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面切换屏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50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镜面切换屏及显示装置,该镜面切换屏包括:第一偏光片、透反膜、第一液晶层和电极结构,其中,第一液晶层位于第一偏光片和透反膜之间,电极结构于控制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当第一液晶层处于第一状态时,由第一偏光片入射的光线可以透过透反膜;当第一液晶层处于第二状态时,由第一偏光片入射的光线被透反膜反射。通过电极结构可以控制镜面切换屏在镜面模式和透过模式之间切换,从而,使显示装置同时具有显示功能和镜面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面切换屏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镜面切换屏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框正逐步取代纸质相框,更换要展示的照片无需拆卸相框更换新的纸质照片,而只需要控制显示屏切换照片即可。而且,数码相框可以定时切换照片,相比传统纸质相框更加智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数码相框仅有显示照片的作用,功能单一,而其他显示装置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面切换屏及显示装置,用于使数码相框等显示装置可以在镜面状态和显示状态间切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镜面切换屏,该镜面切换屏包括:第一偏光片、透反膜、第一液晶层和电极结构,其中,第一液晶层位于第一偏光片和透反膜之间,电极结构于控制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当第一液晶层处于第一状态时,由第一偏光片入射的光线可以透过透反膜;当第一液晶层处于第二状态时,由第一偏光片入射的光线被透反膜反射。在上述镜面切换屏中,当电极结构控制第一液晶层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偏光片入射的光线可以透过透反膜,并被透反膜背离第一液晶层一侧的物体吸收,当将显示屏模组放置于透反膜背离第一液晶层的一侧、且出光面朝向透反膜时,显示屏模组发射出的光可以依次穿过透反膜、第一液晶层和第一偏光片入射至用户眼部,此时,镜面切换屏不反射光,用户可观察到显示屏模组显示的画面;当电极结构控制第一液晶层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偏光片入射的光线被透反膜反射至用户眼部,镜面切换屏此时具有镜子的功能供用户使用。可选地,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与透反膜的透过轴垂直。可选地,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与透反膜的透过轴平行。可选地,电极结构分布于第一液晶层的同一侧;或者,电极结构包括分布于第一液晶层两侧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选地,镜面切换屏还包括位于第一液晶层与第一偏光片之间的第一透明基板,以及,位于第一液晶层与透反膜之间的第二透明基板;第一透明基板和/或第二透明基板分布有触摸感应线。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屏模组以及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提供的镜面切换屏;其中,显示屏模组位于透反膜背离第一液晶层的一侧,且显示屏模组的出光面朝向透反膜。所述的显示装置与上述的镜面切换屏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可选地,显示屏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偏光片、第二液晶层、第三偏光片,以及背光源;其中,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和第三偏光片的光透过轴相互垂直,且第二偏光片的透过轴方向平行于透反膜的透过轴方向。可选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显示屏模组的出光面与透反膜之间的补光组件。可选地,补光组件包括沿显示屏模组的出光面边缘延伸的灯条。可选地,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开关和用于控制电极结构通断电的控制电路,控制开关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并用于向控制电路发出镜面切换信号。可选地,当镜面切换屏还包括位于第一液晶层与第一偏光片之间的第一透明基板,以及,位于第一液晶层与透反膜之间的第二透明基板,且第一透明基板和/或第二透明基板分布有触摸感应线时,触摸感应线形成控制开关。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面切换屏处于透过模式时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镜面切换屏处于反射模式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镜面切换屏处于透过模式时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镜面切换屏处于反射模式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爆炸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原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信号传输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状态选择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面切换屏,该镜面切换屏可以应用于数码相框等显示装置中。请参考图1至图4:该镜面切换屏10包括:第一偏光片11、透反膜15、第一液晶层13和电极结构,其中,第一液晶层13位于第一偏光片11和透反膜15之间,电极结构于控制第一液晶层13中的液晶分子偏转;当第一液晶层13处于第一状态(图1)时,由第一偏光片11入射的光线可以透过透反膜15;当第一液晶层13处于第二状态(图2)时,由第一偏光片11入射的光线被透反膜15反射。在上述镜面切换屏10中,当电极结构控制第一液晶层13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偏光片11入射的光线可以透过透反膜15,并被透反膜15背离第一液晶层13一侧的物体吸收,具体可以是被显示屏模组20中的偏光片等吸收,当将显示屏模组20放置于透反膜15背离第一液晶层13的一侧、且出光面朝向透反膜15时,显示屏模组20发射出的光可以依次穿过透反膜15、第一液晶层13和第一偏光片11入射至用户眼部,此时,镜面切换屏10不反射光,用户可观察到显示屏模组20显示的画面;当电极结构控制第一液晶层13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偏光片11入射的光线被透反膜15反射至用户眼部,镜面切换屏10此时具有镜子的功能供用户使用。可选地,镜面切换屏10还包括位于第一液晶层13与第一偏光片11之间的第一透明基板12,以及,位于第一液晶层13与透反膜15之间的第二透明基板14;第一透明基板12和/或第二透明基板14分布有触摸感应线,例如,第一透明基板12和第二透明基板14均分布有触摸感应线,且第一透明基板12上的触摸感应线垂直于第二透明基板14上的触摸感应线;或者,触摸感应线仅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12,且触摸感应线包括纵横交错分布;或者,触摸感应线仅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14,且触摸感应线包括纵横交错分布。通过触摸镜面切换屏10即可实现对显示装置的操控。第一透明基板12和第二透明基板14均可以是玻璃基板,或者其他具有承载功能的透明材料基板。第一偏光片11的透过轴与透反膜15的透过轴的位置关系可以有多种,例如,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11的透过轴与透反膜15的透过轴垂直。当电极结构通电,并驱动第一液晶层13中的液晶分子旋转90度时,如图1所示,由第一偏光片11入射的光线光轴与透反膜15的透过轴垂直,经过液晶分子偏转90度后到达透反膜时,光线的光轴与透反膜15的透过轴平行,可以从透反膜15穿过,而被显示屏模组20中的偏光片等吸收掉,显示屏模组20射出的光线也可以依次穿过透反膜14、第一液晶层13和第一偏光片11进入用户眼部,被用户所观察到,由于此时镜面切换屏10主要体现透光作用,几乎不反射光,称为镜面切换屏10的透过模式,对于整个显示装置来说,则称为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而当电极结构断电,则如图2所示,第一液晶层13中的液晶分子不偏转,由第一偏光片11入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面切换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偏光片、透反膜、第一液晶层和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透反膜之间,所述电极结构于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n当所述第一液晶层处于第一状态时,由所述第一偏光片入射的光线可以透过所述透反膜;/n当所述第一液晶层处于第二状态时,由所述第一偏光片入射的光线被所述透反膜反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面切换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偏光片、透反膜、第一液晶层和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透反膜之间,所述电极结构于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
当所述第一液晶层处于第一状态时,由所述第一偏光片入射的光线可以透过所述透反膜;
当所述第一液晶层处于第二状态时,由所述第一偏光片入射的光线被所述透反膜反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切换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透反膜的透过轴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切换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透过轴与所述透反膜的透过轴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切换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分布于所述第一液晶层的同一侧;或者,
所述电极结构包括分布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两侧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面切换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切换屏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的第一透明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与所述透反膜之间的第二透明基板;
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或所述第二透明基板分布有触摸感应线。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模组以及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镜面切换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志宏李文波刘金豆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