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梯一体轿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259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电梯一体轿壁,包括矩形框和两个侧板,矩形框为两侧开口的中空结构,两个侧板设置于矩形框的两侧,矩形框的内腔设置有抗压架,且抗压架为两个且对称固定连接于矩形框的两侧内壁,两个抗压架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抗压架由四个立柱和两个横柱呈网格状交叉排列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矩形框内部设置的呈网格状的抗压架能够提高矩形框的抗压强度,避免矩形框在受到撞击时轻易发生弯曲变形,再配合减震弹簧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起到一个减震缓冲的作用,从而增强轿壁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轿厢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电梯一体轿壁
本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电梯一体轿壁。
技术介绍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现今轿厢大多都是直接使用竖直板状体作为轿壁使用,而其中使用最多是不锈钢板,材质较轻,防腐性能好,但这种不锈钢的板状体作为轿壁使用强度较低,在电梯出现事故坠落或者受到碰撞时,轿壁容易由于撞击力而发生变形弯曲,降低轿厢内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家用电梯一体轿壁,利用矩形框内部设置的呈网格状的抗压架能够提高矩形框的抗压强度,避免矩形框在受到撞击时轻易发生弯曲变形,再配合减震弹簧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起到一个减震缓冲的作用,从而增强轿壁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轿厢的安全性。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家用电梯一体轿壁,包括矩形框和两个侧板,所述矩形框为两侧开口的中空结构,两个所述侧板设置于矩形框的两侧,所述矩形框的内腔设置有抗压架,且所述抗压架为两个且对称固定连接于矩形框的两侧内壁,两个所述抗压架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所述抗压架由四个立柱和两个横柱呈网格状交叉排列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加矩形框的强度,提高抗压能力和减震效果。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立柱均由三个短柱和两个连杆组成,相邻两个短柱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柱的顶端间隔开设有四个条形通孔,且所述连杆与条形通孔活动穿插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立柱和横柱拼装成网格状,同时连杆和条形通孔的设置能够提高立柱和横柱的拼装。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横柱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侧板的两侧与螺纹孔对应位置处通过开设的圆孔活动穿插连接有螺栓,且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圆孔与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侧板与横柱之间的固定,从而便于侧板与矩形框之间保持相对固定,提高安装的便捷性。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框的两侧壁均间隔开设有多个定位孔,两个所述侧板另一侧的两边侧且与定位孔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定位孔活动穿插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侧板与矩形框的拼装定位,提高侧板与矩形框之间拼装的效率。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减震弹簧的内腔设有伸缩杆,且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柱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减震弹簧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防止减震弹簧在压缩时出现缓冲,影响减震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的一端开设有六边形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螺栓需要使用特定工具才能转动,防止他人恶意拧松螺栓,提高螺栓固定的安全性。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利用矩形框内部设置的呈网格状的抗压架能够提高矩形框的抗压强度,避免矩形框在受到撞击时轻易发生弯曲变形,再配合减震弹簧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起到一个减震缓冲的作用,从而增强轿壁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轿厢的安全性。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矩形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横柱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矩形框;2、侧板;3、抗压架;4、立柱;5、横柱;6、连杆;7、减震弹簧;8、伸缩杆;9、螺纹孔;10、通孔;11、螺栓;12、定位孔;13、定位块;14、条形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结合图1-6所述,本技术包括矩形框1和两个侧板2,矩形框1为两侧开口的中空结构,两个侧板2设置于矩形框1的两侧,矩形框1的内腔设置有抗压架3,且抗压架3为两个且对称固定连接于矩形框1的两侧内壁,抗压架3由四个立柱4和两个横柱5呈网格状交叉排列组成,利用立柱4和横柱5组成网格状的抗压架3能够提高矩形框1的内部强度,从而防止矩形框1在受到竖直撞击时出现弯曲形变,每个立柱4均由三个短柱和两个连杆6组成,相邻两个短柱之间通过连杆6固定连接,横柱5的顶端间隔开设有四个条形通孔14,且连杆6与条形通孔14活动穿插连接,利用连杆6和条形通孔14的设置能够便于立柱4和横柱5之间的拼装,两个横柱5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9,两个侧板2的两侧与螺纹孔9对应位置处通过开设的圆孔10活动穿插连接有螺栓11,且螺栓11的一端穿过圆孔10与螺纹孔9的内壁螺纹连接,利用螺栓11与螺纹孔9螺纹连接来对侧板2与横柱5之间进行固定,从而将侧板2固定在矩形框1的两侧位置,螺栓11的一端开设有六边形卡槽,使螺栓11的转动需要使用特定工具,防止他人转动,两个抗压架3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7,利用减震弹簧7的弹性形变特性对矩形框1的内腔起到一个缓冲减震作用;矩形框1的两侧壁均间隔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2,两个侧板2另一侧的两边侧且与定位孔12对应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块13,定位块13与定位孔12活动穿插连接,定位孔12和定位块13的设置能够实现侧板2与矩形框1之间的快速准确对接,提高侧板2的安装效率。多个减震弹簧7的内腔设有伸缩杆8,且伸缩杆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柱5的一侧固定连接,对减震弹簧7的侧向起到一个限位作用,防止减震弹簧7弯曲。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电梯的轿厢受到竖直撞击时,撞击力经过矩形框1传递到立柱4内的短柱,再从短柱均匀的传递到横柱5上,利用立柱4与横柱5的网格状,实现对撞击力的逐级分散,降低撞击力对矩形框1产生的损坏,在轿厢的轿壁受到横向撞击时,利用减震弹簧7的弹性形变及形变后产生的弹性回复力来对横向撞击力起到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电梯一体轿壁,包括矩形框(1)和两个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1)为两侧开口的中空结构,两个所述侧板(2)设置于矩形框(1)的两侧,所述矩形框(1)的内腔设置有抗压架(3),且所述抗压架(3)为两个且对称固定连接于矩形框(1)的两侧内壁,两个所述抗压架(3)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7),所述抗压架(3)由四个立柱(4)和两个横柱(5)呈网格状交叉排列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电梯一体轿壁,包括矩形框(1)和两个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1)为两侧开口的中空结构,两个所述侧板(2)设置于矩形框(1)的两侧,所述矩形框(1)的内腔设置有抗压架(3),且所述抗压架(3)为两个且对称固定连接于矩形框(1)的两侧内壁,两个所述抗压架(3)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7),所述抗压架(3)由四个立柱(4)和两个横柱(5)呈网格状交叉排列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一体轿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柱(4)均由三个短柱和两个连杆(6)组成,相邻两个短柱之间通过连杆(6)固定连接,所述横柱(5)的顶端间隔开设有四个条形通孔(14),且所述连杆(6)与条形通孔(14)活动穿插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电梯一体轿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柱(5)的两端均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章赵敦益
申请(专利权)人:德尔格电梯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