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义奎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银粉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4927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0
一种纳米银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用于制备该纳米银粉体的电解液为硝酸银、柠檬酸、钼酸钠和磷酸钠的混合溶液,工作电极为废弃回收的银饰品等银材,铂网为对电极,先将电解液除氧,然后用恒流电源对工作电极进行恒电流极化,待铂网上还原沉积足够的银粉后,取下铂网,将其密闭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接着抽滤、干燥,得到平均粒径为10~50nm的纳米银粉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银粉体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不仅可以利用废弃银饰品等银材,而且制得的纳米银粉体的粒径容易控制、分散性好、纯度高、反应过程中银源稳定充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银粉体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银粉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银粉是电子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金属粉末,尤其是其粒径小、比表面大、表面活性强、高导电以及抗菌消炎的广谱性,成为厚膜、电阻、陶瓷、介质等电子浆料的基本功能材料,而在电气和电子、化工催化、复合材料、医疗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银粉的制备方法有气相蒸发凝聚法、研磨法、雾化法等物理方法,还有化学气相沉积、液相化学还原法等化学方法,但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气相蒸发凝聚法、雾化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方法成本较高,液相化学还原法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出现团聚现象,而研磨法难以获得较小粒径、纯度低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面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银粉体的制备方法,以废弃银饰品等银材和硝酸银为银源,电解液中添加稳定剂和分散剂,利用恒流极化、还原方法,制备得到分散性好、银源充足、纯度高、产率高、粒径为10~50nm的银粉体,该法工艺简单环保,可以量化生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纳米银粉体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该纳米银粉体的电解液为硝酸银、柠檬酸、钼酸钠和磷酸钠的混合溶液,工作电极为废弃回收的银饰品等银材,铂网为对电极,先将电解液除氧,然后对工作电极施加恒电流极化,待铂网上还原沉积足够的银粉后,取下铂网,将其密闭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抽滤,干燥,得到纳米银粉体。所述的纳米银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用环氧树脂封装废弃回收的银饰品等银材,根据银材的形状和大小,固定工作面积大小为0.1cm2~10cm2;(2)配制0.01mol/L的NaOH溶液,清洗银材和铂网,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在50℃烘箱中烘干;(3)配制0.02~0.05mol/L硝酸银水溶液A;(4)向溶液A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钼酸钠和磷酸钠,得到溶液B,且使溶液B中柠檬酸、钼酸钠和磷酸钠分别为0.02~0.05mmol/L、0.1mmol/L和0.5mmol/L;(5)向溶液B通入惰性气体30~40min,得到溶液C;(6)将工作电极和铂网安置在电解池中,分别与恒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7)设置恒电流大小为1~300mA,将溶液C移入电解池中,在室温条件下对工作电极进行恒电流极化,而在对电极上沉积出单质银原子;(8)结束恒电流实验后,将铂网移入无水乙醇中,密封后超声清洗5~10min,然后抽滤,再清洗,再抽滤,冷冻干燥后得到平均粒径为10~50nm的纳米银粉体。所述的步骤(1)中,其优选方案为,固定工作面积大小是为了控制反应的电流密度,有利于调控纳米银粉体的粒径。所述的步骤(4)中,其优选方案为,所加入的柠檬酸、钼酸钠和磷酸钠不仅起到分散剂的作用,还可以起到稳定剂的作用,防止银材中的铜、锌等杂质元素污染电解液,而比银不活泼的杂质如金等沉积在电解池的底部。所述的步骤(5)中,其优选方案为,通入惰性气体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溶解氧。所述的纳米银粉体的制备方法,其优选方案为,冷冻干燥的温度设置为-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银源,除了原始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离子作为银源外,工作电极银材也为该电化学过程提供丰富的银源。(2)本专利技术对废弃回收的银饰品等银材进行电化学处理,选用的试剂无毒无害,对环境友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在常温下就可得到纳米银粉体,可直接用于电气和电子、化工催化、复合材料、医疗领域等,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纳米银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环氧树脂封装废弃回收的银镯子,固定银镯子工作面积为1cm2;(2)配制0.01mol/L的NaOH溶液,清洗银镯子和铂网,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在50℃烘箱中烘干;(3)配制0.02mol/L硝酸银水溶液A;(4)向溶液A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钼酸钠和磷酸钠,得到溶液B,且使溶液B中柠檬酸、钼酸钠和磷酸钠分别为0.02mmol/L、0.1mmol/L和0.5mmol/L;(5)向溶液B通入惰性气体30min,得到溶液C;(6)将工作电极和铂网安置在电解池中,分别与恒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7)设置恒电流大小为30mA,将溶液C移入电解池中,在室温条件下对工作电极进行恒电流极化,而在对电极上沉积出单质银原子;(8)结束恒电流实验后,将铂网移入无水乙醇中,密封后超声清洗5min,然后抽滤,再清洗,再抽滤,冷冻干燥后得到平均粒径为15nm的纳米银粉体。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纳米银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环氧树脂封装废弃回收的银片,固定银片工作面积为10cm2;(2)配制0.01mol/L的NaOH溶液,清洗银片和铂网,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在50℃烘箱中烘干;(3)配制0.05mol/L硝酸银水溶液A;(4)向溶液A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钼酸钠和磷酸钠,得到溶液B,且使溶液B中柠檬酸、钼酸钠和磷酸钠分别为0.03mmol/L、0.1mmol/L和0.5mmol/L;(5)向溶液B通入惰性气体30min,得到溶液C;(6)将工作电极和铂网安置在电解池中,分别与恒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7)设置恒电流大小为300mA,将溶液C移入电解池中,在室温条件下对工作电极进行恒电流极化,而在对电极上沉积出单质银原子;(8)结束恒电流实验后,将铂网移入无水乙醇中,密封后超声清洗10min,然后抽滤,再清洗,再抽滤,冷冻干燥后得到粒径为45nm的纳米银粉体。实施例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纳米银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环氧树脂封装废弃回收的银耳环,固定银耳环工作面积为0.1cm2;(2)配制0.01mol/L的NaOH溶液,清洗银耳环和铂网,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在50℃烘箱中烘干;(3)配制0.05mol/L硝酸银水溶液A;(4)向溶液A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钼酸钠和磷酸钠,得到溶液B,且使溶液B中柠檬酸、钼酸钠和磷酸钠分别为0.05mmol/L、0.1mmol/L和0.5mmol/L;(5)向溶液B通入惰性气体40min,得到溶液C;(6)将工作电极和铂网安置在电解池中,分别与恒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7)设置恒电流大小为3mA,将溶液C移入电解池中,在室温条件下对工作电极进行恒电流极化,而在对电极上沉积出单质银原子;(8)结束恒电流实验后,将铂网移入无水乙醇中,密封后超声清洗5min,然后抽滤,再清洗,再抽滤,冷冻干燥后得到粒径为25nm的纳米银粉体。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银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该纳米银粉体的电解液为硝酸银、柠檬酸、钼酸钠和磷酸钠的混合溶液,工作电极为废弃的银饰品等银材,铂网为对电极,先将电解液除氧,然后用恒流电源对工作电极进行恒电流极化,待铂网上还原沉积足够的银粉后,取下铂网,将其密闭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接着抽滤、干燥,得到纳米银粉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银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该纳米银粉体的电解液为硝酸银、柠檬酸、钼酸钠和磷酸钠的混合溶液,工作电极为废弃的银饰品等银材,铂网为对电极,先将电解液除氧,然后用恒流电源对工作电极进行恒电流极化,待铂网上还原沉积足够的银粉后,取下铂网,将其密闭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接着抽滤、干燥,得到纳米银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银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用环氧树脂封装废弃回收的银饰品等银材,根据银材的形状和大小,固定工作面积大小为0.1cm2~10cm2;
(2)配制0.01mol/L的NaOH溶液,清洗银材和铂网,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在50℃烘箱中烘干;
(3)配制0.02~0.05mol/L硝酸银水溶液A;
(4)向溶液A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钼酸钠和磷酸钠,得到溶液B,且使溶液B中柠檬酸、钼酸钠和磷酸钠分别为0.02~0.05mmol/L、0.1mmol/L和0.5mmol/L;
(5)向溶液B通入惰性气体30~40min,得到溶液C;
(6)将工作电极和铂网安置在电解池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义奎
申请(专利权)人:朱义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