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化三相混合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03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化三相混合反应装置,属于三相混合反应技术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气体净化罐、固体混合罐、液体混合罐和气体混合罐,所述固体混合罐一端的底侧设置有第一固体输送管道,所述固体混合罐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固体输送管道,所述液体混合罐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液体输送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固体混合罐、液体混合罐和气体混合罐的一端设置透明刻度板,从而便于使用者从外部对其内部反应物的反应变化进行观测,主要是针对固体和液体的变化,且利用透明刻度板上的刻度尺可清楚的看到固体混合罐和液体混合罐内部反应物的容量,便于对数据的统计,从而使反应的结果更为精准,提高了使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化三相混合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三相混合反应
,具体为一种连续化三相混合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气-液-固三相反应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氧化、氢化、烃化、氯化、氨解、混合气体转变成为炭氢类化合物的合成反应以及生物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均涉及到三相反应,按照物料在过程中的流动方式不同,将三相反应器分为:涓流床、搅拌釜、淤浆床、流化床与携带床五种。然而现有的三相反应罐不能在外部对其罐内的容量和反应现象进行观测,且无法对罐内的含量进行估算,从而使反应的结果不够精准,降低了使用率,且现有的三相反应罐内部的物质在混合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气体,或者在向反应罐中添加物质时,容易挤压罐内本来的气压,使其内部气压增大,当不需要这份多余的气体或气压时,需要将其排除,然而若直接排出容易对环境造成影响,从而降低了排放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三相反应罐不能在外部对其罐内的容量和反应现象进行观测,且无法对罐内的含量进行估算,从而使反应的结果不够精准,降低了使用率,且现有的三相反应罐内部的物质在混合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气体,或者在向反应罐中添加物质时,容易挤压罐内本来的气压,使其内部气压增大,当不需要这份多余的气体或气压时,需要将其排除,然而若直接排出容易对环境造成影响,从而降低了排放的安全性的问题,提供一种连续化三相混合反应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化三相混合反应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气体净化罐、固体混合罐、液体混合罐和气体混合罐,所述固体混合罐一端的底侧设置有第一固体输送管道,所述固体混合罐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固体输送管道,所述液体混合罐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液体输送管道,所述固体混合罐、液体混合罐和气体混合罐一端的一侧皆设置有透明刻度板,所述气体混合罐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气体输送总管,所述固体混合罐和液体混合罐的顶部皆设置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的顶部皆与气体输送总管连通,所述固体混合罐和液体混合罐的顶部皆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皆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支撑杆与连接块相邻的一端皆设置有孔洞。优选地,所述固体混合罐通过第一固体输送管道与气体混合罐一端的顶侧连通,所述液体混合罐和气体混合罐的一端的底侧皆设置有固定夹,所述第一固体输送管道通过固定夹分别与液体混合罐和气体混合罐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气体混合罐通过气体输送总管与气体净化罐一侧的底端连通,所述气体混合罐的顶部远离气体输送总管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优选地,所述透明刻度板的数目为三组,其中两组所述透明刻度板上皆设置有刻度尺。优选地,所述固体混合罐通过第二固体输送管道与液体混合罐顶部的一侧连通,所述液体混合罐通过液体输送管道与气体混合罐顶部的一侧连通。优选地,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栓与支撑杆可拆卸连接,且气体输送总管位于孔洞的内侧。优选地,所述固体混合罐和液体混合罐一端的底侧以及气体混合罐一侧的底侧皆设置有排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固体混合罐、液体混合罐和气体混合罐的一端设置透明刻度板,从而便于使用者从外部对其内部反应物的反应变化进行观测,主要是针对固体和液体的变化,且利用透明刻度板上的刻度尺可清楚的看到固体混合罐和液体混合罐内部反应物的容量,便于对数据的统计,从而使反应的结果更为精准,提高了使用率;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气体输送总管和输送管将固体混合罐、液体混合罐和气体混合罐中多余的气体,以及产生的多余气压排出,从而更好的保持固体混合罐、液体混合罐和气体混合罐内部的气压平衡,当需要排放抽出的气体时,可利用气体净化罐对气体进行过滤,达到国家标准的排放指数再排放,且气体净化罐根据所收集气体的具体属性选择相应的净化罐,从而避免了直接排出容易对环境造成影响,提高了排放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固体混合罐;3、液体混合罐;4、气体混合罐;5、第一固体输送管道;6、固定夹;7、液体输送管道;8、第二固体输送管道;9、透明刻度板;10、气体输送总管;11、输送管;12、气体净化罐;13、排气管;14、排管;15、支撑杆;16、连接块;17、孔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连续化三相混合反应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气体净化罐12、固体混合罐2、液体混合罐3和气体混合罐4,固体混合罐2一端的底侧设置有第一固体输送管道5,固体混合罐2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固体输送管道8,液体混合罐3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液体输送管道7,固体混合罐2、液体混合罐3和气体混合罐4一端的一侧皆设置有透明刻度板9,气体混合罐4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气体输送总管10,固体混合罐2和液体混合罐3的顶部皆设置有输送管11,且输送管11的顶部皆与气体输送总管10连通,固体混合罐2和液体混合罐3的顶部皆设置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的顶部皆设置有连接块16,支撑杆15与连接块16相邻的一端皆设置有孔洞17。本技术通过在固体混合罐2、液体混合罐3和气体混合罐4的一端设置透明刻度板9,从而便于使用者从外部对其内部反应物的反应变化进行观测,主要是针对固体和液体的变化,且利用透明刻度板9上的刻度尺可清楚的看到固体混合罐2和液体混合罐3内部反应物的容量,便于对数据的统计,从而使反应的结果更为精准,提高了使用率。请着重参阅图1,固体混合罐2通过第一固体输送管道5与气体混合罐4一端的顶侧连通,液体混合罐3和气体混合罐4的一端的底侧皆设置有固定夹6,第一固体输送管道5通过固定夹6分别与液体混合罐3和气体混合罐4可拆卸连接。请着重参阅图1和2,气体混合罐4通过气体输送总管10与气体净化罐12一侧的底端连通,气体混合罐4的顶部远离气体输送总管10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13,通过设置的透明刻度板9的数目为三组,其中两组透明刻度板9上皆设置有刻度尺,通过气体输送总管10便于气体混合罐4与气体净化罐12连通,从而将多余的气压排出,且刻度尺和透明刻度板9,便于使用者对反应的情况进行直接观测。请着重参阅图1和3,固体混合罐2通过第二固体输送管道8与液体混合罐3顶部的一侧连通,液体混合罐3通过液体输送管道7与气体混合罐4顶部的一侧连通,连接块16通过螺栓与支撑杆15可拆卸连接,且气体输送总管10位于孔洞17的内侧,通过第二固体输送管道8和液体输送管道7,使固体混合罐2与液体混合罐3,液体混合罐3与气体混合罐4之间的连通效果更好,从而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化三相混合反应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气体净化罐(12)、固体混合罐(2)、液体混合罐(3)和气体混合罐(4),所述固体混合罐(2)一端的底侧设置有第一固体输送管道(5),所述固体混合罐(2)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固体输送管道(8),所述液体混合罐(3)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液体输送管道(7),所述固体混合罐(2)、液体混合罐(3)和气体混合罐(4)一端的一侧皆设置有透明刻度板(9),所述气体混合罐(4)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气体输送总管(10),所述固体混合罐(2)和液体混合罐(3)的顶部皆设置有输送管(11),且输送管(11)的顶部皆与气体输送总管(10)连通,所述固体混合罐(2)和液体混合罐(3)的顶部皆设置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顶部皆设置有连接块(16),所述支撑杆(15)与连接块(16)相邻的一端皆设置有孔洞(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化三相混合反应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气体净化罐(12)、固体混合罐(2)、液体混合罐(3)和气体混合罐(4),所述固体混合罐(2)一端的底侧设置有第一固体输送管道(5),所述固体混合罐(2)一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固体输送管道(8),所述液体混合罐(3)一侧的底端设置有液体输送管道(7),所述固体混合罐(2)、液体混合罐(3)和气体混合罐(4)一端的一侧皆设置有透明刻度板(9),所述气体混合罐(4)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气体输送总管(10),所述固体混合罐(2)和液体混合罐(3)的顶部皆设置有输送管(11),且输送管(11)的顶部皆与气体输送总管(10)连通,所述固体混合罐(2)和液体混合罐(3)的顶部皆设置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顶部皆设置有连接块(16),所述支撑杆(15)与连接块(16)相邻的一端皆设置有孔洞(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化三相混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混合罐(2)通过第一固体输送管道(5)与气体混合罐(4)一端的顶侧连通,所述液体混合罐(3)和气体混合罐(4)的一端的底侧皆设置有固定夹(6),所述第一固体输送管道(5)通过固定夹(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三洪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鸿锦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