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回油孔焊堵的气液分离器和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693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回油孔焊堵的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进气管和出气管,出气管底部设有回油孔,还包括过滤组件,过滤组件设置于进气管的出口以下以及出气管的入口以上,并远离回油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过滤组件设置在进气管出口之下以及出气管入口之上,使得过滤组件可以过滤通过进气管进入筒体内的所有冷媒和润滑油,实现过滤杂物的效果,且由于远离回油孔设置,不会再发生过滤网堵塞回油孔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回油孔焊堵的气液分离器和制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回油孔焊堵的气液分离器和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气液分离器是压缩机的重要部件,安装在压缩机的回气管路上,主要起到贮存制冷系统的部分冷媒、防止液态冷媒流入压缩机导致压缩机液击、以及气液分离的作用,而分离出来的液态冷媒和压缩机润滑油均沉淀于气液分离器底部,这时需使润滑油回到压缩机中。现有技术中是在气液分离器出气管的底部安装回油孔,而通常会在回油孔的表面会覆盖一层过滤网罩,用于过滤杂质,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过滤网罩焊点倾斜,容易出现堵死回油孔的情况,从而导致压缩机缺油无法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气液分离器回油孔处过滤网易堵死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回油孔焊堵的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底部设有回油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以下以及所述出气管的入口以上,并远离所述回油孔设置。采用以上的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将过滤组件设置在进气管出口之下以及出气管入口之上,使得过滤组件可以过滤通过进气管进入筒体内的所有冷媒和润滑油,实现过滤杂物的效果,且由于远离回油孔设置,不会再发生过滤网堵塞回油孔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罩和所述过滤网罩下方设置的过滤网支撑架;设置过滤网支撑架,一方面可提高过滤网罩安装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从进气管流入的高压冷媒对筒体内部组件的冲击力。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过滤网支撑架上;采用这种方式安装方便,拆卸简单。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罩包括过滤网本体及连接部;设置连接部用于连接过滤网支撑架。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支撑架的侧壁周向设置避让部,所述避让部与所述筒体内壁形成插槽;设置插槽用于与过滤网罩的连接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支撑架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过滤网支撑架焊接于所述筒体内壁;采用以上设置使得过滤网支撑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气液分离器的筒体结构更为稳定。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支撑架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采用以上设置可以提高冷媒在筒体下部流动的均匀性。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的出口从所述筒体侧壁引出,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筒体侧壁的连接位置低于所述过滤组件的安装位置;采用以上设置使得出气管避开过滤组件、不从其中穿过。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靠近所述筒体内壁处设有均压孔。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上述的气液分离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过滤网罩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过滤网罩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过滤网支撑架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过滤网支撑架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过滤组件的装配剖面图;100-过滤组件;110-过滤网罩;111-过滤网本体;112-连接部;120-过滤网支撑架;121-避让部;122-通孔;123-焊接面;200-筒体;300-进气管;310-进气管的出口;400-出气管;410-出气管的入口;420-回油孔;430-均压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揭示了一种气液分离器,设置于压缩机的回气管路上。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的正视图,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200、进气管300和出气管400,所述进气管300、所述出气管400均分别连通筒体200内腔和外部,其中,所述进气管的入口设在筒体200的外部,所述进气管的出口310设在筒体200的内部;所述出气管的入口410设在筒体200的内部,所述出气管的出口设在筒体200的外部。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400的底部设有回油孔420,用于使气液分离后的润滑油经回油孔420回到压缩机中。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过滤组件100,所述过滤组件100设置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310以下以及所述出气管的入口410以上,并远离所述回油孔420设置。以上,本技术通过将过滤组件设置在进气管出口之下以及出气管入口之上,使得过滤组件可以过滤通过进气管进入筒体内的所有冷媒和润滑油,实现过滤冷媒中杂物的效果,且由于远离回油孔设置,不会再发生过滤网堵塞回油孔的情况。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100包括过滤网罩110和所述过滤网罩110下方设置的过滤网支撑架120。通过设置过滤网支撑架120,一方面可以提高过滤网罩110安装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从进气管300流入的高压冷媒先落在过滤网支撑架120后再流向筒体的下方,可缓解高压冷媒对筒体200内部的进气管、出气管及其他部件的冲击力。优选地,所述过滤网支撑架120由金属材料制成,可为不锈钢、铁、铜或镀锌钢,但不限于此。所述过滤网支撑120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筒体200的内壁上;采用以上设置,过滤网支撑架120固定牢靠,且其对筒体200的内壁实现了支撑,使得筒体200在内部高压冷媒脉动冲击或外部碰撞震动下,过滤网支撑架120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气液分离器的筒体结构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过滤网罩11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过滤网支撑架120上;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所示过滤网罩110的安装和拆卸较简单,便于更换或清洗。具体地,如图2-3所示,所述过滤网罩110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大小与所述筒体200的内径大致相同,所述过滤网罩110包括过滤网本体111及连接部112,所述连接部112为所述过滤网本体111外缘周向设置的凸起结构,用于连接过滤网支撑架120。优选地,所述过滤网罩110的材质可选不锈钢304、铁丝、镀锌丝、铜丝、镍丝、钛丝、钨丝或银丝,但并不限于此。所述过滤网罩110的目数为170-230目,优选为200目。如图4-6所示,所述过滤网支撑架120的侧壁周向设置避让部121,所述避让部121下方的过滤网支撑架侧壁即为焊接面123。优选地,所述避让部121与所述筒体200内壁形成插槽,所述过滤网罩110的连接部112可插入所述插槽中,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实现过滤网罩110可拆卸连接于过滤网支撑架120上。优选地,所述过滤网支撑架120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122,采用均匀通孔的设置可以提高冷媒经过过滤网支撑架120后在筒体下部流动的均匀性,防止流动不均、局部冷媒流场混乱,进而影响气态冷媒和润滑油回到压缩机。此外,所述出气管400的出口从所述筒体200侧壁引出,所述出气管400与所述筒体200侧壁的连接位置低于所述过滤组件100的安装位置,因而使得出气管的出口避开过滤组件100,不从过滤组件100中穿过。优选地,所述出气管400靠近所述筒体200内壁处设有均压孔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回油孔焊堵的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200)、进气管(300)和出气管(400),所述出气管底部设有回油孔(4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组件(100),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进气管的出口(310)以下以及出气管的入口(410)以上,并远离所述回油孔(420)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回油孔焊堵的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200)、进气管(300)和出气管(400),所述出气管底部设有回油孔(4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组件(100),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进气管的出口(310)以下以及出气管的入口(410)以上,并远离所述回油孔(420)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00)包括过滤网罩(110)和所述过滤网罩(110)下方设置的过滤网支撑架(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罩(11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过滤网支撑架(1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罩(110)包括过滤网本体(111)及连接部(1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支撑架(120)的侧壁周向设置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长顺刘永超章秋平程相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