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红专利>正文

一种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468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罐体、支撑架、搅拌机构以及转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搅拌式反应釜在搅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以下难题:1.传统搅拌式反应釜内搅拌轴为直线型,其范围小,不能全方位对材料进行充分搅拌,存在搅拌不均匀,2.传统搅拌喷嘴只能围绕搅拌轴旋转进行喷射气体,进而到达搅拌材料的目的,搅拌轴气体喷射角度有限,不能全方位旋转喷射,3.传统搅拌式反应釜材料从进料口进入后直接进入罐体内,没有过渡结构,使得材料堆积在罐体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聚氨酯材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
技术介绍
搅拌式反应釜通过电机或配减速机带动外磁钢体旋转,通过磁性作用从而带动密封罩内的内磁钢体旋转,内磁钢体的轴与搅拌器的轴连为一体,达到搅拌物料作用,特别适用于中试和大型生产用的易燃、易爆、剧毒、贵重介质在高温、高压、抽真空等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目前,搅拌式反应釜在搅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以下难题:1.传统搅拌式反应釜内搅拌轴为直线型,其范围小,不能全方位对材料进行充分搅拌,存在搅拌不均匀,2.传统搅拌喷嘴只能围绕搅拌轴旋转进行喷射气体,进而到达搅拌材料的目的,搅拌轴气体喷射角度有限,不能全方位旋转喷射,3.传统搅拌式反应釜材料从进料口进入后直接进入罐体内,没有过渡结构,使得材料堆积在罐体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可以解决搅拌式反应釜在搅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以下难题:1.传统搅拌式反应釜内搅拌轴为直线型,其范围小,不能全方位对材料进行充分搅拌,存在搅拌不均匀,2.传统搅拌喷嘴只能围绕搅拌轴旋转进行喷射气体,进而到达搅拌材料的目的,搅拌轴气体喷射角度有限,不能全方位旋转喷射,3.传统搅拌式反应釜材料从进料口进入后直接进入罐体内,没有过渡结构,使得材料堆积在罐体中。(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罐体、支撑架、搅拌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反应釜罐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反应釜罐体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反应釜罐体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架,反应釜罐体内壁中部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安装有导流板,导流板固定设置在反应釜罐体内壁上,导流板为从左往右向上倾斜结构,反应釜罐体的左右内侧壁上自上往下等间距对称开设有导通一号圆孔,每个导通一号圆孔内通过轴承安装有搅拌机构,且搅拌机构位于导流板下方,驱动机构数量为二,反应釜罐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杆、喷嘴支链和承托架,所述的搅拌杆一端穿过反应釜罐体内侧壁上的导通一号圆孔,搅拌杆另一端与承托架之间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相连接,搅拌杆整体为波浪形空心管状结构,且搅拌杆的波峰和波谷的位置处开设有螺纹连接孔,每个螺纹连接孔上均安装有喷嘴支链;所述的承托架固定安装在支撑杆上。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支链、盖板、通气管道、驱动电机和气泵,所述的盖板为空心的壳体结构,且盖板固定安装在反应釜罐体的外壁上,盖板右侧开设有导通二号圆孔,导通二号圆孔与导通一号圆孔相对应连通,盖板内部设置有驱动支链,驱动支链安装在搅拌杆上;所述的通气管道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L型空心管件,且通气管道下端与气泵出气口相连接,通气管道上均匀开设有连接圆孔,连接圆孔与导通一号圆孔、导通二号圆孔向连通,搅拌杆穿过连接圆孔与通气管道通过转动连接方式相连接,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盖板外侧壁上,驱动电机输出轴与驱动支链相连接,且驱动电机位于气泵上方。优选的,所述的喷嘴支链包括球座、球碗、球铰头和单向阀,球座内壁开设有内螺纹,球座底部开设有连通圆孔,球座通过连通圆孔与搅拌杆相连通,球碗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球座与球碗通过螺纹连接方式相连接,球碗内安装有球铰头,球铰头为空心“8”型壳体结构,球铰头上端球面均匀开设有喷气孔,喷气孔内安装有单向阀。优选的,所述的驱动支链包括从动齿轮、主动齿轮、链轮、转动轴和传动链,从动齿轮固定安装在穿过反应釜罐体内侧壁上导通一号圆孔的搅拌杆端部位置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外啮合连接方式相连接,主动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转动轴一端,转动轴另一端安装有链轮,且转动轴中部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在盖板上,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相连接,位于最下方转动轴通过轴承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导流板上开设有波浪状凸起,波谷处均匀开设有导流圆孔。优选的,所述的导流板表面、搅拌机构外表面、支撑杆外表面以及反应釜罐体内表面都均匀涂抹有防粘连性材料。(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可以解决搅拌式反应釜在搅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以下难题:1.传统搅拌式反应釜内搅拌轴为直线型,其范围小,不能全方位对材料进行充分搅拌,存在搅拌不均匀,2.传统搅拌喷嘴只能围绕搅拌轴旋转进行喷射气体,进而到达搅拌材料的目的,搅拌轴气体喷射角度有限,不能全方位旋转喷射,3.传统搅拌式反应釜材料从进料口进入后直接进入罐体内,没有过渡结构,使得材料堆积在罐体中。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搅拌机构中,其中转动曲轴为波浪型,波浪型转动曲轴在旋转时所覆盖的面积将远远大于传统搅拌式反应釜,实现对发泡聚氨酯材料进行更加充分的搅拌。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喷嘴支链采用球铰链式结构,喷嘴能够以球碗为基座进行旋转,使得气体通过单向阀喷出的范围更加广泛,其中单向阀使得气体只能通过喷嘴出去,可有效避免反应釜内发泡聚氨酯材料进入喷嘴中。4.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导流板为波浪型,波浪状导流板有着导流、分流的作用,发泡聚氨酯材料通过六号圆孔进入搅拌机构内,可有效避免堆积在导流板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的主体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说明书附图1的C向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说明书附图1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说明书附图1的B向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罐体1、支撑架2、搅拌机构3以及驱动机构4,所述反应釜罐体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3,反应釜罐体1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14,反应釜罐体1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架2,反应釜罐体1内壁中部安装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上端安装有导流板12,导流板12固定设置在反应釜罐体1内壁上,导流板12为从左往右向上倾斜结构,反应釜罐体1的左右内侧壁上自上往下等间距对称开设有导通一号圆孔,每个导通一号圆孔内通过轴承安装有搅拌机构3,且搅拌机构3位于导流板12下方,驱动机构数量为二,反应釜罐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4。所述的导流板12上开设有波浪状凸起,波谷处均匀开设有导流圆孔121,其中波浪状导流板12有着导流、分流的作用,发泡聚氨酯材料通过导流圆孔121进入搅拌机构3内,可有效避免堆积在导流板12上;所述的导流板12表面、搅拌机构3外表面、支撑杆11外表面以及反应釜罐体1内表面都均匀涂抹有防粘连性材料,避免发泡聚氨酯材料粘连在导流板12表面、搅拌机构3外表面、支撑杆11外表面以及反应釜罐体1内表面上,影响搅拌机构3性能。所述的搅拌机构3包括搅拌杆31、喷嘴支链32和承托架33,所述的搅拌杆31一端穿过反应釜罐体1内侧壁上的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罐体(1)、支撑架(2)、搅拌机构(3)以及驱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罐体(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3),反应釜罐体(1)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14),反应釜罐体(1)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架(2),反应釜罐体(1)内壁中部安装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上端安装有导流板(12),导流板(12)固定设置在反应釜罐体(1)内壁上,导流板(12)为从左往右向上倾斜结构,反应釜罐体(1)的左右内侧壁上自上往下等间距对称开设有导通一号圆孔,每个导通一号圆孔内通过轴承安装有搅拌机构(3),且搅拌机构(3)位于导流板(12)下方,驱动机构(4)数量为二,反应釜罐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4);其中:/n所述的搅拌机构(3)包括搅拌杆(31)、喷嘴支链(32)和承托架(33),所述的搅拌杆(31)一端穿过反应釜罐体(1)内侧壁上的导通一号圆孔,搅拌杆(31)另一端与承托架(33)之间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相连接,搅拌杆(31)整体为波浪形空心管状结构,且搅拌杆(31)的波峰和波谷的位置处开设有螺纹连接孔,每个螺纹连接孔上均安装有喷嘴支链(32);所述的承托架(33)固定安装在支撑杆(11)上;/n所述的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支链(41)、盖板(42)、通气管道(43)、驱动电机(44)和气泵(45),所述的盖板(42)为空心的壳体结构,且盖板(42)固定安装在反应釜罐体(1)的外壁上,盖板(42)右侧开设有导通二号圆孔,导通二号圆孔与导通一号圆孔相对应连通,盖板(42)内部设置有驱动支链(41),驱动支链(41)安装在搅拌杆(31)上;所述的通气管道(43)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L型空心管件,且通气管道(43)下端与气泵(45)出气口相连接,通气管道(43)上均匀开设有连接圆孔,连接圆孔与导通一号圆孔、导通二号圆孔向连通,搅拌杆(31)穿过连接圆孔与通气管道(43)通过转动连接方式相连接,驱动电机(44)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盖板(42)外侧壁上,驱动电机(44)输出轴与驱动支链(41)相连接,且驱动电机(44)位于气泵(45)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包括反应釜罐体(1)、支撑架(2)、搅拌机构(3)以及驱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罐体(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3),反应釜罐体(1)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14),反应釜罐体(1)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架(2),反应釜罐体(1)内壁中部安装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上端安装有导流板(12),导流板(12)固定设置在反应釜罐体(1)内壁上,导流板(12)为从左往右向上倾斜结构,反应釜罐体(1)的左右内侧壁上自上往下等间距对称开设有导通一号圆孔,每个导通一号圆孔内通过轴承安装有搅拌机构(3),且搅拌机构(3)位于导流板(12)下方,驱动机构(4)数量为二,反应釜罐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4);其中:
所述的搅拌机构(3)包括搅拌杆(31)、喷嘴支链(32)和承托架(33),所述的搅拌杆(31)一端穿过反应釜罐体(1)内侧壁上的导通一号圆孔,搅拌杆(31)另一端与承托架(33)之间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相连接,搅拌杆(31)整体为波浪形空心管状结构,且搅拌杆(31)的波峰和波谷的位置处开设有螺纹连接孔,每个螺纹连接孔上均安装有喷嘴支链(32);所述的承托架(33)固定安装在支撑杆(11)上;
所述的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支链(41)、盖板(42)、通气管道(43)、驱动电机(44)和气泵(45),所述的盖板(42)为空心的壳体结构,且盖板(42)固定安装在反应釜罐体(1)的外壁上,盖板(42)右侧开设有导通二号圆孔,导通二号圆孔与导通一号圆孔相对应连通,盖板(42)内部设置有驱动支链(41),驱动支链(41)安装在搅拌杆(31)上;所述的通气管道(43)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L型空心管件,且通气管道(43)下端与气泵(45)出气口相连接,通气管道(43)上均匀开设有连接圆孔,连接圆孔与导通一号圆孔、导通二号圆孔向连通,搅拌杆(31)穿过连接圆孔与通气管道(43)通过转动连接方式相连接,驱动电机(44)通过电机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红李锦余
申请(专利权)人:汪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