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高效的室内多污染物一体式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97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室内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的室内多污染物一体式净化装置。包括机壳;气流循环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机壳内;过滤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机壳内,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一级过滤层和二级过滤层;光催化反应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机壳内,所述光催化反应组件包括发光部、反应器套筒、底座以及挡光套筒,所述反应器套筒侧壁下部分布有沿其本体切向贯通其内部的若干个进气管。所述反应器套筒内壁分布有光催化剂;U型导气管,用于将所述反应器套筒内与所述机壳上层空间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性能优化,能同步去除房屋内特别是刚装修房间中的有极大毒害的挥发性有机物及颗粒污染物,实现室内空气的彻底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的室内多污染物一体式净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室内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的室内多污染物一体式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据统计,人类一天大约有60%-90%的时间在室内休息或工作,而室内空气污染程度远远高于室外,这样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显而易见。室内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包括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以及细菌病毒等,这些污染物具有隐蔽性、累积性、多样性、持久性等特点,正在潜移默化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其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最具隐蔽性和危害性,也最难以有效根除。目前主要去除方法有化学法、物理吸附法、空气负离子净化技术、植物净化法、光触媒技术等。但这些现有技术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各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各种捕捉剂有效作用期短,对人体健康也有危害。活性炭产品吸附效果明显,但吸附并非分解,吸附饱和后很容易再次释放造成二次污染。空气负离子净化技术容易产生臭氧造成二次污染,而植物净化则较为缓慢。随着国家对室内环境标准的制定日趋完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环保意识加强,室内环境治理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必然需求和发展趋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效的室内多污染物一体式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5),所述机壳(5)顶部具有排气口(1)、所述机壳(5)侧壁分布有进气孔(8),所述机壳(5)内设置有将其内部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的隔板(7);/n气流循环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机壳(5)内,位于所述机壳(5)的上层空间内;/n过滤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机壳(5)内,位于所述机壳(5)的下层空间内,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一级过滤层(9)和二级过滤层(10);/n光催化反应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机壳(5)内,位于所述机壳(5)的下层空间内、且位于所述过滤组件内侧,所述光催化反应组件包括发光部(15)、反应器套筒(13)、底座(11)以及挡光套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的室内多污染物一体式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5),所述机壳(5)顶部具有排气口(1)、所述机壳(5)侧壁分布有进气孔(8),所述机壳(5)内设置有将其内部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的隔板(7);
气流循环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机壳(5)内,位于所述机壳(5)的上层空间内;
过滤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机壳(5)内,位于所述机壳(5)的下层空间内,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一级过滤层(9)和二级过滤层(10);
光催化反应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机壳(5)内,位于所述机壳(5)的下层空间内、且位于所述过滤组件内侧,所述光催化反应组件包括发光部(15)、反应器套筒(13)、底座(11)以及挡光套筒(12),所述反应器套筒(13)侧壁下部分布有沿其本体切向贯通其内部的若干个进气管(16),所述发光部(15)设置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反应器套筒(13)设置在所述底座(11)上、且将所述发光部(15)包裹在内,所述挡光套筒(12)将所述反应器套筒(13)遮挡、仅底部有用于气体流通的间隙;所述反应器套筒(13)内壁分布有光催化剂(14);
U型导气管(6),其穿过所述隔板(7),用于将所述反应器套筒(13)内与所述机壳(5)上层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的室内多污染物一体式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剂(14)为AgCo/TiO2,其中金属部分由具有典型等离子共振效应的Ag和助剂Co组成,Ag负载量相当于TiO2质量的0.5%-2%,同时助剂Co负载量为0.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斌郝艳红马卓慧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