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治医学院专利>正文

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的研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595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食管鳞癌研究的技术领域,提供了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收集不同地区的患者、健康和健康的移民人群作为研究组,然后采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膳食调查,评估维生素D摄入水平,接着进行统计学处理,最后比较各组维生素D水平,进行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的研究判断,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可以为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的研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管鳞癌研究的
,尤其涉及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的研究方法。
技术介绍
维生素D缺乏和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包括肿瘤、自身免疫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多项研究还表明维生素D对肿瘤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2J。河南林州(原林县)是世界食管癌高发区之一"J,其北部地区部分居民113年前移居到山西长治地区,目前形成了较为集中的自然移民村,他们中98%以上的居民是林州人后裔,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已与林州地区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与山西长治当地情况相似。本研究利用ELISA法检测河南林州食管鳞癌患者、河南林州健康人群、山西长治健康人群、山西长治食管鳞癌患者、长治林州移民健康人群这5组人群血浆中维生素D的水平,旨在探讨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的研究方法,旨在解决为食管鳞癌的发生因素的研究提供跟多的理论依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a地的预设数量的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组A1;收集a地的预设数量的无食管、贲门及胃黏膜癌变者作为研究组A2;收集b地的预设数量的无食管、贲门及胃黏膜癌变者作为研究组B1;收集b地的预设数量的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组B2;收集b地的预设数量的无食管、贲门及胃黏膜癌变者的a地移民后裔作为研究组C;S2、采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膳食调查,评估维生素D摄入水平;S3、采用ELISA法检测5组研究组人群的血浆维生素D的水平;S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l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5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feroni法进行;其中,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5、比较各组维生素D水平,进行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的研究判断。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维生素D的摄入量来源于膳食和营养补充剂。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采用ELISA法检测5组研究组人群的血浆维生素D的水平,具体为:样本处理:以柠檬酸钠或乙二胺四乙酸作为抗凝剂,混合10min,2000r/min离心15min,收集上清,在-20℃的温度条件下冻存待测;操作步骤:按照人维生素D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计算维生素D水平:依据标准品的浓度及对应的吸光度值计算样品浓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收集不同地区的患者、健康和健康的移民人群作为研究组,然后采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膳食调查,评估维生素D摄入水平,接着进行统计学处理,最后比较各组维生素D水平,进行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的研究判断,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可以为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研究对象分为5组:A1组:河南林州食管鳞癌患者:收集2012年6月-2014年5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中心医院进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癌患者104例,男34例,女70例,年龄5l一70岁;A2组:河南林州健康人群:收集同期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中心医院进行胃镜检查,证实无食管、贲门及胃黏膜癌变者104例,男56例,女48例,年龄48-72岁。B1组:山西长治健康人群:收集2013年9月-2014年5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中心医院进行胃镜检查,证实无食管、贲门及胃黏膜癌变者104例,男60例,女44例,年龄43~78岁。B2组:山西长治食管鳞癌患者:收集同期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中心医院进行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癌患者108例,男48例,女60例,年龄45~75岁。C组:长治地区的健康林州移民人群:收集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中心医院进行胃镜检查,证实无食管、贲门及胃黏膜癌变的林州移民后裔80例,男26例,女54例,年龄44~77岁。如下表1所示:S2、采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膳食调查,评估维生素D摄入水平。维生素D的摄入量来源于膳食和营养补充剂。调查问卷显示:以上5组人群饮食摄人的维生素D基本一致,均无含维生素D药物的补充。S3、采用ELISA法检测5组研究组人群的血浆维生素D的水平。样本处理:以柠檬酸钠或乙二胺四乙酸作为抗凝剂,混合10min,2000r/min离心15min,收集上清,在-20℃的温度条件下冻存待测;操作步骤:按照人维生素D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计算维生素D水平:依据标准品的浓度及对应的吸光度值计算样品浓度。S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l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5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feroni法进行;其中,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2所示:各组维生素D水平比较(μg/L,)其中,括号内例数。S5、比较各组维生素D水平,进行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的研究判断。在本实施例中,结果如下:5组的总体血浆维生素D水平及不同性别、年龄的血浆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Bonfferoni法对5组的血浆维生素D水平进行两两比较:总体水平比较:林州健康组与林州食管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林州食管癌组与林州移民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治食管癌组与林州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治食管癌组与林州移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人群:林州健康组与林州食管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林州食管癌组与林州移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60岁人群:林州健康组与林州食管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林州食管癌组与林州移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治食管癌组与林州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治食管癌组与林州移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的发生与多种环境、营养和基因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密切相关。迄今为止,已发现与食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收集a地的预设数量的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组A1;收集a地的预设数量的无食管、贲门及胃黏膜癌变者作为研究组A2;收集b地的预设数量的无食管、贲门及胃黏膜癌变者作为研究组B1;收集b地的预设数量的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组B2;收集a地的预设数量的无食管、贲门及胃黏膜癌变者的b地移民后裔作为研究组C;/nS2、采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膳食调查,评估维生素D摄入水平;/nS3、采用ELISA法检测5组研究组人群的血浆维生素D的水平;/n-/nS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l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5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feroni法进行;其中,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S5、比较各组维生素D水平,进行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的研究判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a地的预设数量的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组A1;收集a地的预设数量的无食管、贲门及胃黏膜癌变者作为研究组A2;收集b地的预设数量的无食管、贲门及胃黏膜癌变者作为研究组B1;收集b地的预设数量的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组B2;收集a地的预设数量的无食管、贲门及胃黏膜癌变者的b地移民后裔作为研究组C;
S2、采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膳食调查,评估维生素D摄入水平;
S3、采用ELISA法检测5组研究组人群的血浆维生素D的水平;
-
S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l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5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feroni法进行;其中,P<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爱芳
申请(专利权)人:长治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