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28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包括:抓持器,具有相互铰接的一对抓柄和与一对抓柄前端对应连接的一对抓钳;腔镜释放器,具有夹持杆和设置在夹持杆前端的用于夹持一对抓柄的一对夹持钳头;牵引线,其一端与一对抓柄或一个抓柄连接;穿刺针,其尾端带有用于与牵引线的另一端连接的针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抓持装置,可应用于腔镜手术中组织的牵拉,简单易操作,不占用手术切口,减少器械之间相互干扰,手术视野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人群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术式可以在腔镜下完成,并且腔镜的手术切口越来越小、越来越少,近年来单孔手术也日益增多并有成为主流的趋势,然而腔镜手术下尤其是单孔手术下难免从一个手术切口进出多个手术器械,器械之间相互干扰在所难免,牵拉的角度过于集中,不成实现呈角度的牵拉和暴露目标位置,极大的影响了手术的流畅性和安全性,通常的做法是增加腔镜切口的长度或者在多加一个额外的切口,增加了手术对患者创伤,如果勉强手术则无形中增加了手术时间,手术时间的延长对患者也是增加创伤的一种。并且单孔腔镜或者少孔腔镜手术对术者要求高,学习曲线长,不利于年轻医生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可应用于腔镜手术中组织的牵拉,简单易操作,不占用手术切口,减少器械之间相互干扰,手术视野好。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其包括:抓持器,具有相互铰接的一对抓柄和与一对抓柄前端对应连接的一对抓钳;腔镜释放器,具有夹持杆和设置在夹持杆前端的用于夹持一对抓柄的一对夹持钳头;牵引线,其一端与一对抓柄或一个抓柄连接;穿刺针,其尾端带有用于与牵引线的另一端连接的针孔。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腔镜释放器的一对夹持钳头快速对准并夹持所述抓持器的一对抓柄的快速定位结构。r>优选的,所述快速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一对夹持钳头相对的内侧壁上的一对凸台;设置在所述一对抓柄上的一对凹槽或一对通孔;其中,所述一对凸台可插入在所述一对凹槽或一对通孔内。或者,所述快速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一对夹持钳头相对的内侧壁上的一对凹槽;设置在所述一对抓柄相背的外侧壁上的一对凸台;其中,所述一对凸台可插入在所述一对凹槽内。优选的,所述凸台为其横截面呈柱形或星形的凸台,所述凹槽为其横截面呈柱形或星形的凹槽。其中,所述抓持器一对抓钳相对的内侧壁设置便于一对抓钳抓牢目标组织的加力结构。优选的,所述加力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一对抓钳中第一抓钳的内侧壁上的凹进结构或凸出结构;设置在所述一对抓钳中第二抓钳的内侧壁上的凸出结构或凹进结构;其中,所述凹进结构与所述凸出结构相适配。其中,所述凸出结构包括凸点或齿形凸起或波浪形凸起,所述凹进结构包括与凸点或齿形凸起或波浪形凸起相适配的凹坑或齿形凹槽或波浪形凹槽。优选的,所述一对抓柄或一个抓柄的后端设置固定孔,所述牵引线的一端直接或间接固定于所述固定孔上。优选的,所述穿刺针针头的横截面呈星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可应用于腔镜手术中组织的牵拉,通过牵引线在远离操作切口的患者体腔外牵引抓持器,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便于医生手术,且简单易操作,不占用手术切口,减少器械之间相互干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对抓钳处于闭合状态);图2是本技术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对抓钳处于张开状态);图3是本技术腔镜释放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夹持钳头与抓钳待适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抓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抓钳上设置V形凹槽与凸台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个抓钳上设置齿状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抓持器的一对抓柄铰接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抓持器与牵引线、穿刺针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穿刺针针头部分的主视图;图11是图10所示针头的左视图;图12是本技术穿刺针针头部分的透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针头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的一对抓钳处于闭合和张开两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图2可知,本技术的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包括:腔镜释放器1,具有夹持杆13和设置在夹持杆13前端且可张开或闭合的一对夹持钳头14;抓持器2,具有相互铰接的一对抓柄21和与一对抓柄21前端对应连接的一对抓钳;牵引线4,其一端与一对抓柄或一个抓柄连接;穿刺针5,其尾端带有用于与牵引线4的另一端连接的针孔;其中,通过一对夹持钳头14夹持一对抓柄21,并通过一对抓柄21带动一对抓钳先张开以含住目标组织、再闭合以抓持目标组织;其中,通过穿刺针5带动牵引线4牵拉抓持目标组织后的抓持器2,以便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腔镜释放器1包括具有固定把手和活动把手的手柄11、与手柄11连接的夹持杆13、套装在夹持杆13与手柄11连接处的转轮12、设置在夹持杆13前端的一对夹持钳头14。操作者通过食指转动转轮12可调整前端一对夹持钳头14的角度,通过使活动把手相对固定把手移动以夹紧或张开手柄11来夹紧或张开一对夹持钳头14,以带动抓持器2的一对抓钳松开或抓持目标组织。其中,腔镜释放器1的上述这些构件中,除了一对夹持钳头14之外的其它构件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中腔镜手术中使用的内镜分离钳的结构,故在此不对这些构件的结构详细描述。为了在腔镜释放器1夹持抓持器2时,可以快速对准并夹持抓持器2的一对抓柄21,本实施例还具有快速定位结构,该快速定位结构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结构,包括:设置在一对夹持钳头14相对的内侧壁上的一对凸台141;设置在一对抓柄21上的一对凹槽211,凹槽垂直于抓柄的厚度方向;其中,一对凸台141可插入在一对凹槽211内。或者,在一对抓柄21上设置一对通孔(如图5所示),一对凸台141可对应插入在一对通孔内。或者,本技术的快速定位结构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图中未示出),包括:设置在一对夹持钳头相对的内侧壁上的一对凹槽;设置在一对抓柄相背的外侧壁上的一对凸台;其中,一对凸台可插入在一对凹槽内。设计时,夹持钳头14呈如图4所示的钩形,即,夹持钳头14具有其延伸方向与夹持杆13长度延伸方向一致的连接段143和与连接段143前端垂直连接的垂直段142,而凸台141或凹槽设置在垂直段142的朝向另一夹持钳头的内侧壁上,且凸台141的凸出方向或凹槽的凹进方向均与连接段143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通过采用将凸台插入到凹槽或通孔内的方式,可以使腔镜释放器1快速对准并夹持抓持器2的一对抓柄21,提高手术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一对夹持钳头14夹持一对抓柄21时的定位速度与准确性,本实施例的凸台可采用带有磁性的材料制成,如磁铁,相应的,设有凹槽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由可与磁铁相吸合的材料制成,如铁等。为了使腔镜释放器1的一对夹持钳头14在夹持抓持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抓持器,具有相互铰接的一对抓柄和与一对抓柄前端对应连接的一对抓钳;/n腔镜释放器,具有夹持杆和设置在夹持杆前端的用于夹持一对抓柄的一对夹持钳头;/n牵引线,其一端与一对抓柄或一个抓柄连接;/n穿刺针,其尾端带有用于与牵引线的另一端连接的针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抓持器,具有相互铰接的一对抓柄和与一对抓柄前端对应连接的一对抓钳;
腔镜释放器,具有夹持杆和设置在夹持杆前端的用于夹持一对抓柄的一对夹持钳头;
牵引线,其一端与一对抓柄或一个抓柄连接;
穿刺针,其尾端带有用于与牵引线的另一端连接的针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腔镜释放器的一对夹持钳头快速对准并夹持所述抓持器的一对抓柄的快速定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定位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一对夹持钳头相对的内侧壁上的一对凸台;
设置在所述一对抓柄上的一对凹槽或一对通孔;
其中,所述一对凸台可插入在所述一对凹槽或一对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镜用免切口组织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定位结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一对夹持钳头相对的内侧壁上的一对凹槽;
设置在所述一对抓柄相背的外侧壁上的一对凸台;
其中,所述一对凸台可插入在所述一对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卫陈应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