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压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94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服装压平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部左右两壁对称开设两个凹槽,所述壳体左壁凹槽内部固定设置导杆,所述壳体右壁凹槽内部转动连接设置丝杆,所述丝杆后端穿过壳体后壁与电机输出端固定,所述电机固定在壳体后端,所述壳体下侧内部滑动连接收纳框,所述收纳框左端固定导套且导套滑动连接在导杆环形外侧,所述收纳框右端固定螺母座且螺母座内部通过滚珠螺母副设置在丝杆的环形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性好,减少工作人员工作压力,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装压平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服装压平装置,属于服装压平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面料进厂进行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投产使用,经过面料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然后在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包装过程中,需把成衣压平便于包装。现有的服装压平装置在成衣压平后,需要操作者从操作台内部将成衣取出,但是上压板高度较低可能产生上压板对操作者磕碰造成的伤害,而且一些机器老化有一定概率砸到工作人员,出现工伤,而且从操作台内部取出成衣对操作者体力的耗费较大,使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服装压平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上压板对操作者磕碰造成的伤害,而且对操作者体力的耗费严重,易疲劳问题,本技术安全性好,减少工作人员工作压力,操作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服装压平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部左右两壁对称开设两个凹槽,所述壳体左壁凹槽内部固定设置导杆,所述壳体右壁凹槽内部转动连接设置丝杆,所述丝杆后端穿过壳体后壁与电机输出端固定,所述电机固定在壳体后端,所述壳体下侧内部滑动连接收纳框,所述收纳框左端固定导套且导套滑动连接在导杆环形外侧,所述收纳框右端固定螺母座且螺母座内部通过滚珠螺母副设置在丝杆的环形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端固定设置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穿过壳体上壁与上压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前端开设通口,所述支撑板设置在通口底端且支撑板上端面与通口底端面在同一平面。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下端面与壳体交接处对称设置两个合页且支撑板与壳体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下侧前部对称设置支撑杆且支撑杆与支撑板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框内部设置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下端四个棱角处均固定伸缩内轴,四个所述伸缩内轴下端分别延伸入四个伸缩外轴内部且与伸缩外轴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外轴下端固定在收纳框内部底端,所述下压板与收纳框内部底端之间固定四个弹簧,所述弹簧内部设置伸缩内轴以及伸缩外轴。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框下端固定滑动条,所述壳体内部底端中间位置开设导向槽且导向槽延伸到支撑板上端,所述限位条安装在导向槽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框前端设置把手。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后端固定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部设置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服装压平装置,添加收纳框以及丝杆,收纳框内部服装压平过后,将电机启动,输出端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环形外侧设置的螺母座随着丝杆转动在滚珠的作用下而向前移动,进而带动收纳框向前移动,同时收纳框左侧固定的导套与导杆发生相对滑动,起导向作用,当收纳框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停止电机,工作人员将压平的服装从收纳框取出,然后将未压平的服装放入收纳框内部,再利用电机和丝杆将收纳框移动到原位置,再次进行压平服装的操作,本技术安全性好,减少工作人员工作压力,操作方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服装压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服装压平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服装压平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服装压平装置中A-A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服装压平装置中收纳筐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服装压平装置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服装压平装置中收纳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操作开关、3-收纳框、4-导向槽、5-滑动条、6-上压板、7-气缸、8-保护壳、9-电机、10-丝杆、11-导套、12-螺母座、13-导杆、101-支撑板、301-下压板、302-伸缩内轴、303-弹簧、304-伸缩外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服装压平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下部左右两壁对称开设两个凹槽,壳体1左壁凹槽内部固定设置导杆13,壳体1右壁凹槽内部转动连接设置丝杆10,丝杆10后端穿过壳体1后壁与电机9输出端固定,电机9固定在壳体1后端,壳体1下侧内部滑动连接收纳框3,收纳框3左端固定导套11且导套11滑动连接在导杆13环形外侧,收纳框3右端固定螺母座12且螺母座12内部通过滚珠螺母副设置在丝杆10的环形外侧。具体的,收纳框3内部服装压平过后,将电机9启动,输出端转动带动丝杆10转动,丝杆10环形外侧设置的螺母座12随着丝杆10转动在滚珠的作用下而向前移动,进而带动收纳框3向前移动,同时收纳框3左侧固定的导套11与导杆13发生相对滑动,起导向作用,当收纳框3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停止电机9,工作人员将压平的服装从收纳框3取出,然后将未压平的服装放入收纳框3内部,再利用电机9和丝杆10将收纳框3移动到原位置,再次进行压平服装的操作,与传统的服装压平装置不同,工作人员在取出压平的服装时,不需要从壳体1内部取出服装,收纳框3移动到壳体1外部可避免探身进入壳体1内部,进而避免了磕碰受伤,而且收纳框3移动到壳体1外部可以节省工作人员的体力。壳体1上端固定设置气缸7,气缸7的输出轴穿过壳体1上壁与上压板6固定连接,具体的,气缸7启动,气缸7的输出轴向下移动带动6向下移动,用于压平服装。壳体1前端开设通口,支撑板101设置在通口底端且支撑板101上端面与通口底端面在同一平面,具体的,收纳框3被推出壳体1内部时,实现收纳框3支撑。支撑板101下端面与壳体1交接处对称设置两个合页且支撑板101与壳体1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支撑板101下侧前部对称设置支撑杆且支撑杆与支撑板101螺纹连接,具体的,工作完成闲置时,可拆卸支撑板101下端的支撑杆,支撑板101在合页作用下向下转动贴在壳体1前端,之后将支撑杆收纳到安全位置,方便下次使用,实现对空间的合理利用。收纳框3内部设置下压板301,下压板301下端四个棱角处均固定伸缩内轴302,四个伸缩内轴302下端分别延伸入四个伸缩外轴304内部且与伸缩外轴304滑动连接,伸缩外轴304下端固定在收纳框3内部底端,下压板301与收纳框3内部底端之间固定四个弹簧303,弹簧303内部设置伸缩内轴302以及伸缩外轴304,具体的,上压板6向下压平服装时,压板301在上压板6作用下向下移动,伸缩内轴302向下移动滑入伸缩外轴304内部,弹簧303受到压力,产生向上的弹力,当服装压平完后,在弹簧303弹力的作用下压板301向上移动,伸缩内轴302随着下压板301向上移动而移动,防止服装在强压力的作用下发生纤维破裂,影响服装质量。收纳框3下端固定滑动条5,壳体1内部底端中间位置开设导向槽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装压平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部左右两壁对称开设两个凹槽,所述壳体(1)左壁凹槽内部固定设置导杆(13),所述壳体(1)右壁凹槽内部转动连接设置丝杆(10),所述丝杆(10)后端穿过壳体(1)后壁与电机(9)输出端固定,所述电机(9)固定在壳体(1)后端,所述壳体(1)下侧内部滑动连接收纳框(3),所述收纳框(3)左端固定导套(11)且导套(11)滑动连接在导杆(13)环形外侧,所述收纳框(3)右端固定螺母座(12)且螺母座(12)内部通过滚珠螺母副设置在丝杆(10)的环形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压平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部左右两壁对称开设两个凹槽,所述壳体(1)左壁凹槽内部固定设置导杆(13),所述壳体(1)右壁凹槽内部转动连接设置丝杆(10),所述丝杆(10)后端穿过壳体(1)后壁与电机(9)输出端固定,所述电机(9)固定在壳体(1)后端,所述壳体(1)下侧内部滑动连接收纳框(3),所述收纳框(3)左端固定导套(11)且导套(11)滑动连接在导杆(13)环形外侧,所述收纳框(3)右端固定螺母座(12)且螺母座(12)内部通过滚珠螺母副设置在丝杆(10)的环形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固定设置气缸(7),所述气缸(7)的输出轴穿过壳体(1)上壁与上压板(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端开设通口,所述支撑板(101)设置在通口底端且支撑板(101)上端面与通口底端面在同一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服装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1)下端面与壳体(1)交接处对称设置两个合页且支撑板(101)与壳体(1)通过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美萍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秦弩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