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以及行李箱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38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5
本申请公开一种行李箱以及行李箱组合,其中该行李箱包括箱体以及多个轮组件。箱体具有长方体的形状,包括前部分、后部分、多个顶圆柱凸起部、至少一个底管状凸起部、以及四个侧壁。后部分连接前部分。顶圆柱凸起部在后部分上向外延伸。底管状凸起部在后部分上朝向相反于顶圆柱凸起部延伸的方向而延伸。侧壁围绕底管状凸起部,其中底管状凸起部与侧壁间具有一空间。轮组件通过紧密接合于顶圆柱凸起部或者紧密接合到空间中而与箱体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李箱以及行李箱组合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行李箱以及行李箱组合。
技术介绍
现今市面上的行李箱通常是由箱体、拉杆以及固定到箱体上的多个轮子所组成。然而,当使用者想要一次携带多个行李箱时(例如当家长一起携带本人以及小孩的行李箱时),这种配置是不方便的。此外,传统的行李箱可能会朝任何方向滑动,使其难以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行李箱,包括箱体以及多个轮组件。箱体具有长方体的形状,包括前部分、后部分、多个顶圆柱凸起部、至少一个底管状凸起部、以及四个侧壁。后部分连接前部分。顶圆柱凸起部在后部份上向外延伸。底管状凸起部在后部分上朝向相反于顶圆柱凸起部延伸的方向而延伸。侧壁围绕底管状凸起部,其中底管状凸起部与侧壁间具有一空间。轮组件通过紧密接合于顶圆柱凸起部或者紧密接合到空间中而与箱体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箱体还包括多个侧圆柱凸起部,形成在前部分的前侧表面以及后部分的后侧表面,顶圆柱凸起部形成在后部分的后顶表面,且后顶表面与前侧表面以及后侧表面面朝不同方向。行李箱还包括固定元件,固定元件包括本体、形成在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固定管状凸起部、以及四个固定侧壁,围绕固定管状凸起部,其中至少一个形成在前部分上的侧圆柱凸起部以及至少一个形成在后部分上的侧圆柱凸起部与固定管状凸起部以及固定侧壁紧密接合。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轮组件包括底座、轮、以及轮圆柱凸起部。轮连接到底座一侧。轮圆柱凸起部形成在底座另一侧,其中轮圆柱凸起部与底管状凸起部以及侧壁紧密接合。在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每一个轮组件包括底座、轮、以及四个轮侧壁。轮连接到底座一侧。轮侧壁形成在底座的另一侧,其中至少一个顶圆柱凸起部与轮侧壁紧密接合。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行李箱还包括拉杆,拉杆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第一端连接到箱体,第二端相对于第一端且包括按钮,按钮与其中一个顶圆柱凸起部的形状相同。拉杆还包括直接连接到箱体的第一部分以及铰接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行李箱还包括形成在前部分的多个前圆柱凸起部、形成在后部分的至少一个后管状凸起部、以及围绕后管状凸起部的四个后侧壁。每一个前圆柱凸起部的尺寸与顶圆柱凸起部的尺寸相同,且后管状凸起部的尺寸与底管状凸起部的尺寸相同。本专利技术还关于一种行李箱组合,包括至少两个箱体以及连接到箱体的多个轮组件。箱体具有长方体的形状并且彼此连接。每一个箱体包括前部分、后部分、多个顶圆柱凸起部、至少一个底管状凸起部以及四个侧壁。后部分连接到前部分。顶圆柱凸起部在后部分上向外延伸。底管状凸起部在后部分上朝向相反于顶圆柱凸起部延伸的方向而延伸。侧壁围绕底管状凸起部。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形成在其中一个箱体上的顶圆柱凸起部与另一个箱体的底管状凸起部以及至少一个侧壁紧密接合。此外,形成在其中一个箱体上的顶圆柱凸起部与形成在另一个箱体上的底管状凸起部紧密接合。本专利技术还关于一种行李箱组合,包括至少两个箱体以及多个轮组件。箱体具有长方体的形状并且彼此连接。每一个箱体包括前部分、后部分、前圆柱凸起部、至少一个后管状凸起部、以及四个侧壁。后部分连接到前部分。前圆柱凸起部形成在前部分。后管状凸起部形成在后部分,其中后管状凸起部与前圆柱凸起部相反。侧壁围绕后管状凸起部。轮组件连接到箱体,其中一个箱体的前圆柱凸起部与另一个箱体的后管状凸起部及侧壁紧密接合。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箱体具有不同的尺寸。行李箱组合还包括多个拉杆,其中每一个拉杆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直接连接到其中一个箱体,第二部分铰接到第一部分。附图说明以下将配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实施例的各种特征并未按照比例绘示且仅用以说明示例。事实上,可任意地放大或缩小元件的尺寸,以清楚地表现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行李箱的示意图。图2A到图2C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箱体的示意图。图2D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行李箱的顶圆柱凸起部、底管状凸起部、以及侧壁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图2E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箱体的示意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轮组件的示意图。图3B是将图3A的轮组件组装到箱体上时的示意图。图3C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轮组件的示意图。图3D是将图3C的轮组件组装到箱体上时的示意图。图3E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轮组件的示意图。图3F是将图3E的轮组件组装到箱体上时的示意图。图3G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轮组件的示意图。图3H是将图3G的轮组件组装到箱体上时的示意图。图4A到图4D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固定元件的示意图。图4E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行李箱的固定元件与侧圆柱凸起部关系的示意图。图5A到图5E是当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从行李箱取出拉杆的示意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行李箱的示意图。图6B及图6C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行李箱的示意图。图6D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行李箱的示意图。图6E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行李箱的示意图。图6F及图6G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行李箱的示意图。图6H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行李箱的前圆柱凸起部、后管状凸起部、以及后侧壁关系的示意图。图7A及图7B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行李箱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行李箱组合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行李箱组合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行李箱组合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两个箱体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A、1B、1C、1D、1E、1F、1G、1H行李箱2、3、4行李箱组合100、100A、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箱体110A、110G前部分112前侧表面114前顶表面116前底表面120A、120G后部分122后侧表面124后顶表面126后底表面130侧圆柱凸起部132顶圆柱凸起部134前圆柱凸起部140底管状凸起部142、142’后管状凸起部143孔洞150侧壁152后侧壁160空间200、200A、200B、200C、200D轮组件210、212底座220轮230轮圆柱凸起部240轮侧壁250轮管状凸起部300、300A、300B、300C固定元件310主体320、322固定管状凸起部330固定侧壁400拉杆401第一端402第二端410第一部分420第二部分430按钮440凸起部A-A轴D1、D2直径D、P、R箭号θ1、θ2角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公开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法或是范例,以实行所提供标的的不同特征,以下描述具体的元件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箱体,具有长方体的形状,包括:/n一前部分;/n一后部分,连接该前部分;/n多个顶圆柱凸起部,在该后部分上向外延伸;/n至少一个底管状凸起部,在该后部分上朝向相反于所述多个顶圆柱凸起部延伸的方向而延伸;以及/n四个侧壁,围绕该底管状凸起部,其中该底管状凸起部与所述多个侧壁间具有一空间;以及/n多个轮组件,通过紧密接合于所述多个顶圆柱凸起部或者紧密接合到该空间中而与该箱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0 EP 191641541.一种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箱体,具有长方体的形状,包括:
一前部分;
一后部分,连接该前部分;
多个顶圆柱凸起部,在该后部分上向外延伸;
至少一个底管状凸起部,在该后部分上朝向相反于所述多个顶圆柱凸起部延伸的方向而延伸;以及
四个侧壁,围绕该底管状凸起部,其中该底管状凸起部与所述多个侧壁间具有一空间;以及
多个轮组件,通过紧密接合于所述多个顶圆柱凸起部或者紧密接合到该空间中而与该箱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箱体还包括多个侧圆柱凸起部,所述多个侧圆柱凸起部形成在该前部分的一前侧表面以及该后部分的一后侧表面,该顶圆柱凸起部形成在该后部分的一后顶表面,且该后顶表面与该前侧表面以及该后侧表面面朝不同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元件,该固定元件包括:
一本体;
至少一个固定管状凸起部,形成在该本体上;以及
四个固定侧壁,围绕该固定管状凸起部,其中形成在该前部分上的至少一个该侧圆柱凸起部以及形成在该后部分上的至少一个该侧圆柱凸起部与该固定管状凸起部以及所述多个固定侧壁紧密接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轮组件的每一个包括:
一底座;
一轮,连接到该底座一侧;以及
一轮圆柱凸起部,形成在该底座另一侧,其中该轮圆柱凸起部与该底管状凸起部以及所述多个侧壁紧密接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轮组件的每一个包括:
一底座;
一轮,连接到该底座一侧;以及
四个轮侧壁,形成在该底座的另一侧,其中所述多个顶圆柱凸起部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多个轮侧壁紧密接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拉杆,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连接到该箱体,该第二端相对于该第一端且包括一按钮,且该按钮与所述多个顶圆柱凸起部的其中一个的形状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拉杆还包括:
一第一部分,直接连接到该箱体;以及
一第二部分,铰接到该第一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廷
申请(专利权)人:逢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