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片弹簧喷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35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膜片弹簧喷丸机,包括底座,底座顶部与箱体底部通过多根支撑杆连接,箱体正面设有箱门,箱体内顶部安装有喷头,箱体左侧通过第一轴承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为可伸缩结构,第一转轴位于箱体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装置,箱体右侧通过第二轴承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第二转轴位于箱体外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通过调节第一转轴的长度可调节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的长度,从而可对不同大小的膜片弹簧进行固定,实用范围广,当膜片通过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固定后,通过驱动机构可带动膜片弹簧转动,可对弹簧膜片的两面进行喷丸处理,无需人工将弹簧膜片翻转,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片弹簧喷丸机
本技术涉及膜片弹簧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膜片弹簧喷丸机。
技术介绍
膜片弹簧是用薄钢板制成并带有锥度的碟形弹簧。现有的膜片弹簧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膜片弹簧的机械强度以及耐磨性、抗疲劳和耐腐蚀性。一般要对膜片弹簧进行喷丸处理,现有喷丸机在对膜片弹簧进行喷丸处理时,为了向膜片弹簧的两面均喷洒丸粒,一般要人工将膜片弹簧翻转,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膜片弹簧喷丸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膜片弹簧喷丸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与箱体底部通过多根支撑杆连接,所述箱体正面设有箱门,所述箱体内顶部安装有喷头,所述箱体左侧通过第一轴承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为可伸缩结构,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箱体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箱体右侧通过第二轴承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箱体外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箱体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下方设有收集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调节第一转轴的长度可调节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的长度,从而可对不同大小的膜片弹簧进行固定,实用范围广,当膜片通过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固定后,通过驱动机构可带动膜片弹簧转动,可对弹簧膜片的两面进行喷丸处理,无需人工将弹簧膜片翻转,操作方便。进一步:所述箱门为透明橡胶门或透明玻璃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方便观察箱体内的喷丸情况。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包括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内设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内侧壁设有花键槽,所述内杆套设在所述伸缩腔内,所述内杆外侧壁设有与所述花键槽相配合的花键,所述外杆远离所述内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箱体左侧。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外杆和内杆的相对位置可对第一转轴的长度进行调节,操作方便。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内杆远离所述外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内杆的一侧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有两块第一固定板,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均设有第一固定孔,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孔内设有第一固定销。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膜片弹簧的边缘置于两块第一固定板之间,然后将第一固定销轴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孔和膜片弹簧的窗口槽内,即可将膜片弹簧固定,操作方便。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箱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有两块第二固定板,两块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第二固定孔,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孔内设有第二固定销。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膜片弹簧的边缘置于两块第二固定板之间,然后将第二固定销轴穿过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孔和膜片弹簧的窗口槽内,即可将膜片弹簧固定,操作方便。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箱体外的一端,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所述箱体外侧。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驱动机构,结构简单,通过驱动电机可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轴稳定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膜片弹簧喷丸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膜片弹簧喷丸机立体图;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转轴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箱体;3、支撑杆;4、箱门;5、喷头;6、第一轴承;7、第一转轴;71、外杆;711.伸缩腔;712、花键槽;72、内杆;721、花键;8、第一固定装置;81、第一连接板;82、第一固定板;821.第一固定孔;83、第一固定销;9、第二轴承;10、第二转轴;11、驱动机构;111、从动齿轮;112、主动齿轮;113、驱动电机;114、电机座;12、第二固定装置;121、第二连接板;122、第二固定板;1221、第二固定孔;123、第二固定销;13、出料斗;14、收集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膜片弹簧喷丸机,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与箱体2底部通过多根支撑杆3连接,箱体2正面设有箱门4,箱体2内顶部安装有喷头5,箱体2左侧通过第一轴承6安装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为可伸缩结构,第一转轴7位于箱体2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装置8,箱体2右侧通过第二轴承9安装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与第一转轴7同轴设置,第二转轴位于箱体2外的一端与驱动机构11连接,第二转轴10位于箱体2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装置12,箱体2底部设有出料斗13,出料斗13下方设有收集箱14。使用时,根据膜片弹簧的大小调节第一转轴6的长度,然后通过第一固定装置8和第二固定装置12对膜片弹簧的边缘进行固定,然后将箱门4关闭,通过喷头向膜片弹簧喷洒丸粒,同时通过驱动机构11带动膜片弹簧转动,向膜片弹簧两面喷洒丸粒。实施例二如图1-4所示,一种膜片弹簧喷丸机,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与箱体2底部通过多根支撑杆3连接,箱体2正面设有箱门4,箱体2内顶部安装有喷头5,箱体2左侧通过第一轴承6安装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为可伸缩结构,第一转轴7位于箱体2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装置8,箱体2右侧通过第二轴承9安装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与第一转轴7同轴设置,第二转轴位于箱体2外的一端与驱动机构11连接,第二转轴10位于箱体2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装置12,箱体2底部设有出料斗13,出料斗13下方设有收集箱14。箱门4为透明橡胶门或透明玻璃门。实施例三如图1-4所示,一种膜片弹簧喷丸机,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与箱体2底部通过多根支撑杆3连接,箱体2正面设有箱门4,箱体2内顶部安装有喷头5,箱体2左侧通过第一轴承6安装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为可伸缩结构,第一转轴7位于箱体2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装置8,箱体2右侧通过第二轴承9安装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与第一转轴7同轴设置,第二转轴位于箱体2外的一端与驱动机构11连接,第二转轴10位于箱体2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装置12,箱体2底部设有出料斗13,出料斗13下方设有收集箱14。第一转轴7包括外杆71和内杆72,外杆71内设有伸缩腔711,伸缩腔711内侧壁设有花键槽712,内杆72套设在伸缩腔711内,内杆72外侧壁设有与花键槽712相配合的花键721,外杆71远离内杆72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箱体2左侧。第一固定装置8包括第一连接板81,第一连接板81与内杆72远离外杆71的一端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片弹簧喷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与箱体(2)底部通过多根支撑杆(3)连接,所述箱体(2)正面设有箱门(4),所述箱体(2)内顶部安装有喷头(5),所述箱体(2)左侧通过第一轴承(6)安装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为可伸缩结构,所述第一转轴(7)位于所述箱体(2)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装置(8),所述箱体(2)右侧通过第二轴承(9)安装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二转轴(10)与所述第一转轴(7)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箱体(2)外的一端与驱动机构(11)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0)位于箱体(2)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装置(12),所述箱体(2)底部设有出料斗(13),所述出料斗(13)下方设有收集箱(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片弹簧喷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与箱体(2)底部通过多根支撑杆(3)连接,所述箱体(2)正面设有箱门(4),所述箱体(2)内顶部安装有喷头(5),所述箱体(2)左侧通过第一轴承(6)安装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为可伸缩结构,所述第一转轴(7)位于所述箱体(2)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装置(8),所述箱体(2)右侧通过第二轴承(9)安装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二转轴(10)与所述第一转轴(7)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箱体(2)外的一端与驱动机构(11)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0)位于箱体(2)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装置(12),所述箱体(2)底部设有出料斗(13),所述出料斗(13)下方设有收集箱(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片弹簧喷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4)为透明橡胶门或透明玻璃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片弹簧喷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7)包括外杆(71)和内杆(72),所述外杆(71)内设有伸缩腔(711),所述伸缩腔(711)内侧壁设有花键槽(712),所述内杆(72)套设在所述伸缩腔(711)内,所述内杆(72)外侧壁设有与所述花键槽(712)相配合的花键(721),所述外杆(71)远离所述内杆(7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箱体(2)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立峥范久平雷启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