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组件、空气净化器及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0183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道组件、空气净化器及电梯,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主体及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包括安装件及风道件。风道件形成有第一风口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件形成有第二开口的一侧。将安装件安装在净化主体的通风口处,以使通过第一开口能够与通风口相连通,进而实现送风通道通过连通腔与净化主体相连通。通过设置安装件方便风道件在净化主体上的安装。空气净化器设置于电梯的轿厢上,根据轿厢上透风口的位置,转动风道件以使风道件的第二风口能够与透风口相对应连通,避免连接第二风口与透风口的风管会扭曲,阻碍空气流动。通过上述空气净化器,能够有效提高空气净化器的安装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组件、空气净化器及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化器
,特别是涉及风道组件、空气净化器及电梯。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健康问题更加是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比如在电梯的轿厢内,通过安装空气净化器以提高轿厢内的空气质量。然而,传统的电梯的轿厢的尺寸有限,而空气净化器的体积较大,进而导致空气净化器的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安装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安装便利程度的风道组件、空气净化器及电梯。一种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形成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贯穿所述安装件的两表面并分别形成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安装件形成有第一开口的一侧用于安装在净化主体的通风口处,以使所述连通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能够与所述通风口相连通;及风道件,所述风道件形成有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贯穿所述风道件的两端并分别形成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所述风道件形成有第一风口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形成有第二开口的一侧,以使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所述第二风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朝向呈非平角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件包括风道部及转动部,所述风道部形成有所述送风通道,所述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分别形成于所述风道部的相对两端上,所述转动部设置于所述风道部形成有第一风口的一端上,所述转动部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安装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转动孔相连通,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安装件可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孔为环形孔,所述转动孔的轴线为所述风道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的转动轴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均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配合部内圈围成的区域内,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转动孔,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于所述风道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上,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配合部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背向于所述安装件的一侧,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安装件的一侧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转动孔相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围绕所述风道件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且每一所述安装孔均能够与所述转动孔相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上设置有多个支撑部,多个所述支撑部围绕所述风道件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每一所述支撑部上对应开设有一所述安装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形成有第二开口的一侧上还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为环形槽,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导向槽内圈围成的区域内,所述转动部能够穿设于所述导向槽内,并能够在所述导向槽内转动,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件包括第一组成部及第二组成部,所述第一组成部上形成第一组成槽,所述第二组成部上形成有第二组成槽,所述第一组成部与所述第二组成部对接,以使所述第一组成槽与所述第二组成槽相连通并形成所述送风通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成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组成部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能够卡设于所述一卡接部上。一种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主体,所述净化主体上形成有通风口;及如上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安装件形成有第一开口的一侧安装在所述净化主体的通风口处,所述连通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通风口相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主体上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所述通风口,至少一所述通风口为进风口,至少另一所述通风口为排风口,所述风道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风道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与所述排风口处。一种电梯,所述电梯包括:轿厢,所述轿厢上形成有透风口;及如上所述的空气净化器,设置于所述轿厢上,所述第二风口能够与所述透风口相连通。上述风道组件、空气净化器及电梯在使用时,将风道组件的风道件形成有第一风口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件形成有第二开口的一侧,以使送风通道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将安装件形成有第一开口的一侧安装在净化主体的通风口处,以使连通腔通过第一开口能够与通风口相连通,进而实现送风通道与净化主体的通风口的连通。通过设置安装件能够方便风道件在净化主体上的安装,进而实现风道件相对于净化主体的转动,避免由于设置风道件而需要改变净化主体的结构。进一步将空气净化器设置于电梯的轿厢上,根据轿厢上透风口的位置,转动风道件,以使风道件的第二风口能够与透风口相对应连通。由于轿厢上还需要安装实现轿厢运行的其他部件,导致轿厢上能够安装空气净化器的空间非常有限。进一步由于风道件的第二风口的开口朝向与安装件的第一开口的开口朝向呈非平角设置,进而通过转动风道件能够将第二风口的开口朝向调整到合适位置,以便于第二风口能够与透风口相对应连通,降低第二风口连接在透风口处的难度,避免第二风口与透风口连通的过程中,连接第二风口与透风口的风管会扭曲,导致阻碍空气流动,进而导致空气净化器的使用效率。通过上述空气净化器,能够有效提高空气净化器的安装的便利性,避免由于需要调节第二风口的朝向而调节净化主体的位置。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风道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2所示的风道组件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空气净化器,100、净化主体,110、通风口,200、风道组件,210、安装件,211、连通腔,212、第一开口,213、第二开口,214、安装孔,215、支撑部,216、导向槽,220、风道件,221、送风通道,222、第一风口,223、第二风口,224、风道部,225、转动部,2251、转动孔,2252、第一配合部,2253、第二配合部,2254、连接部,2256、连接槽,226、第一组成部,2262、第一组成槽,2264、第一卡接部,227、第二组成部,2272、第二组成槽,2274、第二卡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n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形成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贯穿所述安装件的两表面并分别形成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安装件形成有第一开口的一侧用于安装在净化主体的通风口处,以使所述连通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能够与所述通风口相连通;及/n风道件,所述风道件形成有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贯穿所述风道件的两端并分别形成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所述风道件形成有第一风口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形成有第二开口的一侧,以使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所述第二风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朝向呈非平角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
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形成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贯穿所述安装件的两表面并分别形成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安装件形成有第一开口的一侧用于安装在净化主体的通风口处,以使所述连通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能够与所述通风口相连通;及
风道件,所述风道件形成有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贯穿所述风道件的两端并分别形成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所述风道件形成有第一风口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形成有第二开口的一侧,以使所述送风通道与所述连通腔相连通,所述第二风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朝向呈非平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件包括风道部及转动部,所述风道部形成有所述送风通道,所述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分别形成于所述风道部的相对两端上,所述转动部设置于所述风道部形成有第一风口的一端上,所述转动部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安装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转动孔相连通,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安装件可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孔为环形孔,所述转动孔的轴线为所述风道件相对于所述安装件的转动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均为环形结构,且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配合部内圈围成的区域内,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转动孔,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于所述风道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上,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配合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背向于所述安装件的一侧,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安装件的一侧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转动孔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冲李曙光张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