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椿的组培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69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叶椿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红叶椿的离体培养,建立起红叶椿的快速繁殖体系,其步骤依序为:材料选择、洗净、进行初代接种、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移栽,其中,材料选择红叶椿,系采集半木质化新枝条为外植体;所述初代接种系将冲洗干净的外植体材料剪成3-4cm长度,消毒后切成1cm大小、带1-2个腋芽或顶芽的植物材料,吸干表面水分,平放或斜插在诱导培养基上,每瓶接种一个外植体,散射光下培养7天左右,再放在培养架上光照培养;所述增值培养系待诱导出的不定芽长至1.5-3cm切下,接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所述生根培养系将增殖培养所得的2cm以上的有效苗切割下来,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培苗成活率高达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苗木的培养技术,尤其是一种红叶椿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
技术介绍
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是臭椿的一个芽变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SO2及烟尘等优点。红叶椿目前是我国选育珍稀彩叶树种之一,是我国唯一乔化、彩叶、乡土树种,观赏价值极高。属落叶乔木,新生的几张叶片一直保持鲜红色,春季整株树木呈红色,夏季开花,花白色,圆锥花序下垂长达30cm,早期生长直立,分枝角度较小,枝条也相对较细较密,树冠紧凑而丰满。叶色红艳,持续期长,又兼备树体高大、树姿优美、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以及生长较快等诸多突出优点,因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广泛地园林用途,可在城市绿化、风景园林及各类庭园绿地中设计配置,而且无论孤植、列植、从植、还是与具他彩叶树种搭配,都能尽展风采而成为景观之亮点。苗木的组培快繁方法主要涉及温度、湿度、光照、基质的成份、及其透气性能和瓶苗的木质化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叶椿的组培快繁方法,为红叶椿的规模化育苗提供一条有效途径,使这一优良彩叶树种更快地应用到园林绿化中去。本专利技术一种红叶椿的组培快繁方法,通过对红叶椿的离体培养,建立起红叶椿的快速繁殖体系,其步骤依序为进行材料选择、洗净、进行初代接种、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移栽,其中,材料选择红叶椿,系采集半木质化新枝条为外植体,将茎段与顶芽去除叶片;所述初代接种系将冲洗干净的外植体材料剪成3-4cm长度,消毒后切成1cm大小带1-2个腋芽或顶芽的植物材料,吸干表面水分,平放或斜插在诱导培养基上,每瓶接种一个外植体,散射光下培养7天左右,再放在培养架上光照培养;所述增值培养系待诱导出的不定芽长至1.5-3cm,切下,接入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所述生根培养系将增殖培养所得的2cm以上的有效苗切割下来,转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培养25天后统计生根率;所述移栽系当小苗的根长至1-2cm并有2-4条侧根时,即可炼苗移栽。本专利技术优越性在于成活率高达90%,为红叶椿的规模化育苗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使这一优良彩叶树种更快地应用到园林绿化中去。具体实施例方式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红叶椿。1.2 试验方法1.2.1 材料处理于晴朗上午,采集半木质化新枝条为外植体带回实验室,将茎段与顶芽去除叶片,用软毛刷在0.5%洗洁精溶液中仔细刷去表面灰尘,流水冲洗1小时,备用。1.2.2 初代接种将冲洗干净的外植体材料置于超净工作台上,剪成3-4cm长度,放在三角瓶内,用75%酒精消毒20-30秒,无菌水淋洗4次,再用0.1%升汞消毒10-15分钟,无菌水淋洗5-6次。然后,用锋利的手术刀切成1cm大小带1-2个腋芽或顶芽的植物材料,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平放或斜插在诱导培养基1/2MS+6-BA(0.2-0.4)mg/L上,每瓶接种一个外植体。散射光下培养7天左右,再放在培养架上光照培养。1.2.3 增值培养待诱导出的不定芽长至1.5-3cm,切下,接入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增殖培养基以1/2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浓度的激素配比。1.2.4 生根培养将增殖培养所得的2cm以上的有效苗切割下来,转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以不添加激素的培养基为对照,培养25天后统计生根率。1.2.5 培养条件初代培养基与增殖培养基均加入2.5%蔗糖和0.6%琼脂,生根培养基加入2.0%蔗糖和0.6%琼脂,pH5.8。培养室温度为24±1℃,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时间14小时/天。1.2.6 移栽当小苗的根长至1-2cm并有2-4条侧根时,即可炼苗移栽。2 结果与分析2.1 外植体诱导结果将灭菌的材料接种到芽诱导培养基上,15天左右芽点开始萌动并生长,腋芽及顶芽有新的绿点出现,30天左右茎段在培养基上的腋芽长成2-3片叶的不定芽,节间短、叶色绿、健壮。2.2 芽的增殖与生长情况将上述无菌芽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继代繁殖过程3-4周次,经试验观察,最初转入增殖时,嫩茎增加的倍数较低,形成丛生芽的数量少,经过2-3次继代,增殖率会提高。为探索红叶椿最佳分化培养基,进行了试验,分化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MS+6-BA(0.2-0.7)mg/L+IBA(0.01-0.08)mg/L。2.3 生根培养芽分化增殖2-3cm高时,采用NAA不同浓度生长素进行生根试验,以不添加激素的培养基为对照,红叶椿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3-0.6)mg/L。2.4 移栽生根苗高3-4cm,根长至1-2cm并有2-4条侧根时,移栽到装有已灭菌基质的育苗杯中,基质成分为泥土∶泥炭土∶沙∶珍珠岩=4∶3∶3∶1,盖农用薄膜保湿至50%-70%)培养10天左右后,经10天逐渐揭开簿膜后,红叶椿即可萌发新根,成活率高达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叶椿的组培快繁方法,通过对红叶椿的离体培养,建立起红叶椿的快速繁殖体系,其步骤依序为进行材料选择、洗净、进行初代接种、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移栽,其中,材料选择红叶椿,系采集半木质化新枝条为外植体,将茎段与顶芽去除叶片;所述初代接种系将冲洗干净的外植体材料剪成3-4cm长度,消毒后切成1cm大小带1-2个腋芽或顶芽的植物材料,吸干表面水分,平放或斜插在诱导培养基上,每瓶接种一个外植体,散射光下培养7天左右,再放在培养架上光照培养;所述增值培养系待诱导出的不定芽长至1.5-3cm,切下,接入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所述生根培养系将增殖培养所得的2cm以上的有效苗切割下来,转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培养25天后统计生根率;所述移栽系当小苗的根长至1-2cm并有2-4条侧根时,即可炼苗移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叶椿的组培快繁方法,通过对红叶椿的离体培养,建立起红叶椿的快速繁殖体系,其步骤依序为进行材料选择、洗净、进行初代接种、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移栽,其中,材料选择红叶椿,系采集半木质化新枝条为外植体,将茎段与顶芽去除叶片;所述初代接种系将冲洗干净的外植体材料剪成3-4cm长度,消毒后切成1cm大小带1-2个腋芽或顶芽的植物材料,吸干表面水分,平放或斜插在诱导培养基上,每瓶接种一个外植体,散射光下培养7天左右,再放在培养架上光照培养;所述增值培养系待诱导出的不定芽长至1.5-3cm,切下,接入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所述生根培养系将增殖培养所得的2cm以上的有效苗切割下来,转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培养25天后统计生根率;所述移栽系当小苗的根长至1-2cm并有2-4条侧根时,即可炼苗移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叶椿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条件为初代培养基与增殖培养基均加入2.5%蔗糖和0.6%琼脂,生根培养基加入2.0%蔗糖和0.6%琼脂,pH5.8,培养室温度为24±1℃,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时间14小时/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叶椿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外植体的洗净方法是先用软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学孟庞瑞华王凌健何燕红董举文楼文阜陈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光兆植物速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