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37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4
一种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用于与断路器的断路器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保护模块包括电源电路、单片机电路、附件监测电路和可编程逻辑接口电路,电源电路为单片机电路、附件监测电路和可编程逻辑接口电路供电,附件监测电路用于连接断路器附件并采集断路器附件的工作电压,单片机电路根据工作电压判断断路器附件是否故障,可编程逻辑接口电路包括DI输入检测电路和DO输出电路,DI输入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DO输出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单片机电路连接,单片机电路能够识别DI输入检测电路的输入信号,并且单片机电路能够控制DO输出电路的输出信号,用户可以通过可编程逻辑接口电路29进行多种自定义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万能式断路器在使用时需配套相应的断路器附件(如欠压脱扣器、分励脱扣器、闭合电磁铁、储能电动机)才能进行电气自动化应用,通过各个断路器附件实现欠电压自动脱扣,电动分闸、电动合闸以及电动储能功能。但是,断路器附件仅实现其自身相应功能,如其功能失效,只能在就地操作时或定期检修时才能发现,不能满足产品失效后快速响应要求,而且抽屉座位置状态需人工确认,费时费力且存在漏检或误判断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接口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用于与断路器的断路器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保护模块包括电源电路、单片机电路、附件监测电路和可编程逻辑接口电路,电源电路为单片机电路、附件监测电路和可编程逻辑接口电路供电,附件监测电路用于连接断路器附件并采集断路器附件的工作电压,单片机电路根据工作电压判断断路器附件是否故障,可编程逻辑接口电路包括DI输入检测电路和DO输出电路,DI输入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DO输出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单片机电路连接,单片机电路能够识别DI输入检测电路的输入信号,并且单片机电路能够控制DO输出电路的输出信号。优选的,所述附件保护模块还包括抽屉座位置检测电路,抽屉座位置检测电路包括三个分别设置在分离位置、试验位置和连接位置上的微动开关,以及分别与三个微动微动开关连接的三个触发检测电路,三个触发检测电路分别与单片机电路连接。优选的,所述附件保护模块还包括与单片机电路连接的开关状态检测电路,开关状态检测电路用于连接断路器本体的开关状态微动开关,开关状态微动开关与断路器本体的主触头配合用于指示主触头的位置,并传送给单片机电路。优选的,所述附件保护模块还包括与单片机电路连接的附件控制电路,附件控制电路包括与断路器附件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的继电器,单片机电路在断路器附件故障时通过附件控制电路的继电器将控制断路器附件断电。优选的,所述附件保护模块还包括与单片机电路连接的附件监控电路,附件监控电路包括与断路器附件串联的监控电阻,以及与监控电阻两端连接的电压放大电路,电压放大电路能够放大监控电阻两端的电压降后送到单片机电路,通过单片机电路计算出断路器附件的工作电流,判断断路器附件是否正常工作。优选的,所述DI输入检测电路包括光耦U30,光耦U30包括相配合的发光二极管和输出三极管,光耦U30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依次经过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和电阻R37与DI输入检测电路的J7输入端连接,光耦U30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DI输入检测电路的J8输入端连接,光耦U30的输出三极管的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光耦U30的输出三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单片机电路的IO口和电阻R25连接,电阻R25的另一端接地。优选的,所述DO输出电路包括继电器K4、三极管Q30和光耦U90,继电器K4的常开触点的两端分别与DO输出电路的两个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30和继电器K4的线圈与电源串联,光耦U90能够通过三极管Q30的基极导通三极管Q30,使继电器K4的线圈得电。优选的,所述光耦U90包括相配合的发光二极管和输出三极管,光耦U90的发光二极管的一端经过电阻R800与电源电路连接,光耦U90的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电路的I/O连接,光耦U90的输出三极管的E极接地,光耦U90的输出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0的基极连接,继电器K4的线圈的一端分别与电源、二极管D30的正极和电阻R30连接,继电器K4的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0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30的负极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0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0的发射极接地。优选的,所述触发检测电路包括光耦U11,光耦U11包括相配合的发光二极管和输出三极管,光耦U1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为光耦U11的两个输入端,输出三极管的两端分别为光耦U11的两个输出端,光耦U1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依次经过电阻R77、稳压二极管DZ6、电阻R78、电阻R79、电阻R80和二极管D11,以及光耦U1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经过电阻R83分别与微动开关的零线连接,光耦U11的输出三极管的一端经过电阻R81与电源电路连接,光耦U11的输出三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单片机电路的输入端和电阻R84连接,电阻R84的另一端接地。优选的,包括多个断路器附件,多个断路器附件分别为第一附件或第二附件,附件监测电路包括用于监测第一附件两端工作电压的第一监测电路和用于监测第二附件两端工作电压的第二监测电路;包括多个附件控制电路和多个附件监控电路,多个附件控制电路用于分别控制多个第二附件,多个附件监控电路用于分别监控多个第二附件,多个第二附件分别为分励脱扣器、闭合电磁铁和储能电动机,多个附件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相同;所述附件保护模块还包括抽屉座位置检测电路,抽屉座位置检测电路包括微动开关以及与微动微动开关连接的触发检测电路,所述第二监测电路与触发检测电路工作原理相同。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单片机电路能够对DI输入检测电路的输入信号进行识别,并对DO输出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控制,使用户可以通过可编程逻辑接口电路进行多种自定义设置,不仅能够降低安装、维护和调试的难度,而且使用起来也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一中附件保护模块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一的第一种工作方式;图3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第一监测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第二监测电路的电路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单片机电路的电路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电源电路的电路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总线接口电路的电路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LED指示电路的电路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二中附件保护模块的结构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二的第一种工作方式;图1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二的第二种工作方式;图12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附件监控电路和附件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三中附件保护模块的结构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三的第一种工作方式;图15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三的第二种工作方式;图16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DI输入检测电路的电路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DO输出电路的电路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开关状态检测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18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断路器包括抽屉座和设置在抽屉座内的断路器本体1和附件保护模块2,断路器本体1包括智能控制器11和断路器附件,附件保护模块2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用于与断路器的断路器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保护模块(2)包括电源电路(22)、单片机电路(23)、附件监测电路(24)和可编程逻辑接口电路(29),电源电路(22)为单片机电路(23)、附件监测电路(24)和可编程逻辑接口电路(29)供电,附件监测电路(24)用于连接断路器附件并采集断路器附件的工作电压,单片机电路(23)根据工作电压判断断路器附件是否故障,可编程逻辑接口电路(29)包括DI输入检测电路和DO输出电路,DI输入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DO输出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单片机电路(23)连接,单片机电路(23)能够识别DI输入检测电路的输入信号,并且单片机电路(23)能够控制DO输出电路的输出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用于与断路器的断路器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保护模块(2)包括电源电路(22)、单片机电路(23)、附件监测电路(24)和可编程逻辑接口电路(29),电源电路(22)为单片机电路(23)、附件监测电路(24)和可编程逻辑接口电路(29)供电,附件监测电路(24)用于连接断路器附件并采集断路器附件的工作电压,单片机电路(23)根据工作电压判断断路器附件是否故障,可编程逻辑接口电路(29)包括DI输入检测电路和DO输出电路,DI输入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DO输出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单片机电路(23)连接,单片机电路(23)能够识别DI输入检测电路的输入信号,并且单片机电路(23)能够控制DO输出电路的输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保护模块(2)还包括抽屉座位置检测电路(28),抽屉座位置检测电路(28)包括三个分别设置在分离位置、试验位置和连接位置上的微动开关,以及分别与三个微动微动开关连接的三个触发检测电路,三个触发检测电路分别与单片机电路(2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保护模块(2)还包括与单片机电路(23)连接的开关状态检测电路(27),开关状态检测电路(27)用于连接断路器本体(1)的开关状态微动开关,开关状态微动开关与断路器本体(1)的主触头配合用于指示主触头的位置,并传送给单片机电路(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保护模块(2)还包括与单片机电路(23)连接的附件控制电路(26),附件控制电路(26)包括与断路器附件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的继电器,单片机电路(23)在断路器附件故障时通过附件控制电路(26)的继电器将控制断路器附件断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保护模块(2)还包括与单片机电路(23)连接的附件监控电路(25),附件监控电路(25)包括与断路器附件串联的监控电阻,以及与监控电阻两端连接的电压放大电路,电压放大电路能够放大监控电阻两端的电压降后送到单片机电路(23),通过单片机电路(23)计算出断路器附件的工作电流,判断断路器附件是否正常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DI输入检测电路包括光耦U30,光耦U30包括相配合的发光二极管和输出三极管,光耦U30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依次经过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和电阻R37与DI输入检测电路的J7输入端连接,光耦U30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DI输入检测电路的J8输入端连接,光耦U3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微肖磊陈建余张地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