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歧管焊接系统的支撑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30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歧管焊接系统的支撑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变位机、第二变位机以及位于第一变位机和第二变位机之间的多个支撑滚轮架;还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轨,第二变位机和每个支撑滚轮架的底部均设有与导轨相互配合连接的滑块;所述支撑滚轮架包括主动支撑滚轮架和从动支撑滚轮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撑定位装置一方面能够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管道的支撑定位,另一方面通过装置中的支撑滚轮架能够根据管道尺寸的不同对其中轴线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以及其在支撑滚轮架上的放置角度进行相应的调节,从而有效提高了支撑定位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歧管焊接系统的支撑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歧管焊接系统的支撑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管道进行歧管焊接时,都是用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架对管道进行定点支撑,这种支撑装置不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规格和不同长度的管道焊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歧管焊接系统的支撑定位装置,该支撑定位装置一方面能够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管道的支撑定位,另一方面通过装置中的支撑滚轮架能够根据管道尺寸的不同对其中轴线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以及其在支撑滚轮架上的放置角度进行相应的调节,从而有效提高了支撑定位装置的适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歧管焊接系统的支撑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变位机、第二变位机以及位于第一变位机和第二变位机之间的多个支撑滚轮架;还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轨,第二变位机和每个支撑滚轮架的底部均设有与导轨相互配合连接的滑块。其中,所述支撑滚轮架包括主动支撑滚轮架和从动支撑滚轮架。其中,所示从动支撑滚轮架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其中,第一机架上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横向移动机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在横向移动机构的驱动下相互靠近移动或相互远离移动;第二机架上设有纵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第一机架连接,第一机架在纵向移动机构的驱动上沿纵向上下移动;第二机架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与转接板固定连接,转接板底部设有滑块,滑块与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轨相互配合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架包括架设在第一机架上的支撑架I以及位于支撑架I内通过转轴或轴承与支撑架I转动连接的滚轮I;第二支撑架包括架设在第一机架上的支撑架II以及位于支撑架II内通过转轴或轴承与支撑架II转动连接的滚轮II。其中,所示主动支撑滚轮架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其中,第一机架上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横向移动机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在横向移动机构的驱动下相互靠近移动或相互远离移动;第二机架上设有纵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第一机架连接,第一机架在纵向移动机构的驱动上沿纵向上下移动;第二机架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与转接板固定连接,转接板底部设有滑块,滑块与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轨相互配合连接;第一支撑架包括架设在第一机架上的支撑架I以及位于支撑架I内通过转轴或轴承与支撑架I转动连接的滚轮I;第二支撑架包括架设在第一机架上的支撑架II以及位于支撑架II内通过转轴或轴承与支撑架II转动连接的滚轮II;还包括带动滚轮转动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传动连接的减速机,电机外壳通过法兰与减速机外壳固定连接,减速机固定在支撑架上,减速机的驱动端与滚轮的转轴固定连接;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齿轮,驱动电机固定在延伸板上;延伸板与转接板固定连接,导轨的内侧壁上设有与齿轮相互配合连接的齿条。其中,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旋转把手以及与旋转把手固定连接的螺杆,螺杆横穿第一机架,螺杆的末端与第一机架通过轴承固定连接,螺杆的始端连接旋转把手,旋转把手与第一机架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其中,螺杆的其中一侧设有正向螺纹,螺杆的另一侧设有反向螺纹,螺杆的正向螺纹端和反向螺纹端均套设有螺母,支撑架I和支撑架II分别与对应的螺母固定连接;螺杆的中部通过轴承与第一机架固定连接。其中,支撑架I底部设有滑块I,支撑架I架设在第一机架上,在横向移动机构驱动下滑块I沿着第一机架的侧边相对第一机架做横向移动;支撑架II底部设有滑块II,支撑架II架设在第一机架上,在横向移动机构驱动下滑块II沿着第一机架的侧边相对第一机架做横向移动。其中,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传动连接的丝杆升降机,电机和丝杆升降机固定在第二机架上,丝杆升降机的丝杆顶端与第一机架的连接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成对设置在丝杆升降机的两侧;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轴以及套设在导向轴外的导向轴轴承座,导向轴轴承座固定在第二机架上,导向轴一端与第一机架下底板固定连接,导向轴另一端穿过导向轴轴承座且沿着导向轴轴承座纵向移动。有益效果:本技术支撑定位装置一方面能够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管道的支撑定位,另一方面通过装置中的支撑滚轮架能够根据管道尺寸的不同对其中轴线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以及其在支撑滚轮架上的放置角度进行相应的调节,从而有效提高了支撑定位装置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中从动支撑滚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中从动支撑滚轮架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装置中从动支撑滚轮架铺设在轨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装置中主动支撑滚轮架铺设在轨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装置中主动支撑滚轮的局部示意图;图6本技术装置中可移动变位机的结构示意图I;图7本技术装置中可移动变位机的结构示意图II;图8本技术装置中固定变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将待焊接管道定位支撑在定位支撑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支撑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技术。如图1~5所示,本技术歧管焊接系统的支撑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变位机(固定变位机111)、第二变位机(可移动变位机112)以及位于第一变位机111和第二变位机112之间的多个支撑滚轮架;还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轨道114,轨道114上铺设有导轨104,第二变位机112和每个支撑滚轮架的底部均设有与导轨104相互配合连接的滑块(116,103);支撑滚轮架包括主动支撑滚轮架(支撑滚轮架II109)和从动支撑滚轮架(支撑滚轮架II101)。其中,从动支撑滚轮架101包括第一机架64和第二机架71,其中,第一机架上64设有第一支撑架81、第二支撑架81以及横向移动机构,第一支撑架81和第二支撑架82在横向移动机构的驱动下作相互靠近移动或相互远离移动;第二机架71上设有纵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第一机架64连接,第一机架64在纵向移动机构的驱动上沿纵向上下移动;第二机架71固定在底板75上,底板75与转接板102固定连接,转接板102底部设有滑块103,滑块103与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轨104相互配合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架81包括架设在第一机架64上的支撑架I62以及位于支撑架I62内通过轴承61与支撑架I62转动连接的滚轮I83(滚轮I83的转轴与支撑架I62通过轴承61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架82包括架设在第一机架64上的支撑架II85以及位于支撑架II85内通过轴承与支撑架II85转动连接的滚轮II84;从动支撑滚轮架101的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旋转把手65以及与旋转把手65固定连接的螺杆66,螺杆66横穿第一机架64,螺杆66的末端与第一机架64通过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歧管焊接系统的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变位机、第二变位机以及位于第一变位机和第二变位机之间的多个支撑滚轮架;还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轨,第二变位机和每个支撑滚轮架的底部均设有与导轨相互配合连接的滑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歧管焊接系统的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变位机、第二变位机以及位于第一变位机和第二变位机之间的多个支撑滚轮架;还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轨,第二变位机和每个支撑滚轮架的底部均设有与导轨相互配合连接的滑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焊接系统的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滚轮架包括主动支撑滚轮架和从动支撑滚轮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歧管焊接系统的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支撑滚轮架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其中,第一机架上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横向移动机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在横向移动机构的驱动下相互靠近移动或相互远离移动;第二机架上设有纵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第一机架连接,第一机架在纵向移动机构的驱动上沿纵向上下移动;第二机架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与转接板固定连接,转接板底部设有滑块,滑块与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轨相互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歧管焊接系统的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架包括架设在第一机架上的支撑架I以及位于支撑架I内通过转轴或轴承与支撑架I转动连接的滚轮I;第二支撑架包括架设在第一机架上的支撑架II以及位于支撑架II内通过转轴或轴承与支撑架II转动连接的滚轮II。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歧管焊接系统的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支撑滚轮架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其中,第一机架上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以及横向移动机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在横向移动机构的驱动下相互靠近移动或相互远离移动;第二机架上设有纵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的驱动端与第一机架连接,第一机架在纵向移动机构的驱动上沿纵向上下移动;第二机架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与转接板固定连接,转接板底部设有滑块,滑块与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轨相互配合连接;第一支撑架包括架设在第一机架上的支撑架I以及位于支撑架I内通过转轴或轴承与支撑架I转动连接的滚轮I;第二支撑架包括架设在第一机架上的支撑架II以及位于支撑架II内通过转轴或轴承与支撑架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远袁玉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