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枕梁工艺孔用移载式双机器人电弧3D打印工作站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弧增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铁枕梁工艺孔用移载式双机器人电弧3D打印工作站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增材制造技术(AdditiveManufacturing,AM)也被称为“实体自由制造”、“3D打印技术”等,相对于传统的减材制造(切削加工)技术,它是一种“自下而上”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是以数学建模为基础,基于离散-堆积原理,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零件的新兴制造技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增材制造技术实现了有机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产品的快速制造。针对金属材料,将增材制造技术按热源分类,可分为:激光增材制造、电弧增材制造、电子束增材制造等技术,原材料一般有焊丝和金属粉末两种形式。针对高铁枕梁工艺孔设计一套工作站,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焊接具有显著优势。现有技术中用于加工工艺孔的自动化设备通常是采用单一的焊枪机器人根据预设好的轨迹来进行焊接,在完成焊接后转入后续的清洗等工序。这种工作方式对效率的提升有限、且无法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铁枕梁工艺孔用移载式双机器人电弧3D打印工作站,其特征是包括移栽工作站,以及设置在所述移栽工作站中间段一侧的电弧增材工作站;所述电弧增材工作站集成逆向重构、电弧焊接、激光清洗三个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枕梁工艺孔用移载式双机器人电弧3D打印工作站,其特征是包括移栽工作站,以及设置在所述移栽工作站中间段一侧的电弧增材工作站;所述电弧增材工作站集成逆向重构、电弧焊接、激光清洗三个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枕梁工艺孔用移载式双机器人电弧3D打印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工作站包括一条可双向进给的移栽轨道,所述移栽轨道上设有枕梁固定座,枕梁的首尾以预定间隔定位夹紧在所述固定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铁枕梁工艺孔用移载式双机器人电弧3D打印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每一块枕梁都由多个下压板压合,所述下压板压合在所述枕梁的首、尾、以及避开枕梁工艺孔的中部多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铁枕梁工艺孔用移载式双机器人电弧3D打印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增材工作站包括围定指定工作区域的安全防护房,所述安全防护房位于移栽轨道的两侧开设有卷帘门,所述移栽轨道穿过所述卷帘门,所述安全防护房内位靠近所述卷帘门的位置分别设有机器人工具快换装置,所述机器人工具快换装置位于所述移栽轨道的一侧,所述机器人工具快换装置之间设有多个工业机器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枕梁工艺孔用移载式双机器人电弧3D打印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增材工作站的一侧安置有与工业机器人连接的焊机、激光清洗电源、总控柜、机器人控制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铁枕梁工艺孔用移载式双机器人电弧3D打印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工具快换装置包括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部一侧的快换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快换板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延伸出来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的末端固定有直接与对应的快换工具接触的接触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铁枕梁工艺孔用移载式双机器人电弧3D打印工作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一,吴晓,程远,唐凯,董巍,胡冬双,徐龙,徐楠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