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电梯用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59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装式电梯用立柱,其包括立柱组件,立柱组件至少有两个柱体连接而成,柱体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对接组件,对接组件包括柱体长度方向上的上对接块与下对接块,柱体包括主板和垂直于主板的侧板,侧板上远离主板的一侧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多个的加强块,通过多个柱体的对接组件部分的组装连接,加快整个立柱的焊接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既提高安装立柱效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电梯用立柱
本技术涉及电梯桥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组装式电梯用立柱。
技术介绍
桥架,由支架、托臂、桥架立柱和安装附件等组成,可以独立架设,也可以架设在各种建筑物和管廊支架上,具有结构简单、造型美观、配置灵活和维修方便等特点。现有公告号为CN204324654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无机房全景观光电梯布局,包括轿厢、对重系统、曳引系统和导向系统,轿厢呈方形,轿厢的外侧的两个对立的角落上设有立柱组件,立柱组件倾斜设置并用于设置轿顶反绳轮,将轿厢外置部件设置于桥架立柱组件的位置处,且钢丝绳穿设于桥架立柱组件,从而达到隐藏遮挡物,提高使用者观景体验的目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缺陷是:立柱组件在进行安装时,需要施工人员通过钣金件焊接在轿厢外部的侧壁上,采用钣金件逐次叠加焊接的形式,不仅考验施工人员的焊接技术,而且施工效率慢,进而导致整个施工作业的进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机房全景观光电梯布局,其优点在于利通多个对接组件快速组装连接加快立柱的焊接效率,进而提高的施工速度。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组装式电梯用立柱,包括立柱组件,所述立柱组件至少包括两个柱体连接而成,所述柱体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包括柱体长度一侧的上对接块和相邻柱体上与上对接块可拆卸连接的下对接块,所述柱体包括主板和垂直于主板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上远离主板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装有滑动连接的加强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主板与侧板采用一体成型的设计,将柱体用于电梯上的用于安装固定轿顶反绳轮、钢丝绳和电缆等线体,采用的柱体与柱体的组装方式逐渐形成立柱,在两个相邻的柱体上设有对接组件,通过柱体的上对接块与相邻柱体的下对接块相互卡接连接,进而组装连接的方式加快整个立柱组件的焊接速度,进而提高了整个工程队的工作速度,在侧板上远离主板的一侧设有滑槽,在滑槽内装有多个的加强块,利用加强块来增加整个柱体的牢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接组件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贯穿上对接块与下对接块,所述连接孔内设有连接上对接块与下对接块的连接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孔贯穿相邻两个柱体,通过在连接孔内增加连接柱并通过焊接连接,进而使得两个相邻的柱体得到固定连接,加快了施工人员焊接的速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对接块上与下对接块抵接一侧设有上卡勾,所述下对接块上设有与上卡勾对应卡接的下卡勾,所述对接组件还包括卡接在上对接块与下对接块间的卡柱,所述连接柱贯穿卡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对接块与下对接块的连接处设有上卡勾与下卡勾,使得两个相邻的柱体在没有连接柱的情况下也能够固定连接在一起,将上卡勾与下卡勾卡接后,再利用卡柱将整个连接处进一步固定,使得两个相邻的柱体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初步的固定,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柱体横截面呈T型,所述主板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向柱体内贯穿至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体的横截面呈T型,采用T型的机构柱体能够增加整个柱体的坚强度,主板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安装孔,且安装孔贯穿柱体,在安装孔内状装入对应的焊接件,增加整个立柱的工作速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强块设有多个,所述相邻两个加强块的连接处设有抵接凹孔,所述滑槽横截面呈半圆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块设有多个用来保证柱体的稳定性,相邻两个加强块的抵接处设有抵接凹孔,其作用是为了给安装孔预留,在安装孔装有焊接件能够穿透抵接凹孔,增加对柱体的焊接牢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柱体上还设有辅助固定块,所述辅助固定块与侧板相平行且紧密贴合设置,所述辅助固定块均匀分布在柱体宽度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体上设有辅助固定块,辅助固定块用进一步增加整个主柱体的焊接效果,且辅助固定块设置在柱块中心处两侧,增加单个柱体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安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辅助固定块上还设有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固定块上还设有加强筋,其作用是增加辅助固定块的在进行焊接后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板上宽度方向两侧设有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板上宽度方向上设有的倒角,利用倒角增加整立柱表面适应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将多个柱体通过对接组件的快速对接安装,进而提高整个立柱的焊接速度;2.将柱体的连接部件采用卡勾形式进行卡接连接,使得相邻两个柱体的连接更加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示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示出的连接组件断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图3中另一视角爆炸示意图;图5是图1中局部示意图的;图6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立柱组件;2、柱体;3、对接组件;4、上对接块;5、下对接块;6、侧板;7、主板;8、滑槽;9、加强块;10、连接孔;13、连接柱;14、上卡勾;15、下卡勾;16、卡柱;17、安装孔;19、抵接凹孔;20、辅助固定块;21、加强筋;22、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考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组装式电梯用立柱,包括立柱组件1,立柱组件1由多个柱体2组装而成,柱体2包括主板7和垂直主板7设置的侧板6,且侧板6与主板7一体成型,采用一体成型设置的柱体2牢固程度会更高。参考图2和图3,侧板6上远离主板7一侧设有滑槽8,且在滑槽8内装有多个加强块9,利用利用多个加强块9在滑槽8内滑动设置,增加整个柱体2长度方向上的韧程度。柱体2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对接组件3,对接组件3包括柱体2上一侧的上对接块4和相邻柱体2上与上对接块4对应卡接的下对接块5,采用对接组件3的形式将相邻两个柱体2组装连接,在两个柱体2进行焊接前先进行组装连接,提高焊接是两个柱体2的焊接效果。同时采用先组装后焊接的方式,能够方便焊接人员的操作,进而提高对立柱组件1的工作效率。参考图3和图4,对接组件3上设有贯穿上对接块4和下对接块5的连接孔10,连接孔10内设有采用连接的连接柱13,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使得两个相邻柱体2连接在一块。上对接块4上靠近下对接块5的一侧设有上卡勾14,下对接块5上设有与上卡勾14对应卡接的下卡勾15,上卡勾14与下卡勾15的相对设置,上对接块4与下对接块5在竖直状态下通过相对设置的卡勾进行连接。上卡勾14与下卡勾15的连接处设有卡柱16,利用卡柱16将两个的柱体2固定连接。参考图3和图4,滑槽8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半圆形的滑槽8能够方便加强块9的滑动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电梯用立柱,包括立柱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组件(1)至少包括两个柱体(2)连接而成,所述柱体(2)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对接组件(3),所述对接组件(3)包括柱体(2)长度一侧的上对接块(4)和相邻柱体(2)上与上对接块(4)可拆卸连接的下对接块(5),所述柱体(2)包括主板(7)和垂直于主板(7)设置的侧板(6),所述侧板(6)上远离主板(7)一侧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内装有滑动连接的加强块(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电梯用立柱,包括立柱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组件(1)至少包括两个柱体(2)连接而成,所述柱体(2)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对接组件(3),所述对接组件(3)包括柱体(2)长度一侧的上对接块(4)和相邻柱体(2)上与上对接块(4)可拆卸连接的下对接块(5),所述柱体(2)包括主板(7)和垂直于主板(7)设置的侧板(6),所述侧板(6)上远离主板(7)一侧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内装有滑动连接的加强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电梯用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组件(3)上设有连接孔(10),所述连接孔(10)贯穿上对接块(4)与下对接块(5),所述连接孔(10)内设有连接上对接块(4)与下对接块(5)的连接柱(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式电梯用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对接块(4)上与下对接块(5)抵接一侧设有上卡勾(14),所述下对接块(5)上设有与上卡勾(14)对应卡接的下卡勾(15),所述对接组件(3)还包括卡接在上对接块(4)与下对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家庆朱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菱光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