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295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截骨夹持装置,其包括第一夹持器及第二夹持器,所述第二夹持器的连接轴插入第一夹持器的连接座的固定孔并由锁紧器锁紧;所述第一夹持器包括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器具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端面平行设置,所述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侧面设置有加压旋钮以夹紧第一夹持器及第二夹持器共同夹持的骨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截骨夹持装置,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在夹持部设置加压旋钮增强截骨固定的可靠性;同时,在夹持部的内侧壁设置导向孔道,用于固定截骨的钢丝可穿过导向孔道捆绑截骨,保证截骨手术的顺利开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截骨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截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截骨术是截断骨骼,改变力线,以矫正畸形,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手术,目前临床手术中截骨方式一般为在骨头上进行打孔或者使用锯片进行截骨,再进行咬断取出。在截骨手术中,需要对待截骨进行可靠固定。如专利CN203915013U公开了一种股骨粗隆间裁骨的组合装置,包括夹持环抱器、横连杆、旋转环抱器和弧形导板;夹持环抱器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开口环状的环抱臂A和插销;环抱臂A包括弧形臂和直线臂,弧形臂上设置有条形槽孔,设置于右侧的环抱臂A的直线臂内设置有与销孔垂直的通孔A;横连杆包括横杆、转向头和量角器;横杆内部设置通孔C,横杆的头端设置与通孔A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转向头的一端与横杆铰接连接;转向头的另一端设置导向孔;所述量角器与横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导板中部设置有用于套入夹持环抱器和旋转环抱器的槽孔。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稳定安全;不但节约人力,还能够手术操作空间;使截骨更准确。该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只能固定待截骨的一端,无法实现待截骨两端的同时固定,无法保证待截骨长度的控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截骨手术的效果。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截骨夹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截骨夹持装置,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在夹持部设置加压旋钮增强截骨固定的可靠性;同时,在夹持部的内侧壁设置导向孔道,用于固定截骨的钢丝可穿过导向孔道捆绑截骨,保证截骨手术的顺利开展,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截骨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器及第二夹持器,所述第二夹持器的连接轴插入第一夹持器的连接座的固定孔并由锁紧器锁紧;所述第一夹持器包括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器具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端面平行设置,所述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侧面设置有加压旋钮以夹紧第一夹持器及第二夹持器共同夹持的骨骼。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设置有截骨刀槽,所述截骨刀槽平行于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端面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器还包括第一连接杆,其垂直连接于连接座与第一夹持部之间;所述第二夹持器还包括第二连接杆,其垂直设置于连接轴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截面为不完全多边形的壳体结构,其上设置有缺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内侧面设置有导向孔道以穿引夹紧的钢丝。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连接轴可沿连接座的固定孔移动以调节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截骨刀槽为不完全切槽,其沿截骨方向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孔道位于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中部位置,其贯穿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内侧面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内侧面设置有防滑部以增加夹持部与待截骨的摩擦力。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截骨夹持装置,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在夹持部设置加压旋钮增强截骨固定的可靠性;同时,在夹持部的内侧壁设置导向孔道,用于固定截骨的钢丝可穿过导向孔道捆绑截骨,保证截骨手术的顺利开展,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截骨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截骨夹持装置的部件拆解图;图3是本技术之第一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之第二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之第二夹持器的剖视图。图中:10.第一夹持器;11.连接座;12.第一夹持部;13.第一连接杆;20.第二夹持器;21.连接轴;22.第二夹持部;23.第二连接杆;30.锁紧器;40.加压旋钮;50.截骨导槽;60.导向孔道;61.导向孔道出入口;70.刻度线;80.防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所述一种截骨夹持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本技术所述一种截骨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第一夹持器10及第二夹持器20,所述第二夹持器20的连接轴21插入第一夹持器10的连接座11的固定孔并由锁紧器30锁紧;所述第一夹持器10包括第一夹持部12、所述第二夹持器20具有第二夹持部22,所述第一夹持部12与第二夹持部22的端面平行设置,所述述第一夹持部12与第二夹持部22的侧面设置有加压旋钮40以夹紧第一夹持器10及第二夹持器20共同夹持的骨骼。本技术中,手术人员可以通过设置于夹持部上的加压旋钮40增加待截骨与第一夹持部12及第二夹持部22的压紧力,提高待截骨固定的可靠性。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压旋钮40的数量为一件,其设置在第一夹持部12及第二夹持部22的侧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加压旋钮40也可设置多个,以增强待截骨固定的可靠性。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器30为锁紧螺母,其将第二夹持器20的连接轴21与第一夹持器10的连接座11锁紧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部12与第二夹持部22设置有截骨刀槽50,所述截骨刀槽50平行于第一夹持部12及第二夹持部22的端面设置。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截骨刀槽50靠近第一夹持部12与第二夹持部22的内侧设置,所述截骨导槽50之间的间距即为待截骨的长度。由于所述第一夹持器10与第二夹持器20之间的间距可调,手术人员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第一夹持部12及第二夹持部22上对应的截骨刀槽50之间的距离。具体地,手术人员可调整第二夹持器20的连接轴21插入第一夹持器10的连接座11的固定孔的深度,实现截骨长度的调整。作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轴21上设置有刻度线70,所述连接轴21可沿连接座11的固定孔移动以调节第一夹持部12与第二夹持部22之间的距离。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截骨刀槽50为不完全切槽,其沿截骨方向设置,这样方便手术人员从外侧截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截骨刀槽50的宽度为2mm-5mm,优选的,所述截骨刀槽50的宽度为3mm。作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截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器及第二夹持器,所述第二夹持器的连接轴插入第一夹持器的连接座的固定孔并由锁紧器锁紧;所述第一夹持器包括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器具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端面平行设置,所述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侧面设置有加压旋钮以夹紧第一夹持器及第二夹持器共同夹持的骨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截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器及第二夹持器,所述第二夹持器的连接轴插入第一夹持器的连接座的固定孔并由锁紧器锁紧;所述第一夹持器包括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器具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端面平行设置,所述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侧面设置有加压旋钮以夹紧第一夹持器及第二夹持器共同夹持的骨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设置有截骨刀槽,所述截骨刀槽平行于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端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器还包括第一连接杆,其垂直连接于连接座与第一夹持部之间;所述第二夹持器还包括第二连接杆,其垂直设置于连接轴与第二夹持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张良唐佩福尹鹏滨张里程崔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