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钢连铸系统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5132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炼钢连铸系统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结晶器、拉矫机、切割机和两个余热回收机构,第一余热回收机构包括箱体和第一水冷层,第一水冷层上设置有第一冷水进口和第一热水出口,箱体的内壁与钢坯连铸线路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吸热机构,第二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吸热罩和第二水冷层,第二水冷层上设置有第二冷水进口和第二热水出口,吸热罩的内壁与钢坯连铸线路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二吸热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余热回收效果好,节能环保,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炼钢连铸系统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铁冶炼
,具体涉及一种炼钢连铸系统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在的钢铁冶炼工艺中,钢水经精炼后由钢包运至连续铸钢系统(即炼钢连铸系统),炼钢连铸系统的运行过程是:先将钢水运至回转台,回转台转动到浇注位置后,将钢水注入中间包,中间包再由水口将钢水分配到各个结晶器中去,钢水在结晶器中成型并迅速凝固结晶成铸件,随后铸件在拉矫机与结晶振动装置的共同作用下被拉出结晶器,经冷却、电磁搅拌后,由切割装置将钢坯切割成一定的长度,堆放冷却待用即可。钢水在结晶器中成型后,自身的温度仍然很高,达1000℃左右,其产生的热量之大可想而知,然而目前,钢坯从结晶器中出来到钢坯堆放冷却的整个过程都是在连铸车间内进行,钢坯带有的热量都随其自然释放,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由于热量散发产生的恶劣环境还会给生产现场的相关生产设备、操作工人以及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和伤害,同时还会给大气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因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余热回收效果好,节能环保的炼钢连铸系统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是客观需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炼钢连铸系统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结晶器(1)、拉矫机(2)和切割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1)和拉矫机(2)之间的钢坯连铸线路上设置有第一余热回收机构,所述拉矫机(2)和切割机(3)之间的钢坯连铸线路上设置有第二余热回收机构;/n所述第一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套装在钢坯连铸线路上的箱体(4),所述箱体(4)的两端为开口结构,箱体(4)的箱壁上设置有第一水冷层(5),第一水冷层(5)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冷水进口(6),上端设置有第一热水出口(7),所述箱体(4)的内壁与钢坯连铸线路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吸热机构,所述第一吸热结构包括环管(8)和多根沿圆周布置的第一吸热管(9),所述环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钢连铸系统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结晶器(1)、拉矫机(2)和切割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1)和拉矫机(2)之间的钢坯连铸线路上设置有第一余热回收机构,所述拉矫机(2)和切割机(3)之间的钢坯连铸线路上设置有第二余热回收机构;
所述第一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套装在钢坯连铸线路上的箱体(4),所述箱体(4)的两端为开口结构,箱体(4)的箱壁上设置有第一水冷层(5),第一水冷层(5)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冷水进口(6),上端设置有第一热水出口(7),所述箱体(4)的内壁与钢坯连铸线路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吸热机构,所述第一吸热结构包括环管(8)和多根沿圆周布置的第一吸热管(9),所述环管(8)位于箱体(4)内的上端,每根第一吸热管(9)上均开设有多个吸热孔,所述第一吸热管(9)的下端封堵,上端与环管(8)连通,所述环管(8)通过连接管与设置在箱体(4)外的第一抽气泵(10)连接;
所述第二余热回收机构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吸热罩(11),吸热罩(11)的下端开口,且吸热罩(11)罩在相应连铸辊(12)的上方,吸热罩(11)的下端分别与连铸辊(12)两侧的支撑块(13)密封连接,所述吸热罩(11)的罩体上设置有第二水冷层(14),第二水冷层(1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冷水进口(15),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热水出口(16),所述吸热罩(11)的内壁与钢坯连铸线路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第二吸热机构,所述第二吸热机构包括半环管(17)和多根沿圆周布置的第二吸热管(18),所述半环管(17)位于吸热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炳生孙银钱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曲靖呈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