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医学用掖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44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医学用掖柺,涉及运动医学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掖拐结构简单且稳定性较低的问题。所述主杆设置有两个,所述主杆的上端安装有减震套筒,所述减震套筒的上端安装有接线箱,所述接线箱的上端安装有腋下支撑软座,两个所述主杆的下端均安装有底座,且主杆的下端嵌入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辅助支腿,所述辅助支腿的下端安装有防滑垫,所述辅助支腿设置有四个,两个所述减震套筒之间安装有手部支撑软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医学用掖柺
本技术涉及运动医学
,具体为一种运动医学用掖柺。
技术介绍
运动医学是一门将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运用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从而达到防治伤病、保障运动者的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目前,在当骨科患者的腿部受伤或者治疗时,其行动往往并不方便,因此,需要提供一些支助物帮助他们进行恢复性训练,或者能够帮助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行走活动。其中,提供掖拐是一种简单的方式。但是,现有的掖拐结构简单且稳定性较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运动医学用掖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医学用掖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掖拐结构简单且稳定性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动医学用掖柺,包括主杆,所述主杆设置有两个,所述主杆的上端安装有减震套筒,所述减震套筒的上端安装有接线箱,所述接线箱的上端安装有腋下支撑软座,两个所述主杆的下端均安装有底座,且主杆的下端嵌入底座的内部,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辅助支腿,所述辅助支腿的下端安装有防滑垫,所述辅助支腿设置有四个,两个所述减震套筒之间安装有手部支撑软座。优选的,所述手部支撑软座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减震套筒的内侧安装有固定盒,所述接线箱的内部安装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与接线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下端安装有螺杆,且螺杆位于固定盒的内部,所述螺杆贯穿调节杆,且螺杆位于调节杆上端的一侧,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减震套筒之间安装有滑轨。优选的,所述主杆的上端嵌入减震套筒的内部,所述减震套筒与主杆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与减震套筒和主杆均通过螺钉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安装有脚踏板,且脚踏板与底座通过限位阻尼转轴连接。优选的,所述主杆的一侧安装有照明机构,所述照明机构包括LED光源和玻璃保护罩,且玻璃保护罩位于LED光源的外部,且照明机构嵌入主杆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辅助支腿与底座焊接连接,所述辅助支腿与防滑垫胶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四个辅助支腿共同组成掖拐的底部支撑组件,使掖拐呈自由状态时可竖立,提高掖拐的稳定性,且在每个辅助支腿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滑垫,增大掖拐与地面之间的接触摩擦力,掖拐不易打滑,提高掖拐的使用安全性。2、本技术通过步进电机工作可带动螺杆转动,从而带动手部支撑软座沿着滑轨的滑动,从而对手部支撑软座的位置进行调节,对于不同手臂长度或者不同使用习惯的患者做出相应的调节,提高了掖拐的使用灵活性。3、本技术通过照明机构可光线较暗时进行照明,进一步提高了掖拐的使用安全性,在患者移动的过程中弹簧作出相应的收缩,起到缓冲的作用,增加了掖拐的使用舒适性,脚踏板可放置患者的脚部,在移动过程中可进行简单的休息,增加了掖拐的功能性,结构更加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运动医学用掖柺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接线箱和固定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杆和减震套筒的连接关系图;图4为本技术的照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杆;2、减震套筒;3、腋下支撑软座;4、底座;5、辅助支腿;6、防滑垫;7、手部支撑软座;8、接线箱;9、步进电机;10、固定盒;11、螺杆;12、调节杆;13、滑轨;14、减震弹簧;15、脚踏板;16、照明机构;17、LED光源;18、玻璃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运动医学用掖柺,包括主杆1,主杆1设置有两个,主杆1的上端安装有减震套筒2,减震套筒2的上端安装有接线箱8,接线箱8的上端安装有腋下支撑软座3,两个主杆1的下端均安装有底座4,且主杆1的下端嵌入底座4的内部,底座4的下端安装有辅助支腿5,辅助支腿5的下端安装有防滑垫6,辅助支腿5设置有四个,两个减震套筒2之间安装有手部支撑软座7,四个辅助支腿5共同组成掖拐的底部支撑组件,使掖拐呈自由状态时可竖立,提高掖拐的稳定性,且在每个辅助支腿5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滑垫6,增大掖拐与地面之间的接触摩擦力,掖拐不易打滑,提高掖拐的使用安全性。进一步,手部支撑软座7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杆12,减震套筒2的内侧安装有固定盒10,接线箱8的内部安装有步进电机9,且步进电机9与接线箱8通过螺钉连接,步进电机9的下端安装有螺杆11,且螺杆11位于固定盒10的内部,螺杆11贯穿调节杆12,且螺杆11位于调节杆12上端的一侧,调节杆12的另一端与减震套筒2之间安装有滑轨13,步进电机9工作可带动螺杆11转动,从而带动手部支撑软座7沿着滑轨13的滑动,从而对手部支撑软座7的位置进行调节,对于不同手臂长度或者不同使用习惯的患者做出相应的调节,提高了掖拐的使用灵活性。进一步,主杆1的上端嵌入减震套筒2的内部,减震套筒2与主杆1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14,且减震弹簧14与减震套筒2和主杆1均通过螺钉连接,在患者移动的过程中减震弹簧14作出相应的收缩,起到缓冲的作用,增加了掖拐的使用舒适性。进一步,底座4的一侧安装有脚踏板15,且脚踏板15与底座4通过限位阻尼转轴连接,脚踏板15可放置患者的脚部,在移动过程中可进行简单的休息。进一步,主杆1的一侧安装有照明机构16,照明机构16包括LED光源17和玻璃保护罩18,且玻璃保护罩18位于LED光源17的外部,且照明机构16嵌入主杆1的内部,照明机构16可光线较暗时进行照明,进一步提高了掖拐的使用安全性。进一步,辅助支腿5与底座4焊接连接,辅助支腿5与防滑垫6胶接连接,焊接连接的气密性和水密性都较好,结构刚性也较大,结构的整体性好,既省工省时,又不使材料的截面积受到减损,使材料得到充分利用,胶接有良好的密封性、绝缘性和防腐性。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腋下支撑软座3位于使用者的腋下,使用者的手动握住手部支撑软座7即可,步进电机9工作可带动螺杆11转动,从而带动手部支撑软座7沿着滑轨13的滑动,从而对手部支撑软座7的位置进行调节,对于不同手臂长度或者不同使用习惯的患者做出相应的调节,提高了掖拐的使用灵活性,四个辅助支腿5共同组成掖拐的底部支撑组件,使掖拐呈自由状态时可竖立,提高掖拐的稳定性,且在每个辅助支腿5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滑垫6,增大掖拐与地面之间的接触摩擦力,掖拐不易打滑,提高掖拐的使用安全性,照明机构16可光线较暗时进行照明,进一步提高了掖拐的使用安全性,在患者移动的过程中减震弹簧14作出相应的收缩,起到缓冲的作用,增加了掖拐的使用舒适性,脚踏板15可放置患者的脚部,在移动过程中可进行简单的休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医学用掖柺,包括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设置有两个,所述主杆(1)的上端安装有减震套筒(2),所述减震套筒(2)的上端安装有接线箱(8),所述接线箱(8)的上端安装有腋下支撑软座(3),两个所述主杆(1)的下端均安装有底座(4),且主杆(1)的下端嵌入底座(4)的内部,所述底座(4)的下端安装有辅助支腿(5),所述辅助支腿(5)的下端安装有防滑垫(6),所述辅助支腿(5)设置有四个,两个所述减震套筒(2)之间安装有手部支撑软座(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医学用掖柺,包括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设置有两个,所述主杆(1)的上端安装有减震套筒(2),所述减震套筒(2)的上端安装有接线箱(8),所述接线箱(8)的上端安装有腋下支撑软座(3),两个所述主杆(1)的下端均安装有底座(4),且主杆(1)的下端嵌入底座(4)的内部,所述底座(4)的下端安装有辅助支腿(5),所述辅助支腿(5)的下端安装有防滑垫(6),所述辅助支腿(5)设置有四个,两个所述减震套筒(2)之间安装有手部支撑软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医学用掖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支撑软座(7)的内部安装有调节杆(12),所述减震套筒(2)的内侧安装有固定盒(10),所述接线箱(8)的内部安装有步进电机(9),且步进电机(9)与接线箱(8)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步进电机(9)的下端安装有螺杆(11),且螺杆(11)位于固定盒(10)的内部,所述螺杆(11)贯穿调节杆(12),且螺杆(11)位于调节杆(12)上端的一侧,所述调节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娜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