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退火装置的自动穿线设备及退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90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退火装置的自动穿线设备及退火装置,该自动穿线设备包括依次相连的外壳主体、功能件和紧固件,外壳主体包括相互贯通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在第一主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第二主体上开设有进气孔,第一通孔和进气孔的轴线垂直;功能件设置在第二连通段的内部,在功能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和环槽,环槽与进气孔相连通;在功能件上开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与第二通孔相连通,出气孔从环槽向第二通孔内部输出气流。该退火装置包括自动穿线设备,退火装置包括退火装置本体,在退火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退火管,退火管和第一主体相连通。该自动穿线设备可以实现裸铜线在退火管内的自动穿线,可以避免手工穿线带来的烫伤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退火装置的自动穿线设备及退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漆包线生产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退火装置的自动穿线设备及退火装置。
技术介绍
在漆包线生产工艺中,退火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对于裸铜线进行退火处理之后,再将裸铜线加工制成漆包线。退火的目的是降低裸铜线的硬度和残余应力,减少裸铜线的变形与裂纹倾向,改善裸铜线的切削加工性,稳定裸铜线的尺寸,细化裸铜线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目前在裸铜线生产工艺中常用的退火装置为管式退火炉,在管式退火炉内设置有退火管。在使用退火管对裸铜线进行退火时,需要将裸铜线的端部从退火管的一端伸入,接着从另一端穿出,在进行退火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将裸铜线从退火管中穿入,然后让退火管对于管中的裸铜线进行退火处理。传统的穿线方法为使用钢绞线从退火管的一端穿过,并在穿入端手工将绞线头推动至另一端,然后将裸铜线绑定在钢绞线尾部,人工从头部拉动钢绞线带动裸铜线穿过退火炉管。在该穿线过程中,由于钢绞线长度较长,退火炉内温度很高,在拉动过程中容易造成鞭打烫伤,出现烫伤事故。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退火装置的自动穿线设备,包括依次相连的外壳主体、功能件和紧固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外壳主体包括相互贯通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在沿所述第一主体的轴向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主体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和所述进气孔的轴线垂直;/n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一连通段和第二连通段,所述第二连通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段相连通,所述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连通段的第二端上,在沿所述紧固件的轴向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段相连通;/n所述功能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通段的内部,在沿所述功能件的轴向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通段相连通的第二通孔,在所述功能件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环槽,所述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退火装置的自动穿线设备,包括依次相连的外壳主体、功能件和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主体包括相互贯通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在沿所述第一主体的轴向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主体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和所述进气孔的轴线垂直;
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一连通段和第二连通段,所述第二连通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段相连通,所述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连通段的第二端上,在沿所述紧固件的轴向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连通段相连通;
所述功能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通段的内部,在沿所述功能件的轴向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通段相连通的第二通孔,在所述功能件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
在所述功能件上开设有和所述环槽相连通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出气孔从所述环槽向所述第二通孔内部输出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穿线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件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抵接在所述第一连通段的端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段抵接在所述紧固件的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穿线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沿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轴向上开设有第三连通段,在沿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轴向上开设有第四连通段,所述第二通孔包括所述第三连通段和所述第四连通段。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楚丙佘松灿李成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蓉胜超微线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