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发动机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15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发动机散热器,涉及发动机散热器设备领域,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组件,且主体组件的底端设置有出水组件,所述主体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散热组件,且主体组件远离散热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伸缩杆、减震气垫、支撑板、弹簧、支撑块,可通过螺纹转动伸缩杆,使其带动减震气垫以及支撑板向外侧移动,使支撑板上的橡胶垫更好的与固定位置接触,震动时,支撑板带动伸缩杆挤压弹簧向支撑块内侧移动,且弹簧对减震气垫进行挤压,使得震动力在减震气垫以及弹簧的缓冲下被削弱,从而防止了强力震动对散热器造成损坏,有效解决了发动机散热器的减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发动机散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散热器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发动机散热器。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装置,是汽车的心脏,决定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根据动力来源不同,汽车发动机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等,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汽车散热器是汽车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发动机散热器,又叫发动机水箱,是水冷式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关键部件,通过强制水循环对发动机进行冷却,是保证发动机在正常温度范围内连续工作的换热装置。汽车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幅度的上下摆动,然而不同程度的震动会都对发动机散热器本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坏,且现有的发动机散热器内部的冷却管与散热片为一体结构,导致冷却管更换困难,且现有进风板结构固定,无法使进风槽随风向而进行调整,导致无法提高进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发动机散热器的减震、冷却管的更换和进风槽无法随风向行调整的问题,提供一种减震发动机散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发动机散热器,包括主体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组件(2),且主体组件(1)的底端设置有出水组件(4),所述主体组件(1)的一端设置有散热组件(3),且主体组件(1)远离散热组件(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组件(7),所述散热组件(3)远离主体组件(1)的一端设置有排气扇(5),所述出水组件(4)的底端设置有减震组件(6),所述固定组件(7)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组件(8),且固定组件(7)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组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发动机散热器,包括主体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的顶端设置有进水组件(2),且主体组件(1)的底端设置有出水组件(4),所述主体组件(1)的一端设置有散热组件(3),且主体组件(1)远离散热组件(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组件(7),所述散热组件(3)远离主体组件(1)的一端设置有排气扇(5),所述出水组件(4)的底端设置有减震组件(6),所述固定组件(7)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组件(8),且固定组件(7)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发动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上设置有第一拆分件(101),所述第一拆分件(1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拆分件(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发动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2)上设置有进液管(201),所述进液管(201)的外侧设置有进液口(202),所述进液口(202)的底端设置有进液室(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发动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3)上设置有第一散热片(301),所述第一散热片(301)的内侧设置有冷却管(302),所述冷却管(30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散热片(3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发动机散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佳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