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大白菜对菌核病抗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8328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生长调节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大白菜对菌核病抗性的方法,步骤一:将褪黑素与溶剂混合后,配置成褪黑素溶液,所述褪黑素溶液中褪黑素的浓度为50‑100μM;步骤二: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将配置好的褪黑素溶液喷施于大白菜的幼苗叶面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短期内提高大白菜对菌核病的抗性,可以显著降低大白菜的菌核病发病情况,抑制菌核病的发展,同时促进大白菜幼苗的生长,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可应用农业生产、科研和环保等众多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大白菜对菌核病抗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生长调节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大白菜对菌核病抗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核盘菌引起的菌核病是一种坏死性真菌植物病原体,可感染世界75个科的500多种植物。它是最非特异性,杂食性和成功的植物病原体之一(PankajSharma等,2016)。硬化链球菌最早是在1861年从受感染的向日葵中发现的(BaileyKL等,1996)。芸苔属作物是硬核链球菌的主要寄主(GulyaT等,1997)。这些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因该病而降低,每年可能花费数百万美元(BaileyKL等,1996;SharmaP等,2015)。Shaw和Ajrekar发表了油菜籽芥末茎腐病的第一个报道(SaharanGS等,2008)。在澳大利亚,油菜籽产量受到产量限制的威胁,并且难以控制(ShawF等,1915)。特别的,大白菜(Brassicarapa,基因组AA,2n=20)是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一种叶用蔬菜,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农作物,栽培广泛,产量高,消费量大,耐贮运,供应期长,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多样,在我国蔬菜生产和日常消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芸苔属作物既生长在热带地区,也生长在温带地区,在生长期间喜欢凉爽潮湿的天气,在收获期间喜欢干旱的天气。大白菜富含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素。它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硒和钼,并含有次生代谢物芥子油苷。菌核病的管理是植物病理学家面临的主要挑战。长期以来,这种真菌一直被认为是典型的坏死性病原体,因此在宿主表皮穿透后立即出现高度侵袭性的致病期,在侵袭菌丝体之前会释放出酸和水解酶,并伴有支持菌核形成的落后腐生相(MeiJ等,2011;HegedusDD等,2005年)。由于存在广泛的宿主范围和静息菌核的长期存活,因此治疗困难,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大白菜的核盘菌。褪黑素是一种常见分子,几乎存在于从细菌到哺乳动物的所有生物中,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HardelandR等,2011;ReiterRJ等,2010)和被认为是从无氧代谢到有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第一个生物信号之一(TANDX等,2012)。在动物中,褪黑激素是一种激素,参与调节各种生理过程,包括睡眠生理,昼夜节律和性行为(ReiterRJ等,2014);它也可以作为有效的抗氧化剂(ReiterRJ等,2016)。除上述功能外,褪黑激素还被公认为是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剂和广谱抗氧化剂(YangY等,2014)。自从在植物中首次发现褪黑激素以来(DubbelsR等,1995),已经报道了植物界广泛存在褪黑激素。它的存在已在所有植物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得到清楚证明(ArnaoMB等,2015)。在植物中,褪黑素被认为是通过四个顺序的酶促步骤从色氨酸合成的,这些步骤包括色氨酸脱羧酶(TDC),色胺5-羟化酶(T5H),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SNAT)和N-乙酰羟色胺甲基转移酶(ASmelatonin),TDC,T5H,SNAT和AS褪黑激素基因在生物合成途径中的激活(ArnaoMB等,2014;LeeHY等,2015)。它在许多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种子发芽(ManchesterLC等,2000),花卉发育(ArnaoMB等,2015),叶片衰老(ShiHT等,2015),果实成熟(SunQQ等,2016),对压力的响应,例如寒冷(ShiHT等,2014),干旱(HardelandR等,2016)和病原体(LeeHY等,2014)。由于其对植物的多效作用(ByeonY等,2014;LiangC等,2017),褪黑激素可能参与调节植物生长素等关键植物激素(WangQ等,2016;ArnaoMB等,2017)并影响其荷尔蒙串扰(ZhangJ等,2017;LiH等,2017)。例如,褪黑素参与了光合作用的促进,叶绿素的保存和叶片衰老的延迟(TanD-X等,2012;WangP等,2013;WangP等,2014)。褪黑激素是应激诱导的,因此有可能作为抗氧化应激的一线防御(TanD-X等,2012)。这种快速反应的胁迫诱导分子很可能参与了植物的胁迫记忆(BruceTJA等,2007)。当植物受到低强度的侵害时,褪黑素可以增强细胞器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加了在随后的胁迫下存活的机会(TanD-X等,2012)。在黄瓜(CucumissativusL.)中,褪黑激素通过增强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状态并抑制活性氧(ROS)积累来诱导局部和全身防御光氧化胁迫(LiH等,2016)。据报道,在苹果叶片中,褪黑激素可能参与了植物抵御生物胁迫(例如病原体侵袭)的防御反应,其中用0.1mM褪黑素处理可以减轻疾病症状并增强发病相关(PR)蛋白的酶活性(YINL等等,2013年)。此外,褪黑素同时也可以跟植物体内一些抗病激素相关联,MT处理后,受体蛋白激酶将信号传递给IAA、ET、ROS和MAPK,果实物理性状合成基因上调,细胞壁、蜡质、脂质、挥发性成分等大部分物质含量显著增加(LiX等,2016)。褪黑素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分裂素(CKs),赤霉素(GA),脱落酸(ABA),乙烯,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等激素水平,诱导拟南芥中抗病原物相关基因(生物合成,分解代谢,受体和转录因子)的上调(ArnaoMB等,2018)。这说明褪黑素可以促进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抗性,并且该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分子机制,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证明。因此在植物中广泛进行褪黑激素的研究将对人类的营养、医药和农业提供非常有益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大白菜对菌核病抗性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短期内提高大白菜对菌核病的抗性,显著降低大白菜的菌核病发病情况,抑制菌核病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大白菜对菌核病抗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褪黑素与溶剂混合后,配置成褪黑素溶液,所述褪黑素溶液中褪黑素的浓度为50-100μM;(2)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将配置好的褪黑素溶液喷施于大白菜的幼苗叶面。进一步,所述溶剂为质量分数0.1%的乙醇水溶液。进一步,所述褪黑素溶液的配置方法为先将乙醇与水混合制成质量分数0.1%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定容,再加入褪黑素溶解。进一步,所述褪黑素溶液中还加入浓度为0.2‰的表面活性剂。进一步,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6000、聚乙烯醇、吐温80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所述喷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处于于三叶一心期的大白菜,在太阳落山后的0.5-1h之内将配制好的褪黑素溶液对大白菜植株叶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喷施,喷施量为以叶片出现液滴直至有液滴滴下为准。进一步,所述褪黑素溶液每隔24小时喷施一次。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在短期内提高大白菜对菌核病的抗性,可以显著降低大白菜的菌核病发病情况,抑制菌核病的发展,同时促进大白菜幼苗的生长,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可应用农业生产、科研和环保等众多领域。2.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大白菜对菌核病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褪黑素与溶剂混合后,配置成褪黑素溶液,所述褪黑素溶液中褪黑素的浓度为50-100μM;/n(2)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将配置好的褪黑素溶液喷施于大白菜的幼苗叶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大白菜对菌核病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褪黑素与溶剂混合后,配置成褪黑素溶液,所述褪黑素溶液中褪黑素的浓度为50-100μM;
(2)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将配置好的褪黑素溶液喷施于大白菜的幼苗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大白菜对菌核病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质量分数0.1%的乙醇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大白菜对菌核病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褪黑素溶液的配置方法为先将乙醇与水混合制成质量分数0.1%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定容,再加入褪黑素溶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大白菜对菌核病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褪黑素溶液中还加入浓度为0.2‰的表面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运祥滕芝妍郁有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