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37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4
一种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用于与断路器的断路器附件连接,所述附件保护模块包括电源电路、单片机电路、附件监测电路和附件控制电路,附件监测电路和附件控制电路分别与单片机电路连接,电源电路为单片机电路、附件监测电路和附件控制电路供电,附件监测电路用于连接断路器附件并采集断路器附件的工作电压,单片机电路根据工作电压判断断路器附件是否故障,附件控制电路包括与断路器附件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的继电器,单片机电路在断路器附件故障时通过附件控制电路的继电器将控制断路器附件断电,当断路器附件故障时将断路器附件断电,防止断路器附件故障时长时间通电导致损坏,特别能够防止储能电动机等设备由于长时间通电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万能式断路器在使用时需配套相应的断路器附件(如欠压脱扣器、分励脱扣器、闭合电磁铁、储能电动机)才能进行电气自动化应用,通过各个断路器附件实现欠电压自动脱扣,电动分闸、电动合闸以及电动储能功能。但是,当断路器附件故障时,需要先关闭断路器,才能排查和更换故障的断路器附件,如果断路器附件在故障时长时间通电,极易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将断路器附件断电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用于与断路器的断路器附件连接,所述附件保护模块包括电源电路、单片机电路、附件监测电路和附件控制电路,附件监测电路和附件控制电路分别与单片机电路连接,电源电路为单片机电路、附件监测电路和附件控制电路供电,附件监测电路用于连接断路器附件并采集断路器附件的工作电压,单片机电路根据工作电压判断断路器附件是否故障,附件控制电路包括与断路器附件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的继电器,单片机电路在断路器附件故障时通过附件控制电路的继电器将控制断路器附件断电。优选的,所述附件保护模块还包括与单片机电路连接的附件监控电路,附件监控电路用于连接断路器附件并采集断路器附件的工作电流。优选的,附件监控电路包括与断路器附件串联的监控电阻,以及与监控电阻两端连接的电压放大电路,电压放大电路能够放大监控电阻两端的电压降后送到单片机电路,通过单片机电路计算出断路器附件的工作电流,判断断路器附件是否正常工作。优选的,所述附件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1,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的一端经过断路器附件与火线连接,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经过电阻R53与零线连接,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两端并联有二极管D8,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继电器K1的线圈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经过电阻R52与单片机电路连接。优选的,所述电压放大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放大电路和第二电压放大电路,第一电压放大电路与监控电阻的两端连接,第二电压放大电路与第一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监控电阻两端的电压降经过第一电压放大电路和第二电压放大电路两次放大后传输给单片机电路。优选的,所述监控电阻为电阻R53,电阻R53的一端与附件控制电路的继电器K1串联,第一电压放大电路包括运放U3AA,第二电压放大电路包括U3BB,运放U3AA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分别经过电阻R48和电阻R57与电阻R53的两端连接,并且运放U3AA的反相输入端经过电阻R41与运放U3AA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3AA的同相输入端经过电阻R58与电压基准端连接;运放U3BB的反相输入端经过电阻R50与运放U3AA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3BB的同相输入端经过电阻R56与电压基准端连接,运放U3BB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51和电阻R42连接,电阻R5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电路连接,电阻R42的另一端与运放U3BB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优选的,包括多个断路器附件,多个断路器附件分别为第一附件或第二附件,附件监测电路包括用于监测第一附件两端工作电压的第一监测电路和用于监测第二附件两端工作电压的第二监测电路。优选的,包括多个附件控制电路和多个附件监控电路,多个附件控制电路用于分别控制多个第二附件,多个附件监控电路用于分别监控多个第二附件,多个第二附件分别为分励脱扣器、闭合电磁铁和储能电动机,多个附件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二监测电路包括光耦U11,光耦U11包括相配合的发光二极管和输出三极管,光耦U1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为光耦U11的两个输入端,输出三极管的两端分别为光耦U11的两个输出端,光耦U11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依次经过电阻R77、稳压二极管DZ6、电阻R78、电阻R79、电阻R80和二极管D11与第二附件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光耦U1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经过电阻R83也与第二附件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光耦U11的输出三极管的一端经过电阻R81与电源电路连接,光耦U11的输出三极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单片机电路的输入端和电阻R84连接,电阻R8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监测电路包括差分放大电路,的差分放大电路包括运放U3A,运放U3A的输出端经过电阻R6与单片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运放U3A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1和电阻R2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差分放大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运放U3A的负向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12和电阻R8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运放U3A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依次经过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差分放大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滤波电路、DC\DC转换电路和LDO电路;滤波电路包括与电源电路的VIN+输入端连接的保险丝F1,保险丝F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感L1和压敏电阻RV1连接,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与电源电路的VIN-输入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电解电容C5的正极和陶瓷电容C2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5的负极和陶瓷电容C2的负极分别与电源电路的VIN-输入端连接;DC\DC转换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1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通过滤波电路与电源电路的VIN+输出端和电源电路22的VIN-输出端连接,芯片U1的第二引脚分别与快恢复二极管DZ1和电感L2连接,快恢复二极管DZ1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2的另一端以及电解电容C7、陶瓷电容C6和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分别与芯片U1的第四引脚连接,芯片U1的第五引脚接地;LDO电路包括芯片U4,芯片U4的第一引脚与芯片U1的第四引脚连接,芯片U4的第五引脚分别与电容C3、电容C4和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3和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接地。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附件保护模块通过附件控制电路与断路器附件配合,当断路器附件故障时将断路器附件断电,防止断路器附件故障时长时间通电导致损坏,特别能够防止储能电动机等设备由于长时间通电导致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一中附件保护模块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一的第一种工作方式;图3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第一监测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第二监测电路的电路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单片机电路的电路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电源电路的电路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总线接口电路的电路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LED指示电路的电路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二中附件保护模块的结构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二的第一种工作方式;图1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二的第二种工作方式;图12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用于与断路器的断路器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保护模块(2)包括电源电路(22)、单片机电路(23)、附件监测电路(24)和附件控制电路(26),附件监测电路(24)和附件控制电路(26)分别与单片机电路(23)连接,电源电路(22)为单片机电路(23)、附件监测电路(24)和附件控制电路(26)供电,附件监测电路(24)用于连接断路器附件并采集断路器附件的工作电压,单片机电路(23)根据工作电压判断断路器附件是否故障,附件控制电路(26)包括与断路器附件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的继电器,单片机电路(23)在断路器附件故障时通过附件控制电路(26)的继电器将控制断路器附件断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用于与断路器的断路器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保护模块(2)包括电源电路(22)、单片机电路(23)、附件监测电路(24)和附件控制电路(26),附件监测电路(24)和附件控制电路(26)分别与单片机电路(23)连接,电源电路(22)为单片机电路(23)、附件监测电路(24)和附件控制电路(26)供电,附件监测电路(24)用于连接断路器附件并采集断路器附件的工作电压,单片机电路(23)根据工作电压判断断路器附件是否故障,附件控制电路(26)包括与断路器附件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的继电器,单片机电路(23)在断路器附件故障时通过附件控制电路(26)的继电器将控制断路器附件断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保护模块(2)还包括与单片机电路(23)连接的附件监控电路(25),附件监控电路(25)用于连接断路器附件并采集断路器附件的工作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附件监控电路(25)包括与断路器附件串联的监控电阻,以及与监控电阻两端连接的电压放大电路,电压放大电路能够放大监控电阻两端的电压降后送到单片机电路(23),通过单片机电路(23)计算出断路器附件的工作电流,判断断路器附件是否正常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控制电路(26)包括继电器K1,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的一端经过断路器附件与火线连接,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经过电阻R53与零线连接,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两端并联有二极管D8,继电器K1的线圈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继电器K1的线圈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经过电阻R52与单片机电路(2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放大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放大电路和第二电压放大电路,第一电压放大电路与监控电阻的两端连接,第二电压放大电路与第一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监控电阻两端的电压降经过第一电压放大电路和第二电压放大电路两次放大后传输给单片机电路(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电阻为电阻R53,电阻R53的一端与附件控制电路(26)的继电器K1串联,第一电压放大电路包括运放U3AA,第二电压放大电路包括U3BB,运放U3AA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分别经过电阻R48和电阻R57与电阻R53的两端连接,并且运放U3AA的反相输入端经过电阻R41与运放U3AA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3AA的同相输入端经过电阻R58与电压基准端连接;运放U3BB的反相输入端经过电阻R50与运放U3AA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3BB的同相输入端经过电阻R56与电压基准端连接,运放U3BB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51和电阻R42连接,电阻R5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电路(23)连接,电阻R42的另一端与运放U3BB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附件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断路器附件,多个断路器附件分别为第一附件或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微肖磊陈建余张地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