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连接器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28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线连接器的定位装置,包括有可与其他的承载构件相互并排拼接的承载构件,所述承载构件包括有位于其顶部的支撑面以及位于其沿拼接方向两侧的结合面,所述支撑面与电线连接器的底部配合接触支撑,且支撑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电线连接器连接固定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承载构件两侧的结合面上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沿拼接方向侧向伸出的凸部以及与凸部配合插接的凹部,所述凸部上设置有用于与安装平面连接固定的第二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不同规格的电线连接器进行拼接组合使用,对不同规格的电线连接器具有更好的适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线连接器的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电线连接器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电线连接器是用于实现若干电线之间电性连接的装置,其一般包括有若干接线单元,每个接线单元具有若干用于与电线配合连接的电连接部,同一接线单元的各电连接部之间可通过一电连接片电性连接,这使得若干电线分别与接线单元的若干电连接部进行时,电连接片能够使这些电线相互进行电连。为了实现不同接线单元之间的并联,电线连接器的壳体外侧通常还插接设置有一导电件,通过所述导电件与各接线单元的电连接片接触电连,能够对连接在不同接线单元上的电线进行电性连接。与电线连接器配合使用的通常还包括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能够将电线连接器安装固定在安装平面或是导轨上。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电线连接器和定位装置通常都是成套销售使用的,不同尺寸规格的电线连接器需要配合相应规格的定位装置,无法混搭使用,这无疑造成了生产及购置成本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拼接组合使用的定位装置,对不同规格的电线连接器具有更好的适配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线连接器的定位装置,包括有可与其他的承载构件相互并排拼接的承载构件,所述承载构件包括有位于其顶部的支撑面以及位于其沿拼接方向两侧的结合面,所述支撑面与电线连接器的底部配合接触支撑,且支撑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电线连接器连接固定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承载构件两侧的结合面上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沿拼接方向侧向伸出的凸部以及与凸部配合插接的凹部,所述凸部上设置有用于与安装平面连接固定的第二连接部。r>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可根据待安装的电线连接器的规格选择适应数量的承载构件进行并排拼接组合,这些承载构件通过设置在其顶部的支撑面上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线连接器配合进行连接固定,同时也够保持相邻承载构件之间的位置的相对稳定,使相邻承载构件之间不易分离,所述支撑面能够与电线连接器的底部配合接触支撑,承载构件一侧结合面上的凸起能够与相邻拼接的承载构件另一侧结合面上的凹部配合插接,从而使相邻承载构件之间的结合面能够相互贴合,不容易相互干涉,沿承载构件并排连接方向最远端处的承载构件其凸起上的第二连接部可用于与安装平面配合连接固定,从而能够将所述电线连接器及定位装置一同固定在安装平面上,方便安装。由于本技术电线连接器的定位装置其承载构件形状结构相同,从而能够方便生产加工,降低生产成本,也能够减少用户的购置成本。进一步地,所述凸部的顶部高度略小于承载构件的顶部高度,凸部的底部与承载构件的底部相齐平,所述凹部于其所在的结合面上设置有第一插入口,所述凹部于承载构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插入口,所述凹部对应承载构件顶部的一侧具有挡壁。进一步设置带来的效果是:由于凸部的底部与承载构件的底部相齐平,在通过第二连接部与安装平面安装固定时定位装置和安装平面之间受力更加均匀,能够提高安装固定时的稳定性。结合面上第一插入口和第二插入口的设置便于将凸部和凹口之间的插拔配合,方便承载构件拼接组合,所述挡壁能够起到对承载构件整体结构尤其是凸部和凹口之间结构进行加强的作用,使承载构件沿并排连接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做得更窄,使承载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构件两侧的结合面为平整的端面,且承载构件两侧的结合面所在的平面呈相互平行设置。进一步设置带来的效果是:能够增加相邻承载构件之间的结合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拼接时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与电线连接器底部卡槽配合卡接的卡接头。进一步设置带来的效果是:通过卡接头与电线连接器底部的卡槽进行卡接能够将承载构件固定在电线连接器的底部,方便拆装,且不容易对电线连接器的接线产生干涉。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面上与卡接头相对应位置设置有脱模口。进一步设置带来的效果是:方便在承载构件整体注塑成型后的脱模。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构件上的凸部及其对应的凹部均至少为一个,这些凸部和凹部均沿结合面的中心对称设置。进一步设置带来的效果是:使得若干承载构件在并排连接时,沿其并联连接方向最远端处的其中一个承载构件在反转后其凸部能够与另一个承载构件的凸部相互对齐,从而能够使定位装置与安装平面之间施力更加平衡,从而提高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凸部上的第二连接部至少为一个,这些第二连接部均沿结合面的中心对称设置。进一步设置带来的效果是:使得若干承载构件在并排连接时,沿其并联连接方向最远端处的其中一个承载构件在反转后其第二连接部能够与另一个承载构件的第二连接部相互对齐,从而进一步地能够使定位装置与安装平面之间施力更加平衡,从而提高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导电件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于承载构件两侧结合面处设置有开口,支撑面上的凹槽能够在若干承载构件并排拼接时相互连通。进一步设置带来的效果是:凹槽的设置可用于容置对电线连接器的各接线单元进行并联的导电件,对导电件有遮挡保护的作用,能够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图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图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侧视图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侧视图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1;图6为图5的爆炸图1;图7为图5的爆炸图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3;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电线连接器的定位装置的实施例1如图1-9所示:包括有可与其他的承载构件1相互并排拼接的承载构件1(拼接组合状态如图5-7所示),承载构件1的数量可根据电线连接器2的规格,例如根据电线连接器2的宽度进行选择,所述承载构件1如图1-2所示整体呈扁平状,且包括有位于其顶部的支撑面11以及位于其沿拼接方向两侧的结合面12,所述支撑面11设置在扁平状承载构件1的宽面上,两个结合面12则分别设置在扁平状承载构件1的两个相对设置的窄面上,所述承载构件1的结合面12能够在并排拼接时与其他承载构件1的结合面12相互贴合,所述的相互贴合可以是指相邻两个承载构件1的不同侧的结合面12之间相互贴合,也可以是指相邻两个承载构件1的同一侧的结合面12之间相互贴合,所述支撑面11与电线连接器2的底部配合接触支撑,且支撑面11上设置有用于与电线连接器2连接固定的第一连接部15,所述第一连接部15为与电线连接器2底部卡槽21配合卡接的卡接头,为了使电线连接器2能够与多个承载构件1相连接,电线连接器2的底部设置多个沿承载构件1并排拼接方向排列的卡槽21,并排连接的承载构件1可基于其与电线连接器2的连接保持各承载构件1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所述承载构件1两侧的结合面12上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沿拼接方向侧向伸出的凸部13以及与凸部13配合插接的凹部14,所述凸部13上设置有用于与安装平面连接固定的第二连接部17,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连接器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与其他的承载构件相互并排拼接的承载构件,所述承载构件包括有位于其顶部的支撑面以及位于其沿拼接方向两侧的结合面,所述支撑面与电线连接器的底部配合接触支撑,且支撑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电线连接器连接固定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承载构件两侧的结合面上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沿拼接方向侧向伸出的凸部以及与凸部配合插接的凹部,所述凸部上设置有用于与安装平面连接固定的第二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连接器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与其他的承载构件相互并排拼接的承载构件,所述承载构件包括有位于其顶部的支撑面以及位于其沿拼接方向两侧的结合面,所述支撑面与电线连接器的底部配合接触支撑,且支撑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电线连接器连接固定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承载构件两侧的结合面上的相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沿拼接方向侧向伸出的凸部以及与凸部配合插接的凹部,所述凸部上设置有用于与安装平面连接固定的第二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连接器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顶部高度略小于承载构件的顶部高度,凸部的底部与承载构件的底部相齐平,所述凹部于其所在的结合面上设置有第一插入口,所述凹部于承载构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插入口,所述凹部对应承载构件顶部的一侧具有挡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连接器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构件两侧的结合面为平整的端面,且承载构件两侧的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宇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万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