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光电多能互补分布式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5251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光电多能互补分布式供热系统,包括双级压缩式热泵、太阳能集热器、风力致热器、蓄热器、板式换热器;双级压缩式热泵包括蒸发器、低压级压缩机、高压级压缩机、冷凝器、中间支路膨胀阀、中间冷却器、蒸发主回路膨胀阀;太阳能集热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连接,构成太阳能集热环路;风力致热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连接,构成风力致热环路;蓄热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连接,构成蓄热环路;冷凝器与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系统中太阳能、风能供热功率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合理利用采暖峰谷电价,提高了整个供暖系统能源利用率,降低了供暖成本,提高了供热质量,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光电多能互补分布式供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热
,尤其涉及一种风光电多能互补分布式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基本以热电厂和燃煤锅炉作为主要采暖手段,存在空气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集中供热管网发展滞后等限制因素,受国家严格管控。寻找清洁高效的供暖方式成为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必要举措。以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供暖方式作为现有供暖方式的替代或补充,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首要目标。目前我国大力推行煤改电政策,在电驱动热泵的基础上,引入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供热是替代燃煤采暖的较好方式。太阳能与风能具有可再生、绿色环保的优点,是清洁供暖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北方寒冷地区,风、光、电等新能源采暖方式目前都受到不同的技术限制。传统的空气源热泵往往会出现制热量不足、制热性能差以及室外蒸发器结霜等问题,制热性能系数多在1.5~2.5范围内波动,导致其在北方冬季应用受限;风力制热作为一种新型的风能利用方式,受到风能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影响,其供热功率也随之波动,可靠性低;太阳能供热与风力制热相同,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特性,同时受北方冬季气候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光电多能互补分布式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级压缩式热泵、太阳能集热器、风力致热器、蓄热器、板式换热器;所述双级压缩式热泵包括蒸发器、低压级压缩机、高压级压缩机、冷凝器、中间支路膨胀阀、中间冷却器、蒸发主回路膨胀阀;/n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连接,构成太阳能集热环路;/n所述风力致热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连接,构成风力致热环路;/n所述蓄热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连接,构成蓄热环路;/n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连接;/n所述蒸发器一端通过低压级压缩机、高压级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另一端通过所述蒸发主回路膨胀阀、中间冷却器与所述冷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光电多能互补分布式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级压缩式热泵、太阳能集热器、风力致热器、蓄热器、板式换热器;所述双级压缩式热泵包括蒸发器、低压级压缩机、高压级压缩机、冷凝器、中间支路膨胀阀、中间冷却器、蒸发主回路膨胀阀;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连接,构成太阳能集热环路;
所述风力致热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连接,构成风力致热环路;
所述蓄热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连接,构成蓄热环路;
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连接;
所述蒸发器一端通过低压级压缩机、高压级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另一端通过所述蒸发主回路膨胀阀、中间冷却器与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低压级压缩机、高压级压缩机之间连接有中间支路,所述中间支路一端与所述低压级压缩机、高压级压缩机之间的连接管路连通,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中间冷却器、中间支路膨胀阀与所述冷凝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光电多能互补分布式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
在日间光照与风力充足时,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和风力致热器制取热量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策张蕊薛清元苏鹏王晓勃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