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梯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21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梯轿架,属于电梯技术领域。该轿架包括上梁和轿底,所述轿底的底部设有下梁,所述轿底的底部在下梁的两侧设有辅梁,所述轿底的底部在下梁与辅梁之间均设有反绳轮组件,所述下梁通过两立柱与所述上梁连接,且上梁位于轿底的上方,所述上梁、下梁和辅梁的两端均设有导靴。上梁、下梁和辅梁的两端均安装有导靴,且上梁和下梁上装配的导靴为加长导靴,有助于提高电梯运行的稳定性,有助于延长各导靴的使用寿命,能够避免电梯抖动或者摆动,使电梯运行更可靠。两辅梁对称安装在下梁的左右侧,能够避免轿架偏载受力,使电梯能够正常、平稳地运行,同时有助于延长导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梯轿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电梯轿架,属于电梯

技术介绍
汽车电梯是一种解决汽车垂直运输问题的特殊电梯。作为重要的汽车垂直运输工具,和传统的汽车坡道相比,汽车电梯能节省80%的建筑面积和两倍以上的汽车周转效率。汽车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电梯,轿厢面积大,载重也大,轿厢的深度一般大于5米,电梯的偏载严重。为满足汽车电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轿厢架的结构设计至关重要。例如,公开号为CN206955415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紧凑型无机房电梯的轿架结构,包括上梁,上梁两端设有直梁,直梁下端设有下梁组件,下梁组件下方设有提拉机构,下梁组件上方设有托架,托架下方设有位于下梁组件侧面的轿底轮机构,托架和直梁之间设有拉杆组件;所述托架包括设置在下梁组件上方两端的固定梁,相邻的两根固定梁之间设有横梁,所述轿底轮机构的安装位置位于固定梁的中部,直梁的安装位置位于固定梁长度方向的1/5-2/5处。通过将直梁安装在固定梁长度方向的1/5-2/5处,将轿底轮机构安装在固定梁的中部位置,从而使得轿架整体的重心位于轿架的中间位置。但是,当载荷偏心分布在轿底上时,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抖动,甚至发生不可恢复式的倾斜;另外,会导致导靴快速磨损,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梯轿架。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汽车电梯轿架,包括上梁和轿底,所述轿底的底部设有下梁,所述轿底的底部在下梁的两侧设有辅梁,所述轿底的底部在下梁与辅梁之间均设有反绳轮组件,所述下梁通过两立柱与所述上梁连接,且上梁位于轿底的上方,所述上梁、下梁和辅梁的两端均设有导靴。所述下梁位于轿底长度方向的1/2位置处。所述下梁通过两并排设置的槽钢与轿底和立柱可拆卸连接。两所述辅梁对称设在轿底的底部。所述辅梁的端部通过斜拉杆与同侧的立柱连接。所述辅梁的端部通过两根斜拉杆与同侧的立柱连接。所述辅梁与轿底可拆卸连接。两所述反绳轮组件对称设在轿底的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上梁、下梁和辅梁的两端均安装有导靴,且上梁和下梁上装配的导靴为加长导靴,有助于提高电梯运行的稳定性,有助于延长各导靴的使用寿命,能够避免电梯抖动或者摆动,使电梯运行更可靠。2、两辅梁对称安装在下梁的左右侧,能够避免轿架偏载受力,使电梯能够正常、平稳地运行,同时有助于延长导靴的使用寿命。3、立柱通过8根斜拉杆与两辅梁连接,保证整个轿架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4、两反绳轮组件对称安装在轿底的底部,使轿底受力更为均匀、合理,有助于提高运载汽车时轿箱的平稳性。5、采用底部托载的结构,可以使轿架结构得到简化,特别是轿架上梁几乎不承载轿厢重量,上梁可以做到轻巧不笨重,安装更快速便捷,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梁,2-下梁,3-立柱,4-反绳轮组件,5-斜拉杆,6-辅梁,7-轿底,8-导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梯轿架,包括上梁1和轿底7,所述轿底7的底部安装有下梁2,所述轿底7的底部在下梁2的两侧安装有辅梁6,所述轿底7的底部在下梁2与辅梁6之间均安装有反绳轮组件4,所述下梁2通过两立柱3与所述上梁1连接,且上梁1位于轿底7的上方,所述上梁1、下梁2和辅梁6的两端均安装有导靴8。在使用时,上梁1、下梁2和辅梁6的两端均安装有导靴8,且上梁1和下梁2上装配的导靴8为加长导靴,有助于提高电梯运行的稳定性,有助于延长各导靴8的使用寿命,能够避免电梯抖动或者摆动,使电梯运行更可靠。所述下梁2位于轿底7长度方向的1/2位置处。所述下梁2通过两并排设置的槽钢与轿底7和立柱3可拆卸连接。方便制造、检修和装拆。两所述辅梁6对称安装在轿底7的底部。如图3所示,在使用时,两辅梁6对称安装在下梁2的左右侧,能够避免轿架偏载受力,使电梯能够正常、平稳地运行,同时有助于延长导靴8的使用寿命。所述辅梁6的端部通过斜拉杆5与同侧的立柱3连接。所述辅梁6的端部通过两根斜拉杆5与同侧的立柱3连接。立柱3通过8根斜拉杆5与两辅梁6连接,保证整个轿架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所述辅梁6与轿底7可拆卸连接。不同于将辅梁6和轿架装配成一个箱体的结构方案,能够使轿架结构得到简化,制造成本大为降低。两所述反绳轮组件4对称安装在轿底7的底部。使轿底7底部受力更为均匀、合理,有助于提高运载汽车时轿架的平稳性。反绳轮组件4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汽车电梯轿架,其有益效果为:1、上梁1、下梁2和辅梁6的两端均安装有导靴8,且上梁1和下梁2上装配的导靴8为加长导靴,有助于提高电梯运行的稳定性,有助于延长各导靴8的使用寿命,能够避免电梯抖动或者摆动,使电梯运行更可靠。2、两辅梁6对称安装在下梁2的左右侧,能够避免轿架偏载受力,使电梯能够正常、平稳地运行,同时有助于延长导靴8的使用寿命。3、立柱3通过8根斜拉杆5与两辅梁6连接,保证整个轿架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4、两反绳轮组件4对称安装在轿底7的底部,使轿底7受力更为均匀、合理,有助于提高运载汽车时轿箱的平稳性。5、采用底部托载的结构,可以使轿架结构得到简化,特别是轿架上梁1几乎不承载轿厢重量,上梁1可以做到轻巧不笨重,安装更快速便捷,成本更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电梯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1)和轿底(7),所述轿底(7)的底部设有下梁(2),所述轿底(7)的底部在下梁(2)的两侧设有辅梁(6),所述轿底(7)的底部在下梁(2)与辅梁(6)之间均设有反绳轮组件(4),所述下梁(2)通过两立柱(3)与所述上梁(1)连接,且上梁(1)位于轿底(7)的上方,所述上梁(1)、下梁(2)和辅梁(6)的两端均设有导靴(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梯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1)和轿底(7),所述轿底(7)的底部设有下梁(2),所述轿底(7)的底部在下梁(2)的两侧设有辅梁(6),所述轿底(7)的底部在下梁(2)与辅梁(6)之间均设有反绳轮组件(4),所述下梁(2)通过两立柱(3)与所述上梁(1)连接,且上梁(1)位于轿底(7)的上方,所述上梁(1)、下梁(2)和辅梁(6)的两端均设有导靴(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梯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2)位于轿底(7)长度方向的1/2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梯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2)通过两并排设置的槽钢与轿底(7)和立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燕华熊奎王誉费麒王章琴罗贤林王均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