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分离器、滤清器元件及超低温制冷机用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36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减少从油分离器流出的油的油分离器、滤清器元件及超低温制冷机用压缩机。油分离器(20)具备:油分离器容器(44);及滤清器元件(46),其配置于油分离器容器内,并且在其与油分离器容器之间划定有外腔(48),所述滤清器元件具有导入制冷剂气体的内腔(50),并且从自内腔流向外腔的制冷剂气体中分离出油。滤清器元件具有:筒状的内侧滤清器部件(68),其包围内腔;及外侧滤层(72),其具有暴露于外腔的制冷剂气体出口面(74),且其配置于内侧滤清器部件的外侧。也可以设置有从外侧与外侧滤层接触的线状或带状的滤清器按压部件(60)。制冷剂气体出口面可以占据外侧滤层的表面积的至少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分离器、滤清器元件及超低温制冷机用压缩机本申请主张基于2019年3月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9-040474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分离器、滤清器元件及超低温制冷机用压缩机。
技术介绍
超低温制冷机中使用的制冷剂气体的压缩机为了从被压缩而升压的制冷剂气体中去除油,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油分离器和吸附器。流入油分离器中的制冷剂气体中混入有少量油。大部分油通过油分离器从制冷剂气体中分离,但是,微量的油可能会与制冷剂气体一起从油分离器流出。它会被吸附器吸附,从而从制冷剂气体中去除(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2635号公报不希望从油分离器流出的油量增加。流出的油越多,越需要提前更换吸附器的吸附材料,会导致运行成本的提高。若采用搭载有大量吸附材料的大型吸附器,则能够减少吸附材料的更换频度,但这可能会导致压缩机的大型化。若利用吸附器未能完全去除油,则油会与制冷剂气体一起流入膨胀机中,并在低温部固化。这可能会成为膨胀机劣化和制冷能力下降的原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具备:/n油分离器容器;及/n滤清器元件,其配置于所述油分离器容器内,并且在其与所述油分离器容器之间划定有外腔,所述滤清器元件具有导入制冷剂气体的内腔,并且从自所述内腔流向所述外腔的制冷剂气体中分离出油,/n所述滤清器元件具备:/n筒状的内侧滤清器部件,其包围所述内腔;/n外侧滤层,其具有暴露于所述外腔的制冷剂气体出口面,且其配置于所述内侧滤清器部件的外侧;及/n线状或带状的滤清器按压部件,其从外侧与所述外侧滤层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06 JP 2019-0404741.一种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油分离器容器;及
滤清器元件,其配置于所述油分离器容器内,并且在其与所述油分离器容器之间划定有外腔,所述滤清器元件具有导入制冷剂气体的内腔,并且从自所述内腔流向所述外腔的制冷剂气体中分离出油,
所述滤清器元件具备:
筒状的内侧滤清器部件,其包围所述内腔;
外侧滤层,其具有暴露于所述外腔的制冷剂气体出口面,且其配置于所述内侧滤清器部件的外侧;及
线状或带状的滤清器按压部件,其从外侧与所述外侧滤层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清器按压部件呈螺旋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气体出口面占据所述外侧滤层的表面积的至少8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气体出口面占据所述外侧滤层的表面积的至少95%。


5.一种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油分离器容器;及
滤清器元件,其配置于所述油分离器容器内,并且在其与所述油分离器容器之间划定有外腔,所述滤清器元件具有导入制冷剂气体的内腔,并且从自所述内腔流向所述外腔的制冷剂气体中分离出油,
所述滤清器元件具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势村健太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