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泵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290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泵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结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底壁对称焊接有四个第一固定块,四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的上表面均粘接有第三导热胶垫,解决了伺服电机驱动器的元件繁多,工作频率高耗能高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的情况,满足了电机驱动器的散热量需求,保证了驱动器的正常使用寿命,开设有进风口,可以配合风扇循环对内部元件进行散热工作,第三板体拆卸比较方便,为使用人员对内部的灰尘进行清理提供便利,清理灰尘后散热的效果会更好,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散热效果有较高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泵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水泵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驱动器是控制电机用的控制器,通常属于电机系统的一部分;交流电机在使用时通常需要给出低电压大电流来完成启动,开始转动之后,再恢复到正常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而电机电流的变化通常是利用电机驱动器来实现的。电机驱动器在工作过程中,其功率芯片与由于电阻损耗和开关损耗会持续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必须通过散热装置及时、有效的散出,否则将会导致电机驱动器性能下降甚至过热烧毁,故散热结构设计是影响电机驱动器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中国专利技术CN101500398A公开了一种电机驱动器散热结构,通过将所述的电机驱动器上、下壳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电机驱动器左端盖和电机驱动器右端盖相连。所述的电机驱动器上壳体的上表面为散热片形状。本专利技术的散热结构增加了功率芯片与电机驱动器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接触热阻,提高了散热效率。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散热效率高的优点。但现在的伺服电机驱动器的电子元件较多,当电机需要双向转动或调速时,电机驱动器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泵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底壁对称焊接有四个第一固定块(11),四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上表面通过第一螺栓(7)固定连接有电路板(6),所述电路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子元件(4)和第二电子元件(9),所述第一电子元件(4)和第二电子元件(9)的上表面均粘接有第三导热胶垫(29),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块(12),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12)的上表面通过第二螺栓(13)固定连接有铜导热板(14),所述铜导热板(14)的下表面粘接有第一导热胶垫(2),所述第一导热胶垫(2)的下表面与电路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泵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底壁对称焊接有四个第一固定块(11),四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上表面通过第一螺栓(7)固定连接有电路板(6),所述电路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子元件(4)和第二电子元件(9),所述第一电子元件(4)和第二电子元件(9)的上表面均粘接有第三导热胶垫(29),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块(12),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12)的上表面通过第二螺栓(13)固定连接有铜导热板(14),所述铜导热板(14)的下表面粘接有第一导热胶垫(2),所述第一导热胶垫(2)的下表面与电路板(6)的上表面粘接,所述第三导热胶垫(29)的上表面与铜导热板(14)的下表面粘接,所述铜导热板(14)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板体(15),两个所述第一板体(15)的上表面焊接有铜条(20),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第四螺栓(22)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19),所述第二壳体(19)的内侧壁安装有风扇(18),所述第二壳体(19)的上表面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铜导热板(14)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散热板(17),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底壁粘接有第二导热胶垫(5),所述第二导热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佳润喷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