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缆沟的水位监测与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电缆沟水位监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缆沟的水位监测与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变电站的电缆铺设在电缆沟侧壁的角钢架上,距离电缆沟底有一定高度,顶部盖上盖板。现在大部分变电站的电缆沟没有安装水位监测装置,是直接通过排水沟排出变电站外。在多雨季节时,大量雨水进入电缆沟不及时排出或者排水不畅时,容易造成电缆沟长期积水,电缆的外保护层可能被腐蚀老化,造成直流系统绝缘降低,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目前电缆沟的水位无法在后台监测到,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现场打开盖板查看,且无法启动抽水装置排水,而是采用人工排水或者打开电缆沟盖板晾晒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电缆沟的水位无法实时监测与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缆沟的水位监测与控制系统。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缆沟的水位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位监测装置、后台控制终端和档位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水位监测装置与后台控制终端分别与档位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缆沟的水位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位监测装置(1)、后台控制终端(2)和档位控制电路(3);其中:/n所述水位监测装置(1)与后台控制终端(2)分别与档位控制电路(3)电性连接;/n水位监测装置(1)用于监测水位,档位控制电路(3)用于监测档位与控制电机,后台控制终端(2)用于显示档位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缆沟的水位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位监测装置(1)、后台控制终端(2)和档位控制电路(3);其中:
所述水位监测装置(1)与后台控制终端(2)分别与档位控制电路(3)电性连接;
水位监测装置(1)用于监测水位,档位控制电路(3)用于监测档位与控制电机,后台控制终端(2)用于显示档位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缆沟的水位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监测装置(1)包括浮圈(11)、浮圈柱(12)、浮圈横梁(13)、球柱(14)、球状电极(15)、档位电极(16)、引出线线槽(17)、圆筒(18)和密封筒盖(19);其中:
所述圆筒(18)设置在所述浮圈(11)环形中部位置,所述的圆筒(18)与浮圈(11)的几何中心在一条垂直线上;
所述密封筒盖(19)设置在所述圆筒(18)上部;所述浮圈柱(12)设置数量为2,垂直设置在所述浮圈(11)上,2个所述的浮圈柱(12)设置在所述圆筒(18)两侧;
2个所述的浮圈柱(12)的上部通过所述浮圈横梁(13)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筒盖(19)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球柱(14)穿过所述通孔,其上端固定于所述浮圈横梁(13)中心位置;
所述球柱(14)下端与所述球状电极(15)固定连接;在所述圆筒(18)内壁竖直方向上与圆心对称设置有所述引出线线槽(17);
所述档位电极(16)设置在所述引出线线槽(17)上;
所述档位控制电路(3)设置在所述圆筒(18)内壁上,所述档位电极(16)与所述档位控制电路(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缆沟的水位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电极(16)的数量设置为6,2个为一组,以平面圆心对称设置在所述引出线线槽(17)上,3组所述的档位电极(16)从下往上等间距设置为第一档位电极、第二档位电极、第三档位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缆沟的水位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控制电路(3)包括操作电源KM、第一熔断器1RD、第二熔断器2RD、上升档位控制回路、下降档位控制回路、跳位控制回路和电机控制回路;其中:所述操作电源KM的正极与第一熔断器1RD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熔断器1RD的另一端与上升档位控制回路、下降档位控制回路、跳位控制回路和电机控制回路的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上升档位控制回路、下降档位控制回路、跳位控制回路和电机控制回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熔断器2RD一端电性连接,第二熔断器2RD另一端与操作电源KM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上升档位控制回路和所述下降档位控制回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档位电极、第二档位电极和第三档位电极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变电站电缆沟的水位监测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档位控制回路包括上升3档回路、上升2档回路和上升1档回路;其中:
上升3档回路包括常开接点S13、线圈S13、电极开关K3、常闭接点QH、和指示灯HD3;所述第一熔断器1RD的另一端与常开接点S13和电极开关K3的一端分别电性连接,常开接点S13和电极开关K3的另一端分别与线圈S13一端电性连接,线圈S13另一端与常闭接点QH一端电性连接,常闭接点QH另一端与指示灯HD3输入端电性连接,指示灯HD3输出端与第二熔断器2RD一端电性连接;
上升2档回路包括常开接点S12、线圈S12、电极开关K2、常闭接点QH、常闭接点S13和和指示灯HD2;所述第一熔断器1RD的另一端与常开接点S12和电极开关K2的一端分别电性连接,常开接点S12和电极开关K2的另一端分别与线圈S12一端电性连接,线圈S12另一端与常闭接点QH一端电性连接,常闭接点QH另一端与常闭接点S13一端电性连接,常闭接点S13另一端与指示灯HD2输入端电性连接,指示灯HD2输出端与第二熔断器2RD一端电性连接;
上升1档回路包括常开接点S11、线圈S11、电极开关K1、常闭接点QH、常闭接点S12和和指示灯HD1;所述第一熔断器1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胜初,刘耀晋,刘秀甫,谭志聪,于胜洋,董晓伟,肖赛军,黄道弟,曾斌,刘继旸,陈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