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杞菊地黄丸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491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杞菊地黄丸成型装置,涉及杞菊地黄丸领域,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顶部的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杞菊地黄丸在成型前,需要将其进行搅拌揉捻均匀,使所有制成的药丸药性均匀,防止药性过高或者过低造成不良反应,通过启动驱动结构,带动底盘的转动,从而带动搅拌爪的转动,对的药物进行搅拌均匀,加热丝产生的热通过导热杆传递到底盘内,从而底盘内温度很高,从而搅拌爪上有温度,从而便于在搅拌过程中,对药物进行加热均匀,从而防止因为药物中水分过高造成药性低,通过启动风机,风吹入底盘内,从出风口吹出,便于在搅拌过程中对药物内进行吹风,防止产生气泡,造成制成的药丸密度不均匀,从而也会导致药性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杞菊地黄丸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杞菊地黄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杞菊地黄丸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枸杞子、菊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蜂蜜。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酸。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杞菊地黄丸成型需要用到药丸机,药丸机在使用前,需要对药物进行揉捻并且还要搅拌均匀,防止制成后的药丸药性不一样,并且现有的搅拌容易产生气泡,使制成的药丸密度不一样,从而影响药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杞菊地黄丸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杞菊地黄丸成型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顶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底端设置有底盘,且底盘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底盘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爪,所述搅拌爪内设置有吹风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爪位于搅拌筒内,杞菊地黄丸在成型前,需要将其进行搅拌揉捻均匀,使所有制成的药丸药性均匀,防止药性过高或者过低造成不良反应,通过启动驱动结构,驱动结构为现有技术手段,带动底盘的转动,从而带动搅拌爪的转动,便于快速对搅拌筒内的药物进行搅拌均匀,通过设置加热装置,能够在搅拌的过程中对药物进行加热,此加热装置能够保证药物加热均匀,从而防止因为药物中水分过高造成药性低,同时设置吹风装置,吹风装置配合加热装置成为热吹风装置,可以防止在搅拌过程中药物之间生成气泡,造成制成的药丸密度不均匀,从而也会导致药性低。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安装设置在底盘内,所述底盘内为空心结构,所述底盘内设置有多个导热杆,所述导热杆的两端分别与底盘和加热丝相连接,所述搅拌爪的顶端伸入底盘内,通过设置加热丝,加热丝产生的热通过导热杆传递到底盘内,从而底盘内温度很高,搅拌爪伸入底盘内且具有导热性,从而搅拌爪上有温度,从而便于在搅拌过程中,对药物进行加热均匀。优选的,所述吹风装置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底盘的顶部,风机的输出端与底盘相连通,所述搅拌爪为顶端开口内部中空结构,且搅拌爪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出风口,通过启动风机,风吹入底盘内,从出风口吹出,便于在搅拌过程中对药物内进行吹风,防止产生气泡。优选的,所述底盘外设置有保温层,通过设置保温层,防止热量从底盘内快速散出。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保护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杞菊地黄丸在成型前,需要将其进行搅拌揉捻均匀,使所有制成的药丸药性均匀,防止药性过高或者过低造成不良反应,通过启动驱动结构,驱动结构为现有技术手段,带动底盘的转动,从而带动搅拌爪的转动,便于快速对搅拌筒内的药物进行搅拌均匀,加热丝产生的热通过导热杆传递到底盘内,从而底盘内温度很高,搅拌爪伸入底盘内且具有导热性,从而搅拌爪上有温度,从而便于在搅拌过程中,对药物进行加热均匀,从而防止因为药物中水分过高造成药性低,通过启动风机,风吹入底盘内,从出风口吹出,便于在搅拌过程中对药物内进行吹风,防止产生气泡,吹风装置配合加热装置成为热吹风装置,可以防止在搅拌过程中药物之间生成气泡,造成制成的药丸密度不均匀,从而也会导致药性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杞菊地黄丸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搅拌爪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2-壳体;3-连接轴;4-底盘;5-搅拌爪;6-搅拌筒;7-加热丝;8-导热杆;9-风机;10-出风口;11-保温层;12-保护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杞菊地黄丸成型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顶部的壳体2,壳体2内设置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轴3,且连接轴3的底端设置有底盘4,且底盘4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底盘4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爪5,搅拌爪5内设置有吹风装置,底座1上设置有搅拌筒6,搅拌爪5位于搅拌筒6内。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7,加热丝7安装设置在底盘4内,底盘4内为空心结构,底盘4内设置有多个导热杆8,导热杆8的两端分别与底盘4和加热丝7相连接,搅拌爪5的顶端伸入底盘4内。吹风装置包括风机9,风机9固定安装在底盘4的顶部,搅拌爪5为顶端开口内部中空结构,且搅拌爪5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出风口10。杞菊地黄丸在成型前,需要将其进行搅拌揉捻均匀,使所有制成的药丸药性均匀,防止药性过高或者过低造成不良反应,通过启动驱动结构,驱动结构为现有技术手段,带动底盘4的转动,从而带动搅拌爪5的转动,便于快速对搅拌筒6内的药物进行搅拌均匀,加热丝7产生的热通过导热杆8传递到底盘1内,从而底盘1内温度很高,搅拌爪5伸入底盘4内且具有导热性,从而搅拌爪5上有温度,从而便于在搅拌过程中,对药物进行加热均匀,从而防止因为药物中水分过高造成药性低,通过启动风机9,风吹入底盘4内,从出风口10吹出,便于在搅拌过程中对药物内进行吹风,防止产生气泡,吹风装置配合加热装置成为热吹风装置,可以防止在搅拌过程中药物之间生成气泡,造成制成的药丸密度不均匀,从而也会导致药性低。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杞菊地黄丸成型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顶部的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轴(3),且连接轴(3)的底端设置有底盘(4),且底盘(4)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底盘(4)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爪(5),所述搅拌爪(5)内设置有吹风装置,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搅拌筒(6),所述搅拌爪(5)位于搅拌筒(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杞菊地黄丸成型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顶部的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轴(3),且连接轴(3)的底端设置有底盘(4),且底盘(4)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底盘(4)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爪(5),所述搅拌爪(5)内设置有吹风装置,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搅拌筒(6),所述搅拌爪(5)位于搅拌筒(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杞菊地黄丸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7),所述加热丝(7)安装设置在底盘(4)内,所述底盘(4)内为空心结构,所述底盘(4)内设置有多个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德王琼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天目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