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29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箱,包括控制箱,移动刹车轮,推动杆,升降孔,可升降操作板结构,可固定分线管结构,可防护固定通线管结构,可插接降温散热箱结构,分隔板,第一转动门,第一观察片,第二转动门,第二观察片,连接座和电力设备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升降板,电动升降组件,支撑座和操作盘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中通过电动升降组件工作时推动升降板向上移动并带动支撑座和操作盘进行升降工作,方便在工作中进行操作盘升降工作;固定管,分线杆,分线环,电力设备组件和操作盘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中使用导线连接电力设备组件和操作盘时通过分线环将连接导线进行隔离工作,防止在工作中导线过热影响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箱
本专利技术属于控制箱
,尤其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箱。
技术介绍
电气自动化控制箱的操作端面一般均位于控制箱的箱门上,操作端面上设有若干操作按钮。但是现有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箱还存在着进行工作时不方便进行操作盘升降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导线固定分离工作和不方便对连接外部的导线进行固定工作以及不方便对电器设备进行降温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箱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箱,以解决现有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箱存在着进行工作时不方便进行操作盘升降工作,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导线固定分离工作和不方便对连接外部的导线进行固定工作以及不方便对电器设备进行降温的问题。一种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箱,包括控制箱,移动刹车轮,推动杆,升降孔,可升降操作板结构,可固定分线管结构,可防护固定通线管结构,可插接降温散热箱结构,分隔板,第一转动门,第一观察片,第二转动门,第二观察片,连接座和电力设备组件,所述的移动刹车轮分别螺栓连接在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箱,包括控制箱(1),移动刹车轮(2),推动杆(3),升降孔(4),可升降操作板结构(5),可固定分线管结构(6),可防护固定通线管结构(7),可插接降温散热箱结构(8),分隔板(9),第一转动门(10),第一观察片(11),第二转动门(12),第二观察片(13),连接座(14)和电力设备组件(15),所述的移动刹车轮(2)分别螺栓连接在控制箱(1)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推动杆(3)螺栓连接在控制箱(1)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升降孔(4)开设在控制箱(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分隔板(9)螺栓连接在控制箱(1)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转动门(10)铰链连接在控制箱(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箱,包括控制箱(1),移动刹车轮(2),推动杆(3),升降孔(4),可升降操作板结构(5),可固定分线管结构(6),可防护固定通线管结构(7),可插接降温散热箱结构(8),分隔板(9),第一转动门(10),第一观察片(11),第二转动门(12),第二观察片(13),连接座(14)和电力设备组件(15),所述的移动刹车轮(2)分别螺栓连接在控制箱(1)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推动杆(3)螺栓连接在控制箱(1)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升降孔(4)开设在控制箱(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分隔板(9)螺栓连接在控制箱(1)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转动门(10)铰链连接在控制箱(1)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一观察片(11)镶嵌在第一转动门(10)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转动门(12)铰链连接在控制箱(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第二观察片(13)镶嵌在第二转动门(1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座(14)螺栓连接在控制箱(1)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电力设备组件(15)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座(14)的上端;其特征在于,该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箱中所述的可升降操作板结构(5)安装在分隔板(9)的上端;所述的可固定分线管结构(6)安装在分隔板(9)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防护固定通线管结构(7)安装在控制箱(1)的右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降温散热箱结构(8)安装在控制箱(1)的左侧内壁下部;所述的可升降操作板结构(5)包括升降板(51),电动升降组件(52),支撑杆(53),遮挡板(54),支撑座(55)和操作盘(56),所述的电动升降组件(52)分别螺栓连接在升降板(51)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杆(53)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升降板(51)的上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杆(53)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遮挡板(54)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支撑座(55)分别螺栓连接在升降板(51)的上端前面中间位置和上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座(55)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操作盘(56)的下端前面和下端后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固定分线管结构(6)包括固定管(61),分线杆(62),第一连接板(63),翼形螺栓(64)和分线环(65),所述的分线杆(62)分别连接在固定管(61)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连接板(63)分别螺栓连接在分线杆(62)的上下两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翼形螺栓(64)分别贯穿第一连接板(63)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分线环(65)分别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分线杆(62)的上端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自动化的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萌萌安俊峰苏鹏于蕊杨硕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技师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