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注塑工艺实现金属变形及其与聚合物结合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4469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注塑工艺实现金属变形及其与聚合物结合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金属与聚合物结合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注塑工艺实现金属变形及其与聚合物结合的方法,包括将剪裁好的金属板置于变形模具内,再将变形模具置于注塑模具中,此时金属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具有初始自由空腔和变形空腔;将聚合物的熔体注入至初始自由空腔内,升高注塑压力使得金属板发生向变形空腔内延伸的形变;待聚合物冷却后得到金属板与聚合物相复合的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注塑过程中,利用注射压力迫使金属发生形变,金属的形变有助于增强金属与聚合物的结合,故增强了复合后产品中金属与聚合物两相之间的结合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注塑工艺实现金属变形及其与聚合物结合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注塑工艺实现金属变形及其与聚合物结合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金属与塑料长期以来都用作汽车制造等工业领域中的重要元件,金属通常添加到混合组件中,以提供所需的强度和刚度,增强美观性,导热性和导电性,并防止电磁干扰。塑料则使混合元件能够配置成轻型复杂的形状,并具有改进的阻尼特性,耐腐蚀的特点。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是将两种材料整合成一个比两种材料单独拥有的性能更好的混合元件。现有技术中,金属部件在利用机加工或塑性加工成型后,再实现与塑料的结合。而且,大多采用粘结剂或是机械铆合,即: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以形成一定的微观结构,再利用粘结剂将一面具有微观结构的金属基材与塑性材料结合;或是对金属基材进行机械加工以形成机械孔,在通过注射熔体将金属材料与塑性材料结合。但是这两种方法制备的金-塑复合件,金属和聚合物两相之间的结合力较弱。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申请号:201821765257.6],该技术专利包括:注塑模具前模,所述注塑模具前模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注塑工艺实现金属变形及其与聚合物结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剪裁好的金属板(1)置于变形模具(2)内,再将变形模具(2)置于注塑模具(3)中,此时金属板(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具有初始自由空腔(4)和变形空腔(5);/n步骤二:将聚合物(6)的熔体注入至初始自由空腔(4)内,升高注塑压力使得金属板(1)发生向变形空腔(5)内延伸的形变;/n步骤三:待聚合物(6)冷却后得到金属板(1)与聚合物(6)相复合的产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注塑工艺实现金属变形及其与聚合物结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剪裁好的金属板(1)置于变形模具(2)内,再将变形模具(2)置于注塑模具(3)中,此时金属板(1)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具有初始自由空腔(4)和变形空腔(5);
步骤二:将聚合物(6)的熔体注入至初始自由空腔(4)内,升高注塑压力使得金属板(1)发生向变形空腔(5)内延伸的形变;
步骤三:待聚合物(6)冷却后得到金属板(1)与聚合物(6)相复合的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注塑工艺实现金属变形及其与聚合物结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一之前还包括用于增强聚合物(6)与金属板(1)复合后相互作用力的预处理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注塑工艺实现金属变形及其与聚合物结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步骤包括利用砂纸对金属板(1)上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然后对金属板(1)进行电解抛光处理,最后利用质量分数为5%-6%的磷酸溶液对金属板(1)进行氧化处理;
或所述预处理步骤包括在金属板(1)上表面浸涂或涂覆胶黏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注塑工艺实现金属变形及其与聚合物结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1)为铝、铜、铝合金、铜合金或碳钢;所述聚合物(6)为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所述金属板(1)的厚度为0.5-2.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注塑工艺实现金属变形及其与聚合物结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注塑压力为20-80MP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注塑工艺实现金属变形及其与聚合物结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注塑模具(3)的温度为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熹平王博文胡仲略李梦佳宫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