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自稳式融合器及其植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7743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椎自稳式融合器及其植入系统,融合器包括融合本体、上固定钉、下固定钉和阻挡结构,融合本体的前壁上设有锁定螺纹孔、上固定钉以及下固定钉,融合本体的侧壁外部设有待持取构件,阻挡结构的螺纹杆在锁定螺纹孔内锁紧时,其锁片恰好能够同时遮挡并压紧上固定钉和下固定钉;持取器包括抓取头、连接件以及其内设有滑孔的滑套,抓取头具有近侧杆和从近侧杆延伸的一对抓取臂,抓取臂的自由端伸出滑孔,且其上设有持取构件,连接件上形成的第一挡块与滑套形成的第二挡块之间设有弹性件;系统具有上述融合器和上述持取器,上述待持取构件与上述持取构件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融合器、其持取器及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自稳式融合器及其植入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指一种颈椎自稳式融合器及其植入系统。
技术介绍
慢性劳损引发的椎间关节退变、周围组织压迫是导致颈椎病的主要原因,一系列颈神经根综合症往往使患者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是保守治疗无效的退变性颈椎病的首先术式,但许多病例术后显示,对于颈椎病常规采用颈前钢板加PEEK融合器的组合术式,出现钢板松动、PEEK融合器移位、颈间异物感和吞咽困难等现象,尤其是使用三或四长节段颈前板固定时,安装较为困难,并且容易加速临近节段椎体的退变,此外,将钢板和融合器固定在一起植入时,将钢板和融合器固定为一体的固定螺钉在人体活动中也容易退出,固定螺钉会对椎体造成压迫,给人体带来病痛,而一般的螺纹防退出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麻烦。颈椎融合的手术是相对复杂的手术,因其前有食管,两侧有椎动脉,且切口小,所以融合器的植入工具对于整个手术起到十分重要的环节作用。融合器在安装时,常需要用到手锤,如果失误,将会把融合器打入太深,甚至压到脊神经,出现压迫颈脊神经疼痛和双手发麻等并发症。此外,融合器在植入时,融合器的持取器一般通过操作持取钳口咬住植入物上下口进行持住,所以持住力往往通过人工手动操作钳柄提供,不够稳定,且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且融合器组件不易松动的颈椎自稳式融合器。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持住力稳定的持取器以及上述融合器和持取器组成的融合器植入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颈椎自稳式融合器,包括:融合本体,所述融合本体具有前壁和一对相对的侧壁,所述融合本体的前壁上设有锁定螺纹孔,所述融合本体的侧壁外部设有待持取构件;上固定钉和下固定钉,所述融合本体的前壁上设有所述上固定钉和所述下固定钉,所述上固定钉用于与上椎体连接,所述下固定钉用于与下椎体连接,所述锁定螺纹孔位于所述上固定钉和所述下固定钉之间;以及,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包括螺纹杆和锁片,所述锁片连接在所述螺纹杆的第一端,当所述螺纹杆在所述锁定螺纹孔内锁紧时,所述锁片处于防退出位置,处于防退出位置时,所述锁片能够同时遮挡并压紧所述上固定钉和所述下固定钉。本技术的颈椎自稳式融合器,螺纹杆在锁定螺纹孔内锁紧时,锁片能够恰好处于防退出位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植入人体后融合器组件(上固定钉和下固定钉)不易松动。优选地,所述螺纹杆的螺纹起始位置与所述锁定螺纹孔的螺纹起始位置相适配以使所述螺纹杆在所述锁定螺纹孔内锁紧时,所述锁片能够处于防退出位置。本技术的颈椎自稳式融合器,通过控制螺纹杆的螺纹起始位置与锁定螺纹孔的螺纹起始位置,进而使得螺纹杆在锁定螺纹孔内锁紧时,锁片能够恰好处于防退出位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优选地,所述融合本体包括:固定体,所述固定体具有所述前壁和所述一对相对的侧壁,所述固定体的侧壁内部设有卡钩和凸块;以及,融合器本体,所述融合器本体具有前端和一对相对的两侧端,所述固定体的前壁紧贴在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前端,所述融合器本体两侧端的对应位置均设有与所述卡钩过渡配合的卡接槽和与所述凸块过渡配合的凹槽。优选地,所述螺纹杆具有渐缩的第二端部,所述锁定螺纹孔具有渐缩的部分,所述螺纹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锁定螺纹孔渐缩的部分相适配,以防止运输过程中阻挡结构从锁定螺纹孔中脱落。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颈椎自稳式融合器植入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颈椎自稳式融合器;以及,持取器。优选地,持取器包括:滑套,所述滑套内设有沿其轴向布置的滑孔;抓取头,所述抓取头具有近侧杆和从近侧杆延伸的一对抓取臂,所述抓取臂具有顺序连接的自由端、渐缩部和靠近近侧杆的部分,抓取臂靠近近侧杆的部分和近侧杆可滑动地容纳在滑孔中,抓取臂的自由端伸出滑孔,所述抓取臂的自由端上设有持取构件,所述持取构件与所述待持取构件相适配;以及,连接件,所述近侧杆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的侧壁外部形成有第一挡块,所述滑套的侧壁内部形成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之间设有弹性件。本技术的持取器,通过滑动滑套实现了抓取头的两抓取臂的撑开与收紧,并通过收紧时持取构件与融合器上的待持取构件的配合连接实现对融合器的持取,使用时,只需简单推动滑套并将持取构件放置在待持取构件的两侧,后续即可在弹性件作用下实现持取构件与融合器上的待持取构件的配合连接,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持取构件与待持取构件配合连接后的持住力稳定。优选地,所述滑套的侧壁外部形成有一圈环形推块。优选地,所述持取器还包括固定件和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内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且其第二端与所述固定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的第二端设在所述握持部末端。优选地,所述抓取臂上还设有供所述上固定钉和所述下固定钉安装时穿过的安装部。通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颈椎自稳式融合器及植入系统,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颈椎自稳式融合器,在阻挡结构拧紧的同时即可起到防止上固定钉和下固定钉退出的效果,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植入人体后上固定钉和下固定钉不易松动。2.本技术的用于植入颈椎自稳式融合器的持取器,通过滑套滑动以及滑套滑动后弹性件的回弹作用即可实现持取构件与待持取构件配合连接,进而实现对融合器的持取,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且持取构件与待持取构件配合连接后的持住力稳定。3.本技术的颈椎自稳式融合器植入系统,具有上述融合器和上述持取器,能够很好地将融合器植入并固定在人体内,操作简便,应用前景好。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颈椎自稳式融合器、其持取器及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颈椎自稳式融合器的阻挡结构处于竖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颈椎自稳式融合器的阻挡结构拧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融合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阻挡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阻挡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融合本体含锁定螺纹孔部分(即固定体)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融合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固定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持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抓取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中持取器设有弹性件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滑套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持取器将持取融合器时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融合器;110-融合本体,111-融合器本体,112-固定体,113-待持取构件,114-锁定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自稳式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融合本体,所述融合本体具有前壁和一对相对的侧壁,所述融合本体的前壁上设有锁定螺纹孔,所述融合本体的侧壁外部设有待持取构件;/n上固定钉和下固定钉,所述融合本体的前壁上设有所述上固定钉和所述下固定钉,所述上固定钉用于与上椎体连接,所述下固定钉用于与下椎体连接,所述锁定螺纹孔位于所述上固定钉和所述下固定钉之间;以及,/n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包括螺纹杆和锁片,所述锁片连接在所述螺纹杆的第一端,当所述螺纹杆在所述锁定螺纹孔内锁紧时,所述锁片处于防退出位置,处于防退出位置时,所述锁片能够同时遮挡并压紧所述上固定钉和所述下固定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自稳式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融合本体,所述融合本体具有前壁和一对相对的侧壁,所述融合本体的前壁上设有锁定螺纹孔,所述融合本体的侧壁外部设有待持取构件;
上固定钉和下固定钉,所述融合本体的前壁上设有所述上固定钉和所述下固定钉,所述上固定钉用于与上椎体连接,所述下固定钉用于与下椎体连接,所述锁定螺纹孔位于所述上固定钉和所述下固定钉之间;以及,
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包括螺纹杆和锁片,所述锁片连接在所述螺纹杆的第一端,当所述螺纹杆在所述锁定螺纹孔内锁紧时,所述锁片处于防退出位置,处于防退出位置时,所述锁片能够同时遮挡并压紧所述上固定钉和所述下固定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自稳式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的螺纹起始位置与所述锁定螺纹孔的螺纹起始位置相适配以使所述螺纹杆在所述锁定螺纹孔内锁紧时,所述锁片能够处于防退出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自稳式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本体包括:
固定体,所述固定体具有所述前壁和所述一对相对的侧壁,所述固定体的侧壁内部设有卡钩和凸块;以及,
融合器本体,所述融合器本体具有前端和一对相对的两侧端,所述固定体的前壁紧贴在所述融合器本体的前端,所述融合器本体两侧端的对应位置均设有与所述卡钩过渡配合的卡接槽和与所述凸块过渡配合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自稳式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具有渐缩的第二端部,所述锁定螺纹孔具有渐缩的部分,所述螺纹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锁定螺纹孔渐缩的部分相适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勇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