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自锁功能的纱管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18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自锁功能的纱管夹持机构,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它包括夹持组件、气压驱动组件,夹持组件的第一夹持爪和第二夹持爪的中端通过夹持爪销轴铰接在夹持支座上,夹持气缸的防自锁块固定在夹持缸体内,防自锁块的截面为工字型,防自锁块上设置有防自锁气孔,第一夹持阀口安装在夹持缸体上,并且第一夹持阀口和防自锁气孔贯通,第一夹持销轴插入第一夹持U型槽,第二夹持销轴插入第二夹持U型槽,气压驱动组件包括气源、空气滤芯、压力调节器、给油器、三位四通换向阀、同步分流阀、消音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双活塞气缸内的两个活塞形成自锁,有利于实现对纱管的连续夹持和松开,结构合理巧妙,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自锁功能的纱管夹持机构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自锁功能的纱管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纺织机械是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把棉、麻、丝、毛等不同的纤维加工成纺织品所需要的工序不尽相同,有的完全不同,所以需要的机器也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纺织机械通常按生产过程分类,计有:纺纱设备、织造设备、印染设备、整理设备、化学纤维抽丝设备、缫丝设备和无纺织布设备。纺纱设备是纺织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纺纱过程一般包括原料准备、开松、梳理、除杂、混和、牵伸、并合、加捻以及卷绕等作用,有些作用是经过多次的反复来实现的。在纺纱设备中,收纱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常用的工序,收纱就是将纱线均匀卷绕在纱管上。纱管在纺织机械中是用到最多的配件,纱管在在收纱、退纱完成后都需要进行取料,以便实现更换。目前,市场上纱管的取料一般都是人工完成的,但是人工完成效率较低。目前市场上也有很多类型的纱管取料设备,但是都是依靠夹持机构作为基础,但是目前的夹持机构一般都是通过两个夹爪实现的,夹爪通过双活塞气缸来实现夹持和张开,但是这样的结构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双活塞气缸内的两个活塞容易造成贴合,形成自锁,自锁形成后,夹持机构就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自锁功能的纱管夹持机构,能有效防止双活塞气缸内的两个活塞形成自锁,有利于实现对纱管的连续夹持和松开,结构合理巧妙,稳定性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自锁功能的纱管夹持机构,它包括夹持组件、气压驱动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支座、第一夹持爪、第二夹持爪、夹持爪销轴、第一夹持垫、第二夹持垫、夹持气缸、夹持气缸支座,所述第一夹持爪和第二夹持爪的中端通过夹持爪销轴铰接在夹持支座上,所述第一夹持垫安装在第一夹持爪一端的内侧,所述第二夹持垫安装在第二夹持爪一端的内侧,所述第一夹持爪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U型槽,所述第二夹持爪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夹持U型槽,所述夹持气缸支座固定在夹持支座上,所述夹持气缸包括夹持缸体、第一夹持缸盖、第二夹持缸盖、第一夹持活塞、第二夹持活塞、第一夹持活塞杆、第二夹持活塞杆、防自锁块、第一夹持阀口、第二夹持阀口,所述夹持缸体固定在夹持气缸支座上,所述防自锁块固定在夹持缸体内,所述防自锁块的截面为工字型,所述防自锁块上设置有防自锁气孔,所述第一夹持阀口安装在夹持缸体上,并且第一夹持阀口和防自锁气孔贯通,所述第一夹持缸盖和第二夹持缸盖分别安装在夹持缸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活塞和第二夹持活塞都可滑动设置在夹持缸体内,并且第一夹持活塞和第二夹持活塞位于防自锁块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活塞杆的一端同轴心固结在第一夹持活塞上,所述第一夹持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夹持缸盖,所述第一夹持活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销轴,所述第一夹持销轴插入第一夹持U型槽,所述第二夹持活塞杆的一端同轴心固结在第二夹持活塞上,所述第二夹持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夹持缸盖,所述第二夹持活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夹持销轴,所述第二夹持销轴插入第二夹持U型槽,所述第二夹持阀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第一夹持缸盖和第二夹持缸盖上,所述气压驱动组件包括气源、空气滤芯、压力调节器、给油器、三位四通换向阀、同步分流阀、消音器,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上设置有阀口A、阀口B、阀口C、阀口D,所述同步分流阀上设置有阀口E、阀口F、阀口G,所述气源和空气滤芯的一端连接,所述空气滤芯的另一端和压力调节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压力调节器的另一端和给油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给油器的另一端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阀口A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阀口B和夹持气缸的第一夹持阀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阀口C和同步分流阀的阀口E连接,所述同步分流阀的阀口F、阀口G分别和夹持气缸的两个第二夹持阀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阀口D和消音器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中位机能为O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垫和第二夹持垫均为带防滑纹路的橡胶夹持垫。进一步地,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三位四通换向阀切换至右位,阀口A和阀口C连通,阀口B和阀口D连通,气源中的高压气体依次经过空气滤芯、压力调节器、给油器,并经过三位四通换向阀的阀口A、阀口C,并从阀口E进入同步分流阀实现分流,并从同步分流阀的阀口F、阀口G分别通过两个第二夹持阀口进入夹持缸体内,高压气体同步推动第一夹持活塞和第二夹持活塞向内滑动,第一夹持活塞和第二夹持活塞分别带动第一夹持活塞杆和第二夹持活塞杆缩回,安装在第一夹持活塞杆上的第一夹持销轴和安装在第二夹持活塞杆上的第二夹持销轴带动第一夹持爪和第二夹持爪绕着夹持爪销轴向内摆动,实现对纱管的夹紧。第一夹持垫和第二夹持垫均为带防滑纹路的橡胶夹持垫,对纱管的夹持效果好,有效避免纱管掉落。由于防自锁块的设置有效避免了第一夹持活塞和第二夹持活塞贴合,避免形成自锁。接着,三位四通换向阀切换至中位,能保持纱管夹紧的持续性。当纱管需要松开时,三位四通换向阀切换至左位,阀口A和阀口B连通,阀口C和阀口D连通,气源中的高压气体依次经过空气滤芯、压力调节器、给油器,并经过三位四通换向阀的阀口A、阀口B,从第一夹持阀口进入夹持缸体内,高压气体经过防自锁块上的防自锁气孔同步推动第一夹持活塞和第二夹持活塞向外滑动,第一夹持活塞和第二夹持活塞分别带动第一夹持活塞杆和第二夹持活塞杆伸出,安装在第一夹持活塞杆上的第一夹持销轴和安装在第二夹持活塞杆上的第二夹持销轴带动第一夹持爪和第二夹持爪绕着夹持爪销轴向外摆动,实现对纱管的松开。三位四通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结构紧凑,换向灵敏,可靠性好。本技术能有效防止双活塞气缸内的两个活塞形成自锁,有利于实现对纱管的连续夹持和松开,结构合理巧妙,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夹持组件,2.气压驱动组件,3.夹持支座,4.第一夹持爪,5.第二夹持爪,6.夹持爪销轴,7.第一夹持垫,8.第二夹持垫,9.夹持气缸,10.夹持气缸支座,11.第一夹持U型槽,12.第二夹持U型槽,13.夹持缸体,14.第一夹持缸盖,15.第二夹持缸盖,16.第一夹持活塞,17.第二夹持活塞,18.第一夹持活塞杆,19.第二夹持活塞杆,20.防自锁块,21.第一夹持阀口,22.第二夹持阀口,23.防自锁气孔,24.第一夹持销轴,25.第二夹持销轴,26.气源,27.空气滤芯,28.压力调节器,29.给油器,30.三位四通换向阀,31.同步分流阀,32.消音器,33.阀口A,34.阀口B,35.阀口C,36.阀口D,37.阀口E,38.阀口F,39.阀口G。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防自锁功能的纱管夹持机构,它包括夹持组件1、气压驱动组件2,所述夹持组件1包括夹持支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自锁功能的纱管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夹持组件、气压驱动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支座、第一夹持爪、第二夹持爪、夹持爪销轴、第一夹持垫、第二夹持垫、夹持气缸、夹持气缸支座,所述第一夹持爪和第二夹持爪的中端通过夹持爪销轴铰接在夹持支座上,所述第一夹持垫安装在第一夹持爪一端的内侧,所述第二夹持垫安装在第二夹持爪一端的内侧,所述第一夹持爪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U型槽,所述第二夹持爪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夹持U型槽,所述夹持气缸支座固定在夹持支座上,所述夹持气缸包括夹持缸体、第一夹持缸盖、第二夹持缸盖、第一夹持活塞、第二夹持活塞、第一夹持活塞杆、第二夹持活塞杆、防自锁块、第一夹持阀口、第二夹持阀口,所述夹持缸体固定在夹持气缸支座上,所述防自锁块固定在夹持缸体内,所述防自锁块的截面为工字型,所述防自锁块上设置有防自锁气孔,所述第一夹持阀口安装在夹持缸体上,并且第一夹持阀口和防自锁气孔贯通,所述第一夹持缸盖和第二夹持缸盖分别安装在夹持缸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活塞和第二夹持活塞都可滑动设置在夹持缸体内,并且第一夹持活塞和第二夹持活塞位于防自锁块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活塞杆的一端同轴心固结在第一夹持活塞上,所述第一夹持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夹持缸盖,所述第一夹持活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销轴,所述第一夹持销轴插入第一夹持U型槽,所述第二夹持活塞杆的一端同轴心固结在第二夹持活塞上,所述第二夹持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夹持缸盖,所述第二夹持活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夹持销轴,所述第二夹持销轴插入第二夹持U型槽,所述第二夹持阀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第一夹持缸盖和第二夹持缸盖上,所述气压驱动组件包括气源、空气滤芯、压力调节器、给油器、三位四通换向阀、同步分流阀、消音器,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上设置有阀口A、阀口B、阀口C、阀口D,所述同步分流阀上设置有阀口E、阀口F、阀口G,所述气源和空气滤芯的一端连接,所述空气滤芯的另一端和压力调节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压力调节器的另一端和给油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给油器的另一端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阀口A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阀口B和夹持气缸的第一夹持阀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阀口C和同步分流阀的阀口E连接,所述同步分流阀的阀口F、阀口G分别和夹持气缸的两个第二夹持阀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阀口D和消音器连接,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中位机能为O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自锁功能的纱管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夹持组件、气压驱动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支座、第一夹持爪、第二夹持爪、夹持爪销轴、第一夹持垫、第二夹持垫、夹持气缸、夹持气缸支座,所述第一夹持爪和第二夹持爪的中端通过夹持爪销轴铰接在夹持支座上,所述第一夹持垫安装在第一夹持爪一端的内侧,所述第二夹持垫安装在第二夹持爪一端的内侧,所述第一夹持爪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U型槽,所述第二夹持爪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夹持U型槽,所述夹持气缸支座固定在夹持支座上,所述夹持气缸包括夹持缸体、第一夹持缸盖、第二夹持缸盖、第一夹持活塞、第二夹持活塞、第一夹持活塞杆、第二夹持活塞杆、防自锁块、第一夹持阀口、第二夹持阀口,所述夹持缸体固定在夹持气缸支座上,所述防自锁块固定在夹持缸体内,所述防自锁块的截面为工字型,所述防自锁块上设置有防自锁气孔,所述第一夹持阀口安装在夹持缸体上,并且第一夹持阀口和防自锁气孔贯通,所述第一夹持缸盖和第二夹持缸盖分别安装在夹持缸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活塞和第二夹持活塞都可滑动设置在夹持缸体内,并且第一夹持活塞和第二夹持活塞位于防自锁块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活塞杆的一端同轴心固结在第一夹持活塞上,所述第一夹持活塞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夹持缸盖,所述第一夹持活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持销轴,所述第一夹持销轴插入第一夹持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月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银汇高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