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用上肢支撑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365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瘫用上肢支撑件,包括竖直板、上板、前板、连接板;上板的一端与竖直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上板的另一端与前板连接;前板向上倾斜15~25°;连接板的上表面为弧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新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偏瘫患者上肢量身定做的辅助器械,保持患者上肢处于抗痉挛模式,避免异常模式发生,为患者康复锻炼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连接板的设计使得患者肩关节前屈保持一定的度数且保持患侧上肢抬高固定于身体前侧,使腕关节背伸,五指分开,利用新的分指结构在区分手指的同时实现拉伸效果,从而预防肩关节脱位、水肿、粘膜、手部水肿、手指曲屈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瘫用上肢支撑件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偏瘫用上肢支撑件。
技术介绍
偏瘫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偏瘫患者的常见的运动模式是上肢屈肌模式,下肢伸肌模式,抗痉挛体位摆放是预防错误模式的最好方法,特别当患者能下床行走而上肢肌力在0~2级时,由于患侧上肢肌力弱导致患肢下垂于患侧体旁,这样容易引起肩关节半脱位,上肢静脉血回流障碍,手指关节屈曲,这样容易引起患者肩关节疼痛无法进行功能锻炼,严重时可能造成肩手综合症的发生;还有些患者用长巾把患侧上肢抬高,这样患肢虽然抬高但是无法使肩关节前屈打开关节活动度,这样易引起肩关节粘黏宜造成水肿疼痛,同时不能保证腕关节背伸,淋巴静脉回流受阻,宜引起水肿,手指关节由于神经受损张力高保持屈曲状态,同样会引起肩手综合征,早期抗痉挛体位摆放尤为重要,其中支具为关键的辅助工具。现有技术关于肘部、手部的支具较多,但没有针对偏瘫上肢康复支具,且现有手部支具都是通过照着手模制备模拟手指的支具并通过魔术贴固定手指,这脚趾支具制备繁琐,又使得手指清洗清洁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新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偏瘫患者上肢量身定做的辅助器械,保持患者上肢处于抗痉挛模式,避免异常模式发生,为患者康复锻炼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连接板的设计使得患者肩关节前屈保持一定的度数且保持患侧上肢抬高固定于身体前侧,使腕关节背伸,五指分开,利用新的分指结构在区分手指的同时实现拉伸效果,从而预防肩关节脱位、水肿、粘膜、手部水肿、手指曲屈状态。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偏瘫用上肢支撑件,包括竖直板、上板、前板、连接板;上板的一端与竖直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上板的另一端与前板连接;前板向上倾斜15~25°;连接板的上表面为弧形结构。偏瘫用上肢支具,包括束带、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竖直板、上板、前板、连接板;上板的一端与竖直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上板的另一端与前板连接;前板向上倾斜15~25°;连接板的上表面为弧形结构;所述束带的一端与竖直板连接。本技术中,上板的上表面为弧形结构,下表面的结构没有限定,上板用于支撑上肢手臂部位,对于软瘫期半脱位的患者,上肢无法自主使力,弧形上板既可以避免上肢左右滑落,又利于医护人员进行上肢定位,具体弧形结构的弧度没有特别限制,比如一个整圆的三分之一圆弧。本技术中,前板用于支撑手掌以及分离手指;优选的,前板包括掌部支撑板、指部支撑板、连接杆、柔性片;掌部支撑板的外侧壁设有凸起结构,指部支撑板的外侧壁设有凸起结构,连接杆的两个端部设有圈结构;连接杆的两个圈结构分别与掌部支撑板外侧壁的凸起结构、指部支撑板外侧壁的凸起结构连接;掌部支撑板、指部支撑板通过柔性片连接。现有支撑手掌的装置都为一体结构,无法进行手指清洁,本技术通过柔性板连接掌部支撑板、指部支撑板实现了指部支撑板可以相对掌部支撑板弯折的效果,从而可以不拆卸支具进行手指清洁、拉伸康护等,一般情况,柔性板的连接满足指部支撑板支撑指部的作用力,通过连接杆套在掌部支撑板上起到进一步稳定指部支撑板的作用,前板与上板的连接处在掌部支撑板部,从而掌部支撑板为稳定结构,其上的凸起结构与指部支撑板上的凸起结构的具体设计以及位置不做限定,柔性片的选择为常规技术,比如硅橡胶片,具有良好的柔性与合适的硬度。本技术中,掌部支撑板的上表面、指部支撑板的上表面都为平面结构;掌部支撑板的边缘设有挡片结构;挡片结构为弧形。现有技术指部支撑板都设有凸起或者凹槽,为了配合指头的固定,且都采用魔术贴、绑带等方式固定,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固有结构,创造性的采用平面结构的掌部支撑板、指部支撑板,且在掌部支撑板边缘设置弧形挡片,避免手掌左右滑移,具体弧形挡片的尺寸为常规选择,大小些都可以,只要起到稳定掌部的效果即可,左右两侧挡板可一样也可不一样,掌部支撑板前边缘与柔性片连接、后边缘与前板固定连接,左右边缘设置挡片,在此提一下,本技术涉及的位置关系为实际使用时的位置关系,比如上板位于竖直板上方、竖直板为竖直放置,前板在上板前方,即人脸朝着的方向。进一步优选的,前板还包括指部分离结构;所述指部分离结构由弹性绳、硅胶夹组成,或者所述指部分离结构由弹性绳、硅胶夹、硅胶环组成;弹性绳固定在指部支撑板上。这又是本技术的创造性所在,克服了现有技术通过固定绷带、魔术贴等固定手指的技术偏见,首次采用的分离结构既可以拉伸手指,又能够使得各只手指具有间隙,关键的,可以将现有体征检测探头加在硅胶夹上进行测试,比如测试脉搏,因为手腕处无法贴合探头,通过硅胶夹可以将探头夹在指尖,这是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的,而且对于手指康护训练有利,通过拉伸避免手肿,需要康护训练时,一个个取下硅胶夹即可,现有打开绷带后,由于凹槽或者隔板的存在,导致护理人员对患者手指操作不便,康复效果不佳,本技术的平板结构结合柔性板,可以使得护理人员有效的对手指进行按摩,无论护理人员还是患者,都认为本技术的结构较现有手部护具好用,康护效果好。弹性绳、硅胶夹、硅胶环都为现有产品,医院有现成产品,或者市购,弹性绳一端可以绑在、粘在或者套在掌部支撑板上,另一端绑在硅胶夹上,具体长度根据常识选择,使得硅胶夹对手指有拉伸作用即可,硅胶环可以套在大拇指上,一般偏瘫,大拇指屈曲较其他手指轻,不太需要特别护理,如果需要,采用硅胶环足矣,也不影响拉伸、按摩等康护训练。本技术中,连接板的上表面为弧形结构既实现其连接上板竖直板的作用又能够作为上肢支撑点之一,连接板由塑料板、吸湿布层、多孔硅胶层组成;吸湿布层位于塑料板、多孔硅胶层之间。连接板下接竖直板、上连上板,从而使得支撑件为整体结构,而且其在使用时位于腋窝下方,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需要硬质的塑料板才行,硅橡胶无法满足,这就导致容易出汗且无法及时排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舒适度,而且易出红疹等皮肤问题,本技术通过塑料板、吸湿布层、多孔硅胶层的组合解决此问题,最上层的多孔硅胶可以排汗,也起到柔软舒适、些许通风的效果,中间吸湿布层可以将上方排下的汗吸收,塑料板起到支撑作用,三层之间的复合为现有技术,比如胶粘、热压、机械缝合等,具体材料的选择也是现有技术,具体厚度的选择为常识。本技术中,竖直板、上板分别设有多孔结构,竖直板一般在腰部至肋部,具体尺寸根据常识选择,上板支撑整只手臂,多孔结构的设计既可以减轻支撑件的整体重量,又能够透风排气。优选的,竖直板内侧、上板内侧分别设有棉布层,该结构尤其用于夏天等热天,可以吸汗、防滑,毕竟前板、竖直板都是塑料制品,直接与人皮肤接触,舒适度、透气排汗的效果不如棉布,另外,棉布还起到稳定效果,在衣裳较少的时候,通过棉布作为垫层,起到稳定手臂的效果,在衣裳较多时,可撤去棉布。本技术中,上板与前板的连接处设有凝胶层,上板与前板的连接为现有技术,也可以一体成型,凝胶层的设计助于腕部康护,且在运动过程,不可避免的上肢略微移动,凝胶结构的存在可以起到一定的按摩腕部的效果,具体凝胶为现有选择,比如聚丙烯凝胶,胶粘在上板与前板的连接处即可,厚度一般较薄,具体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偏瘫用上肢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瘫用上肢支撑件包括竖直板、上板、前板、连接板;上板的一端与竖直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上板的另一端与前板连接;前板向上倾斜15~25°;连接板的上表面为弧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偏瘫用上肢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瘫用上肢支撑件包括竖直板、上板、前板、连接板;上板的一端与竖直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上板的另一端与前板连接;前板向上倾斜15~25°;连接板的上表面为弧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偏瘫用上肢支撑件,其特征在于,上板的上表面为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偏瘫用上肢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前板包括掌部支撑板、指部支撑板、连接杆、柔性片;掌部支撑板的外侧壁设有凸起结构,指部支撑板的外侧壁设有凸起结构,连接杆的两个端部设有圈结构;连接杆的两个圈结构分别与掌部支撑板外侧壁的凸起结构、指部支撑板外侧壁的凸起结构连接;掌部支撑板、指部支撑板通过柔性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偏瘫用上肢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掌部支撑板的上表面、指部支撑板的上表面都为平面结构;掌部支撑板的边缘设有挡片结构;挡片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颜慰安顾一鸣张建芳冯琪张梦圆吴乘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