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504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1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包括建筑本体、雨搭、盖板、驱动机构、检测件、生活用水管和滤网,雨搭与建筑本体连接,雨搭具有储水腔,雨搭顶部设有贯通储水腔的储水口,盖板可活动的设置在雨搭上,盖板用于运动时打开或闭合储水口;生活用水管设置在建筑本体内且端部穿入储水腔;滤网设置在储水腔内的生活用水管的管口内;检测件设置在雨搭上,检测件用于检测下雨情况并生成控制信号传送至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在雨搭上,驱动机构用于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动盖板运动、以使盖板在下雨时打开储水口、和不下雨时闭合储水口。本申请具有解决水资源浪费以及节省电力资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
本申请涉及水循环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物的大门入口处都设置有雨搭,雨搭能够遮挡阳光、风雨和雪,起到很好的遮蔽作用,能够避免雨雪飘通过大门进入室内,从而保证室内的干燥整洁。授权公告号为CN100344840C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雨搭,其技术方案要点为:包括面板、框架和支座,面板固定在框架上,支座固定在墙壁上,支座与框架固定连接。下雨时,雨水会顺着面板流下,落至地面,不易进入室内。随着人口膨胀与工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较为严重,雨水中含有的杂质较少,可用作生活用水,例如冲厕所拖地等。雨水直接排放没有循环利用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水资源浪费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建筑本体、雨搭、盖板、驱动机构、检测件、生活用水管和滤网,所述雨搭与建筑本体连接,所述雨搭具有储水腔,所述雨搭顶部设有贯通储水腔的储水口,所述盖板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雨搭上,所述盖板用于运动时打开或闭合所述储水口;所述生活用水管设置在所述建筑本体内且端部穿入储水腔;所述滤网设置在储水腔内的生活用水管的管口内;所述检测件设置在所述雨搭上,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下雨情况并生成控制信号传送至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雨搭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动所述盖板运动、以使盖板在下雨时打开储水口、和不下雨时闭合储水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件检测到下雨时,驱动机构会驱动盖板打开储水口,从而雨水能够通过储水口进入储水腔,而储水腔与生活用水管连通,从而建筑内的人可以使用储水腔内存储的水。当检测件未检测到下雨时,驱动机构会驱动盖板闭合储水口,从而储水腔内的水不易由于太阳的热量蒸发,能够稳定的存储在储水腔内。故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能够将雨水循环使用,解决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优选的,所述储水口相对的两侧壁具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雨搭远离建筑本体的一侧延伸;所述盖板的一侧插入储水口一侧的导向槽,所述盖板的另一侧插入储水口另一侧的导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具有导向的作用,从而盖板的运动更为精准。同时,由于导向槽沿雨搭远离建筑本体的一侧延伸,当下雨盖板打开储水口时,盖板也增大了雨搭的遮雨面积,从而能够更好的防止雨水进入建筑物内影响室内环境。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丝杆和螺纹套设在丝杆上的移动套,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与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雨搭上设有用于对移动套限位的限位件、以使移动套受驱动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移动套与盖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能够驱动丝杆转动,由于限位件能够对丝杆限位,所以在丝杆转动时移动套不会跟随丝杆一起转动,会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与移动套固定连接的盖板也会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由于丝杆的长度方向与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所以盖板会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运动,此时盖板能够运动至打开或闭合储水口。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具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电机、丝杆和移动套均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部,所述限位槽用于对移动套限位、以使移动套受驱动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电机、丝杆和移动套均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部,从而第一电机、丝杆和移动套不易遭受雨水冲刷受损,第一电机、丝杆和移动套的使用寿命长。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U型,所述限位件设置在雨搭的外侧壁;所述限位件侧壁设有贯通限位槽的滑移槽,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滑移槽与移动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盖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移槽设置在限位件的侧壁,所以下雨时垂直落下的雨水不易进入限位槽内部,从而限位槽不易潮湿进水,进而限位槽内的第一电机、丝杆和移动套不易潮湿受损、使用寿命长。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雨搭的一侧外侧壁上,另一个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雨搭另一侧的外侧壁上;一个所述驱动机构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驱动机构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盖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驱动机构能驱动盖板的两侧同时运动,从而盖板的运动更稳定。优选的,所述检测件为雨滴传感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滴传感器能够方便的检测出是否下雨,使用较为方便。优选的,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还包括蓄能机构和翻转机构,所述蓄能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能板、第二太阳能板、蓄电池和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可翻转的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第一太阳能板设置在所述盖板的顶端,所述翻转板用于翻转至第一位置时与第一太阳能板相对、和翻转至第二位置时相对于盖板展开;所述第二太阳能板设置在所述翻转板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的上端面上;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通过转化电路连接在蓄电池的输入端,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在驱动机构和翻转机构上;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翻转机构用于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动所述翻转板翻转、以使翻转板在下雨时翻转至第一位置、和不下雨时翻转至第二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件检测到下雨时会发送控制信号,此时接收到控制信号的翻转机构会驱动翻转板转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相对,从而雨水无法淋至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上。当检测件没有检测到下雨时,翻转机构会驱动翻转板转动至第二位置,此时翻转板展开,从而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均露出能够通过阳光蓄电,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蓄积的电量会通过转化电路蓄积到蓄电池里面,蓄电池所蓄积的电能够供驱动机构和翻转机构使用,从而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有效利用了太阳能,节省了电力资源。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蜗轮、蜗杆和转轴,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蜗轮固定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与翻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能够驱动蜗杆转动,然后与蜗杆啮合的蜗轮转动,进而转轴转动带动翻转板翻转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优选的,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外罩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机构不易遭受意外碰撞受损,使用寿命长。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能够将雨水循环使用,解决了水资源浪费的问题;2.该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有效利用了太阳能,节省了电力资源;3.能够更好的防止雨水进入建筑物内影响室内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在下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的限位件与雨搭的装配关系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本体(1)、雨搭(2)、盖板(3)、驱动机构(7)、检测件(4)、生活用水管(5)和滤网(6),所述雨搭(2)与建筑本体(1)连接,所述雨搭(2)具有储水腔(10),所述雨搭(2)顶部设有贯通储水腔(10)的储水口(11),所述盖板(3)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雨搭(2)上,所述盖板(3)用于运动时打开或闭合所述储水口(11);/n所述生活用水管(5)设置在所述建筑本体(1)内且端部穿入储水腔(10);/n所述滤网(6)设置在储水腔(10)内的生活用水管(5)的管口内;/n所述检测件(4)设置在所述雨搭(2)上,所述检测件(4)用于检测下雨情况并生成控制信号传送至驱动机构(7);/n所述驱动机构(7)设置在所述雨搭(2)上,所述驱动机构(7)用于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动所述盖板(3)运动、以使盖板(3)在下雨时打开储水口(11)、和不下雨时闭合储水口(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本体(1)、雨搭(2)、盖板(3)、驱动机构(7)、检测件(4)、生活用水管(5)和滤网(6),所述雨搭(2)与建筑本体(1)连接,所述雨搭(2)具有储水腔(10),所述雨搭(2)顶部设有贯通储水腔(10)的储水口(11),所述盖板(3)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雨搭(2)上,所述盖板(3)用于运动时打开或闭合所述储水口(11);
所述生活用水管(5)设置在所述建筑本体(1)内且端部穿入储水腔(10);
所述滤网(6)设置在储水腔(10)内的生活用水管(5)的管口内;
所述检测件(4)设置在所述雨搭(2)上,所述检测件(4)用于检测下雨情况并生成控制信号传送至驱动机构(7);
所述驱动机构(7)设置在所述雨搭(2)上,所述驱动机构(7)用于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驱动所述盖板(3)运动、以使盖板(3)在下雨时打开储水口(11)、和不下雨时闭合储水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口(11)相对的两侧壁具有导向槽(12),所述导向槽(12)沿雨搭(2)远离建筑本体(1)的一侧延伸;
所述盖板(3)的一侧插入储水口(11)一侧的导向槽(12),所述盖板(3)的另一侧插入储水口(11)另一侧的导向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第一电机(71)、丝杆(72)和螺纹套设在丝杆(72)上的移动套(73),所述第一电机(71)的输出轴与丝杆(72)固定连接;
所述丝杆(72)的长度方向与导向槽(12)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雨搭(2)上设有用于对移动套(73)限位的限位件(13)、以使移动套(73)受驱动沿丝杆(72)的长度方向运动;
所述移动套(73)与盖板(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3)具有限位槽(14),所述第一电机(71)、丝杆(72)和移动套(73)均设置在所述限位槽(14)内部,所述限位槽(14)用于对移动套(73)限位、以使移动套(73)受驱动沿丝杆(72)的长度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水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还包括连接件(74),所述连接件(74)呈U型,所述限位件(13)设置在雨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林张国华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源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