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兰芳专利>正文

一种外科手术器械用手术刀拿持方式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193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不易对手术刀拿持方式进行训练的难题,公开了一种外科手术器械用手术刀拿持方式训练装置,包括套筒和外筒,所述外筒套在套筒外,外筒和套筒均为圆筒结构且从中间分割开,所述外筒分割处对称粘合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均匀安装有紧固螺钉,所述外筒上系有拉绳,所述拉绳另一端系有计时表,所述套筒内壁粘贴有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内表面均匀粘合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内部包括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内部套有滑杆,所述滑杆外套有螺旋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理利用较多的检测组件,使用检测组件与蜂鸣器接通,从而可以实现对握柄不同力度的操控训练,且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符合手术器械领域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手术器械用手术刀拿持方式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用手术刀拿持方式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手术器械是指在临床手术中所使用的医疗器械,除常规手术器械外,还有一些专科用的器械:骨科、泌尿科、妇产科、烧伤科、整形外科、脑外科、心胸外科、普外科等等。手术器械就是医用手术科室用到的器械,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多的手术刀,而手术刀的握持方法也是有要求的,持弓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持刀方式,动作范围广而灵活,用力涉及整个上肢,但主要集中在腕部,主要用于胸腹部较大的切口;执笔法这种握持法,用力轻柔,操作灵活准确,便于控制刀的活动度,医学教育网其动作和力量主要在手指。用于短小切口及精细手术,如解剖血管、神经及切开腹膜等;抓持法是全手握持刀柄,拇指与示指紧捏刀柄刻痕处。医学|教育网此法控刀比较稳定。操作的主要动点在于肩关节。用于切割范围广、切口部位深、需用力较大的手术,如截肢、肌腱切开等。不同的拿持方式对手柄的握力大小也不同,而现有的不易直观对医护人员进行提醒,影响对手术刀拿持的准确训练,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外科手术器械用手术刀拿持方式训练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外科手术器械用手术刀拿持方式训练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外科手术器械用手术刀拿持方式训练装置,包括套筒和外筒,所述外筒套在套筒外,外筒和套筒均为圆筒结构且从中间分割开,所述外筒分割处对称粘合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均匀安装有紧固螺钉,所述外筒上系有拉绳,所述拉绳另一端系有计时表,所述套筒内壁粘贴有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内表面均匀粘合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内部包括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内部套有滑杆,所述滑杆外套有螺旋弹簧,所述滑杆靠近第一接触片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接触片,所述滑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顶块,所述顶块表面粘合有保护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筒和套筒均为橡胶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架为绝缘橡胶制成且顶部开有与第二接触片对应的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杆为塑料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均为铜质材料制成,套筒内部均匀镶嵌有蜂鸣器,蜂鸣器分别与不同的第二接触片接通,第一接触片外接附近的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刀柄插入套筒内,利用较多检测组件的设置,通过医护人员使用不同的持刀方式,对刀柄的握持力度就会不同,通过检测组件对蜂鸣器进行接通,从而可以通过不同的检测组件来显示握持的不同位置的力度大小,从而可以对持刀方式进行准确训练,通过设置计时表,可以准确得知持刀的时间,观察在一定时间内持刀力度的变化,让医护人员更准确训练,本技术合理利用较多的检测组件,使用检测组件与蜂鸣器接通,从而可以实现对握柄不同力度的操控训练,且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符合手术器械领域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检测组件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导向架与第二接触片配合的示意图。图中:A、检测组件,1、第一接触片,2、套筒,3、外筒,4、紧固螺钉,5、连接板,6、拉绳,7、计时表,8、第二接触片,9、导向架,10、螺旋弹簧,11、滑杆,12、顶块,13、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外科手术器械用手术刀拿持方式训练装置,包括套筒2和外筒3,所述外筒3套在套筒2外,外筒3和套筒2均为圆筒结构且从中间分割开,所述外筒3分割处对称粘合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之间均匀安装有紧固螺钉4,所述外筒3上系有拉绳6,所述拉绳6另一端系有计时表7,所述套筒2内壁粘贴有第一接触片1,所述第一接触片1内表面均匀粘合有检测组件A,所述检测组件A内部包括导向架9,所述导向架9内部套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外套有螺旋弹簧10,所述滑杆11靠近第一接触片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接触片8,所述滑杆11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顶块12,所述顶块12表面粘合有保护层13。所述外筒3和套筒2均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导向架9为绝缘橡胶制成且顶部开有与第二接触片8对应的槽。所述滑杆11为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接触片1和第二接触片8均为铜质材料制成,套筒2内部均匀镶嵌有蜂鸣器,蜂鸣器分别与不同的第二接触片8接通,第一接触片1外接附近的电源。工作原理:为了对手术刀的拿持方式进行训练的时候,首先松动紧固螺钉,根据握持的手术刀柄粗细的不同选择不同直径的套筒,然后将手术刀柄插入套筒内,然后实习生握住外筒,使用不同的握持方式,不同的拿握方式,会对内部不同的检测组件进行挤压,当使用者握住外筒挤压的时候,就会使刀柄对检测组件的顶块进行挤压,进而就会使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进行接触,将对应的蜂鸣器进行接通,从而可以准确得知握持的力度是否准确,这个标准是经验丰富的医生握持后蜂鸣器的情况为准,实习生握持的时候观察计时表,观察能够坚持的时间,从而可以准确对手术刀的拿持进行训练。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手术器械用手术刀拿持方式训练装置,包括套筒(2)和外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3)套在套筒(2)外,外筒(3)和套筒(2)均为圆筒结构且从中间分割开,所述外筒(3)分割处对称粘合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之间均匀安装有紧固螺钉(4),所述外筒(3)上系有拉绳(6),所述拉绳(6)另一端系有计时表(7),所述套筒(2)内壁粘贴有第一接触片(1),所述第一接触片(1)内表面均匀粘合有检测组件(A),所述检测组件(A)内部包括导向架(9),所述导向架(9)内部套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外套有螺旋弹簧(10),所述滑杆(11)靠近第一接触片(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接触片(8),所述滑杆(11)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顶块(12),所述顶块(12)表面粘合有保护层(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手术器械用手术刀拿持方式训练装置,包括套筒(2)和外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3)套在套筒(2)外,外筒(3)和套筒(2)均为圆筒结构且从中间分割开,所述外筒(3)分割处对称粘合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之间均匀安装有紧固螺钉(4),所述外筒(3)上系有拉绳(6),所述拉绳(6)另一端系有计时表(7),所述套筒(2)内壁粘贴有第一接触片(1),所述第一接触片(1)内表面均匀粘合有检测组件(A),所述检测组件(A)内部包括导向架(9),所述导向架(9)内部套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外套有螺旋弹簧(10),所述滑杆(11)靠近第一接触片(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接触片(8),所述滑杆(11)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顶块(12),所述顶块(12)表面粘合有保护层(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兰芳
申请(专利权)人:赵兰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