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液再利用的气凝胶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835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胶液再利用的气凝胶生产装置,该装置结构包括盛液装置、搅拌装置、导管和增压泵,盛液装置与搅拌装置之间安装一台增压泵,它们通过柔性导管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胶液再利用的气凝胶生产装置的技术方案,将胶液充分利用制备出价格低、保温性能优异的气凝胶隔热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液再利用的气凝胶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凝胶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胶液再利用的气凝胶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气凝胶行业的兴起,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气凝胶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往往决定企业是否能在激烈的气凝胶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气凝胶属于保温隔热产品,可以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等诸多行业,从目前的市场应用来看,气凝胶在这些行业中的用量很少,主要是其较高的价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让气凝胶能够在其他行业广泛的使用,从降低成本出发,提供了一种胶液再利用的气凝胶生产装置的技术方案。将胶液充分利用制备出价格低、保温性能优异的气凝胶隔热产品。技术目的:针对现有生产工艺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胶液再利用的气凝胶生产装置,以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循环胶液浪费的现状,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胶液再利用的气凝胶生产装置,包括盛液装置、搅拌装置和增压泵,盛液装置和搅拌装置均通过柔性导管与增压泵相连接,将盛液装置中的液体输入搅拌装置中。所述盛液装置包括可移动推车1、盛液装置中的第一液位计2、盛液装置中的第一不锈钢箱体3、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4,可移动推车1由304钢管和4个万向轮构成,盛液装置中的第一不锈钢箱体3为正方体结构,边长为1m,箱体顶部设有直径为40cm圆孔,盛液装置中的第一不锈钢箱体3底部与可移动推车1焊接固定,所述的盛液装置中的第一液位计2在箱体外侧面,与箱体联通,盛液装置中的第一排液阀4位于箱体的下方,盛液装置中的第一排液阀4通过第一柔性导管5与增压泵连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中的第二不锈钢箱体10、气动搅拌器8、注胶口11、温度计9、升降台13、搅拌装置的第二排液阀12和搅拌装置的第三排液阀14、降温盘管15、搅拌装置中的第二液位计16,搅拌装置中的第二不锈钢箱体10为正方体结构,边长为1.5m,箱体顶部设有直径为50cm的圆孔,可移动气动搅拌器8通过切割圆孔置入箱体内部,注胶口11与箱体联通,温度计9位于不锈钢箱体的右侧,距离箱体底部50cm,搅拌装置的第二排液阀12与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4规格一致,距离箱体底部5-10cm,搅拌装置中的第二液位计16在箱体外侧面,与箱体连接,升降台13与不锈钢箱体底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降温盘管15位于箱体的内侧;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4位于距离箱体底部5-10cm,第一柔性导管5直径7-12cm;注胶口11为圆柱体,其高度为15-20cm,直径10-20cm;所述的搅拌装置中的降温盘管15,盘管由304钢管构成,管材直径2-5cm,通过焊接的方式置于箱体内壁。所述的柔性管道之间通过增压泵连接,能够有效的将盛液装置中的胶液输入到搅拌装置中。本技术一种胶液再利用的气凝胶生产装置,由盛液装置、柔性导管、增压泵和搅拌装置组成,柔性导管将盛液装置、增压泵和搅拌装置有效连接,此装置将多余的胶液二次利用,解决了生产过程中浪费胶液的现状,有效的增加企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胶液再利用的气凝胶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不锈钢箱体内置冷却盘管结构示意图;其中:1—可移动推车,2—盛液装置中的第一液位计,3-盛液装置中的第一不锈钢箱体,4-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5-第一柔性导管,6-增压泵,7-第二柔性导管,8-气动搅拌器,9-温度计,10-搅拌装置中的第二不锈钢箱体,11-注胶口,12-搅拌装置的第二排液阀,13-升降台,14-搅拌装置的第三排液阀,15-降温盘管,16-搅拌装置中的第二液位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使本技术的创作和功效易于明了,故此结合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装置结构主要包括盛液装置、柔性导管、增压泵和搅拌装置。盛液装置结构包括可移动推车1、盛液装置中的第一液位计2、盛液装置中的第一不锈钢箱体3、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4。所述的可移动推车1由304钢管和4个万向轮构成,所述的盛液装置中的第一不锈钢箱体为正方体结构,边长为1m,箱体顶部设有直径为40cm的圆孔,盛液装置中的第一不锈钢箱体3底部与可移动推车1焊接固定。所述的盛液装置中的第一液位计2在箱体外侧面,与箱体联通,所述的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4位于箱体的下方,距离箱体底部5-10cm,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管道直径7-12cm。所述的搅拌装置结构包括搅拌装置中的第二不锈钢箱体10、气动搅拌器8、注胶口11、温度计9、升降台13、搅拌装置的第二排液阀12和搅拌装置的第三排液阀14、降温盘管15、搅拌装置中的第二液位计16。所述的搅拌装置中的第二不锈钢箱体10为正方体结构,边长为1.5m,箱体顶部设有直径为50cm的圆孔,所述的气动搅拌器8通过切割圆孔置入箱体内部,所述的注胶口11与箱体联通,其高度15-20cm,直径10-20cm,所述的温度计9位于搅拌装置中的第二不锈钢箱体的右侧,高度距离箱体底部50cm,所述的搅拌装置的第二排液阀12与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4规格一致,距离箱体底部5-10cm。所述的搅拌装置中的第二液位计16在箱体外侧面,与箱体连接,所述的升降台13与搅拌装置中的第二不锈钢箱体底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本技术所述的增压泵是胶液再利用的气凝胶生产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柔性导管连接至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4和搅拌装置的注胶口11,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盛液装置中的胶液完全输入到搅拌装置中,提高工作效率。如图2所示为搅拌装置中的降温盘管15,盘管由304钢管构成,管材直径2-5cm,通过焊接的方式置于箱体内壁,通入冷却水后可以有效降低胶液的温度,延长凝胶时间。本技术装置操作流程具体如下:在进行装置使用时,将多余的胶液从生产线上盛出装入到盛液装置中的第一不锈钢箱体3中,从盛液装置中的第一液位计2中可以看出箱体中胶液的含量,将两段柔性导管的一端接入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4和注胶口11上,另一端分别接入到增压泵6上,胶液盛装完毕后,打开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4和增压泵6,将胶液注入到搅拌装置中,与装置中新配的胶液进行混合,打开气动搅拌器8,通过调节气体流量控制转速大小,打开搅拌装置的第三排液阀14,向降温盘管15中通入冷却水进行降温,通过搅拌装置中的第二液位计16和温度计9观察胶液的高度和温度,搅拌完毕后,通过起降机13将搅拌装置提高到一定高度,打开搅拌装置的第二排液阀12,对产品进行注胶。以上显示了和描述了本技术装置的具体特征结构和使用流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和方法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和方法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液再利用的气凝胶生产装置,包括盛液装置、搅拌装置和增压泵,盛液装置和搅拌装置均通过柔性导管与增压泵相连接,将盛液装置中的液体输入搅拌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装置包括可移动推车(1)、盛液装置中的第一液位计(2)、盛液装置中的第一不锈钢箱体(3)、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4),可移动推车(1)由304钢管和4个万向轮构成,盛液装置中的第一不锈钢箱体(3)为正方体结构,边长为1m,箱体顶部设有直径为40cm圆孔,盛液装置中的第一不锈钢箱体(3)底部与可移动推车(1)焊接固定,所述的盛液装置中的第一液位计(2)在箱体外侧面,与箱体联通,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4)位于箱体的下方,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4)通过第一柔性导管(5)与增压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液再利用的气凝胶生产装置,包括盛液装置、搅拌装置和增压泵,盛液装置和搅拌装置均通过柔性导管与增压泵相连接,将盛液装置中的液体输入搅拌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装置包括可移动推车(1)、盛液装置中的第一液位计(2)、盛液装置中的第一不锈钢箱体(3)、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4),可移动推车(1)由304钢管和4个万向轮构成,盛液装置中的第一不锈钢箱体(3)为正方体结构,边长为1m,箱体顶部设有直径为40cm圆孔,盛液装置中的第一不锈钢箱体(3)底部与可移动推车(1)焊接固定,所述的盛液装置中的第一液位计(2)在箱体外侧面,与箱体联通,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4)位于箱体的下方,盛液装置的第一排液阀(4)通过第一柔性导管(5)与增压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液再利用的气凝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装置中的第二不锈钢箱体(10)、气动搅拌器(8)、注胶口(11)、温度计(9)、升降台(13)、搅拌装置的第二排液阀(12)和搅拌装置的第三排液阀(14)、降温盘管(15)、搅拌装置中的第二液位计(16),拌装置中的第二不锈钢箱体(10)为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峰吴锦源崔恒律范凯运华文龙罗旭慧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