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573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包括下支座、中支座和上支座,下支座具有上下两层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结构,与靠船结构一一对应设置,且适于支撑在对应的靠船结构的靠船柱的一端;中支座固定在甲板上,具有水平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结构,与位于下层的靠船结构的两个靠船柱对应设置且支撑在靠船柱的中部;上支座固定连接上下两个靠船结构上相对的两个法兰盘。利用相对的法兰盘将两个靠船结构一端固定在一起,另一端分别搭接在下支座上的两个第一支撑结构上,中部通过中支座限位支撑,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移位,提高运输的稳定性,将两个靠船结构相对且上下叠加设置,减少靠船结构放置占用的甲板面积,提高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
技术介绍
海上风机的靠船结构呈空间框架结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靠船柱,以及在两个靠船柱之间平行设置的两个爬梯立柱,靠船柱的直径大于爬梯立柱的直径,爬梯立柱之间设置若干爬梯,两个靠船柱与两个爬梯立柱空间上不共面。靠船结构的运输一般将靠船结构放倒横置在甲板上,靠船柱在下,爬梯立柱在上,靠船结构紧挨着依次排列固定,由于靠船结构整体体积大,在运输船舶上占甲板面积大,使用大型运输船成本高,使用小型运输船,运输数量有限,不足以满足装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靠船结构运输占用空间大,运输数量有限。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包括:下支座,具有上下两层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与靠船结构一一对应设置,且适于支撑在对应的靠船结构的靠船柱的一端;中支座,具有水平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与位于下层的所述靠船结构的两个靠船柱对应设置且支撑在所述靠船柱的中部;上支座,固定连接上下两个所述靠船结构上相对的两个法兰盘。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对应支撑所述靠船结构的两个靠船柱。所述下支座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竖梁,和平行设置在第一竖梁两端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下支座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脚,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梁或第一横梁上;所述支撑脚与下方所述第一横梁两端的连线围成多边形。所述中支座包括:基座;两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平行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两个第二支撑部,沿同一所述靠船柱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支撑部为支撑半环;所述支撑半环与所述靠船柱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支撑半环开口朝上并支撑在所述靠船柱的外周面上。至少其一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设置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同一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内的两个第二支撑部对应设置,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两个第二竖梁,沿垂直于所述靠船柱的延伸方向分布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两侧;第二横梁,架设在两个所述第二竖梁之间;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围成所述靠船柱的放置空间。两个所述第二横梁相对的一侧壁面上设置缓冲垫块。所述上支座包括:第三支撑部;两个对接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撑部的两端;任一所述对接部上开设对接孔;所述对接孔与同侧的所述靠船结构上的法兰盘的螺栓孔对应设置;所述对接部与同侧的所述靠船结构栓接固定。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包括下支座、中支座和上支座,下支座具有上下两层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结构,与靠船结构一一对应设置,且适于支撑在对应的靠船结构的靠船柱的一端;中支座固定在甲板上,具有水平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结构,与位于下层的靠船结构的两个靠船柱对应设置且支撑在靠船柱的中部;上支座固定连接上下两个靠船结构上相对的两个法兰盘。利用相对的法兰盘将两个靠船结构一端固定在一起,另一端分别搭接在下支座上的两个第一支撑结构上,中部通过中支座限位支撑,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移位,提高运输的稳定性,将两个靠船结构相对且上下叠加设置,减少靠船结构放置占用的甲板面积,提高运输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中下支座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中下支座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中下支座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中中支座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中中支座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中上支座的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中上支座的俯视图;图8为两个靠船结构堆放的主视图;图9为两个靠船结构堆放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下支座;11、第一支撑结构;111、第一支撑部;12、第一竖梁;13、第一横梁;14、支撑脚;2、中支座;21、基座;22、第二支撑结构;221、第二支撑部;23、限位结构;231、第二竖梁;232、第二横梁;24、缓冲垫块;3、上支座;31、第三支撑部;32、对接部;321、对接孔;4、靠船柱;41、法兰盘;42、支臂;5、爬梯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包括下支座1、中支座2和上支座3,如图1所示,下支座1具有上下两层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结构11,第一支撑结构11与靠船结构一一对应设置,下支座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竖梁12和平行设置在第一竖梁12两端的第一横梁13,如图2所示,第一竖梁12并列设置两个,位于两个第一竖梁12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横梁13,第一支撑结构11对应设置在两个第一横梁13上,第一支撑结构1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撑部111,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结构11中设置两个第一支撑部111,两个第一支撑部111对称分布在第一横梁13的两端,第一支撑部111采用支撑半环,支撑半环的开口朝上,支撑半环的形状与靠船结构中靠船柱4的形状相匹配,适于支撑靠船柱4,当然,第一支撑部111还可以为圆环,圆环的内径与靠船柱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支座(1),具有上下两层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结构(11);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1)与靠船结构一一对应设置,且适于支撑在对应的靠船结构的靠船柱(4)的一端;/n中支座(2),具有水平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结构(22);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2)与位于下层的所述靠船结构的两个靠船柱(4)对应设置且支撑在所述靠船柱(4)的中部;/n上支座(3),固定连接上下两个所述靠船结构上相对的两个法兰盘(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支座(1),具有上下两层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结构(11);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1)与靠船结构一一对应设置,且适于支撑在对应的靠船结构的靠船柱(4)的一端;
中支座(2),具有水平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支撑结构(22);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2)与位于下层的所述靠船结构的两个靠船柱(4)对应设置且支撑在所述靠船柱(4)的中部;
上支座(3),固定连接上下两个所述靠船结构上相对的两个法兰盘(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1)包括两个第一支撑部(111);
所述第一支撑部(111)对应支撑所述靠船结构的两个靠船柱(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竖梁(12),和平行设置在第一竖梁(12)两端的第一横梁(13);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1)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1)还包括:
至少一个支撑脚(14),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梁(12)或第一横梁(13)上;
所述支撑脚(14)与下方所述第一横梁(13)两端的连线围成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船结构的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座(2)包括:
基座(21);
两个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2)平行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基座(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康贺广零郭小亮郭玮赵辉解锦婷陈冲茹洋洋孔德煌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