机、从动轮以及收卷辊,所述固定支架上端面中间位置卡装有移动座,所述按压杆下端面安装有切割刀头,所述切割刀头右侧安装有限位辊,所述操作箱内部左侧装配有双向马达,所述双向马达上端面安装有旋转蜗杆,所述旋转蜗杆上侧安装有分切刀片,所述双向马达右侧装配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上侧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后侧安装有收卷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胶铜箔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恩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紫高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