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平面显示技术已取代了CRT(CathodeRayTube)显示技术成为主流显示技术。其中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等平面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其中的低温多晶硅(LTPS,LowTemperaturePoly-silicon)显示技术,由于其较的高载流子迁移率可以使晶体管获得更高的开关电流比,在满足要求的充电电流条件下,每个像素晶体管可以更加小尺寸化,增加每个像素透光区,提高面板开口率,改善面板亮点和高分辨率,降低面板功耗,从而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目前,显示装置中应用的薄膜晶体管多采用低温多晶硅作为有源层。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阵列基板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阵列基板包含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基板,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周侧分布,所述第二区域具有多路分用电路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n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含有源层,所述有源层包含沟道区和轻掺杂漏区;/n所述薄膜晶体管包含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呈阵列分布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包含沟道区和第一轻掺杂漏区;/n所述薄膜晶体管包含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分布于所述多路分用电路区,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包含沟道区和第二轻掺杂漏区;/n所述第一轻掺杂漏区具有第一长度;/n所述第二轻掺杂漏区具有第二长度;/n所述第一长度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的周侧分布,所述第二区域具有多路分用电路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含有源层,所述有源层包含沟道区和轻掺杂漏区;
所述薄膜晶体管包含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呈阵列分布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包含沟道区和第一轻掺杂漏区;
所述薄膜晶体管包含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分布于所述多路分用电路区,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包含沟道区和第二轻掺杂漏区;
所述第一轻掺杂漏区具有第一长度;
所述第二轻掺杂漏区具有第二长度;
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长度;其中,
所述第一长度和所述第二长度均为沿第一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沟道区朝向所述轻掺杂漏区方向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长度的范围为0.4~0.9μm,所述第二长度的范围为0.7~1.2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长度范围为0.7~1.2μm,所述第二长度的范围为0.9~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包含移位寄存器区;
所述薄膜晶体管包含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分布于所述移位寄存器区,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包含沟道区和第三轻掺杂漏区;
第三轻掺杂漏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三长度;
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包含常高电平薄膜晶体管,所述常高电平薄膜晶体管的工作电位包含高电平电位,所述高电平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包含沟道区和第四轻掺杂漏区;所述第四轻掺杂漏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四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第四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丽华,许喜爱,李燕梅,周璐,杨克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