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体撑开显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00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椎体撑开显露装置,属于医疗装置领域,提供能够实现对椎体以及软组织层同时进行撑开显露的撑开器,包括撑开调节杆、左撑开单元和右撑开单元组成;左撑开单元还包括左撑开板,右撑开单元还包括右撑开板;左连接件为由第一竖直段和第一水平段组成的“L形”结构;右连接件为由第二竖直段和第二水平段组成的“L形”结构;左撑开板连接到第一竖直段上,右撑开板连接到第二竖直段上,在左撑开板和右撑开板之间形成用于撑开软组织层的撑开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撑开椎体间距的过程中实现对软组织层的同步撑开,并且形成手术所需的操作空间;并能减少所用的撑开器数量、操作步骤以及对手术操作空间的遮挡,可有效地缩短手术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椎体撑开显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椎体撑开显露装置。
技术介绍
椎体撑开器是用于在进行颈椎等脊柱外科手术时,用于撑开并固定椎体的装置。传统的椎体撑开器一般由撑开调节杆和两端的两个撑开单元所组成,并且至少应当有一个撑开单元是可调的,以便于调节两个撑开单元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对椎体的撑开作用。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1441277.9所公开的“一种椎体撑开器”(以下简称文献1)的结构所示。但是,现有的椎体撑开器,其均只是用于将两个椎体进行撑开,以固定两个椎体以及两个椎体之间的间隙,以进行手术操作,包括髓核切除、椎间隙减压等,现有的撑开器会对手术操作的狭窄的空间进行一定的遮挡,不利于手术操作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覆盖在椎体上的肌肉、血管、气管、皮肤等软组织层还需要撑开显露,此时通常需要额外设置相应的专门用于撑开所述的软组织层的组织撑开器,一般为相应折弯的板状或者钩状的金属件,或者夹具等装置。而且,由于手术需要,由撑开软组织层的撑开件需要将皮肤、肌肉等软组织相对于椎体进一步向外周撑开,以使得部分椎体暴露出来进行手术;因此要求对软组织层的撑开尺寸会明显大于对椎体的撑开尺寸。因此,目前手术中均是设置用于撑开椎体的椎体撑开器与用于撑开皮肤、肌肉等软组织层的组织撑开器组合搭配使用。这样一来,就会使得撑开器数量增加,会对目标节段的手术间隙空间造成一定程度的遮挡,影响手术操作,同时安装和撑开操作也需要分两次进行,手术相对比较繁琐,增加手术所需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够实现对椎体以及软组织层同时进行撑开显露的一种椎体撑开显露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椎体撑开显露装置,包括撑开调节杆、左撑开单元和右撑开单元,左撑开单元包括左调节臂、左连接件和左螺钉,右撑开单元包括右调节臂、右连接件和右螺钉;左调节臂的一端安装在撑开调节杆上,右调节臂的一端安装在撑开调节杆上,并且左调节臂和右调节臂中至少有一个为通过调节机构能够沿撑开调节杆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地安装在撑开调节杆上;左撑开单元还包括左撑开板,右撑开单元还包括右撑开板;左连接件为由第一竖直段和第一水平段组成的“L形”结构,第一竖直段的上端与左调节臂连接,第一竖直段的下端与第一水平段的一端连接,第一水平段的另一端朝向右撑开单元延伸设置并与左螺钉的上端连接;右连接件为由第二竖直段和第二水平段组成的“L形”结构,第二竖直段的上端与右调节臂连接,第二竖直段的下端与第二水平段的一端连接,第二水平段的另一端朝向左撑开单元延伸设置并与右螺钉的上端连接;左撑开板连接到第一竖直段上,右撑开板连接到第二竖直段上,在左撑开板和右撑开板之间形成用于撑开皮粗组织层的撑开腔体。进一步的是:左撑开板和右撑开板呈镜像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是:左撑开板和右撑开板呈弧形的拱板结构,并且左撑开板和右撑开板的凹侧相对设置。进一步的是:第一水平段上与左螺钉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第一连接套与左螺钉的上端为能够拆卸的套接连接;第二水平段上与右螺钉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第二连接套与右螺钉的上端为能够拆卸的套接连接。进一步的是:左调节臂和右调节臂中至少一个为通过如下调节机构之一实现能够沿撑开调节杆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地安装在撑开调节杆上:第一种、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相应调节臂的端部的调节套筒和第一锁定螺钉,在调节套筒内设置有内螺纹,在撑开调节杆上设置有外螺纹,调节套筒与撑开调节杆上的外螺纹螺纹连接配合;第一锁定螺钉安装在调节套筒上以用于锁定调节套筒在撑开调节杆上的位置;第二种、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相应调节臂的端部的调节套筒和调节螺母,在撑开调节杆上设置有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的外螺纹,调节套筒为间隙的套设在撑开调节杆上,在调节套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颗套设在撑开调节杆上的调节螺母;第三种、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相应调节臂的端部的滑套,在滑套上设置有撑开宽度调节装置,在撑开调节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撑开宽度调节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和止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止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套两端;所述传动机构为与齿条啮合传动的齿轮;所述齿轮轴向一侧设置有封帽,另一侧依次设有尾帽和控制齿轮转动的手柄;所述止动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滑套上的锁定柄,所述滑套和锁定柄之间设有便于所述锁定柄锁定齿条的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为扭簧。进一步的是:左调节臂与左连接件为一体结构,右调节臂与右连接件为一体结构。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前撑开单元,前撑开单元包括前撑开板、前连接件、前转动套筒和第二锁定螺钉,前转动套筒与前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且前转动套筒为至少能够转动调节地安装在左撑开单元和右撑开单元之间的撑开调节杆上,第二锁定螺钉安装在前转动套筒上以用于锁定前转动套筒在撑开调节杆上的位置,前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前撑开板连接。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后撑开单元,在左调节臂或右调节臂上远离撑开调节杆的一端向外延伸地设置有滑动套接段;后撑开单元包括后调节臂、后撑开板、后连接件、后转动套筒和第三锁定螺钉,后调节臂的一端为仅能够沿滑动套接段的长度方向滑动调节地安装在滑动套接段上,后转动套筒与后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且后转动套筒为至少能够转动调节地安装在后调节臂上,第三锁定螺钉安装在后转动套筒上以用于锁定后转动套筒在后调节臂上的位置,后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后撑开板连接。进一步的是:在前撑开板和/或后撑开板的下部边沿的中部朝向下方延伸地设置有用于插入到相邻椎体之间间隙的拨片。进一步的是:前撑开板和后撑开板呈弧形的拱板结构,并且前撑开板和后撑开板的凹侧相对设置,在左撑开板、右撑开板、前撑开板和后撑开板之间形成撑开腔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左撑开单元和右撑开单元及其调节机构,在调节过程中可撑开调节两个左螺钉与右螺钉之间的距离,进而撑开调节两个椎体的间距;同时还可调节左撑开板与右撑开板之间的距离,而左撑开板与右撑开板则为专门用于撑开椎体上方的软组织层,以此实现对相应软组织层的同步撑开;并且,本专利技术还通过将连接件设置为包括一段水平段的L形结构,这样使得相应的左撑开板与右撑开板所撑开的软组织层与对应的螺钉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进而对软组织层能够撑开后形成相应的更大的撑开腔体,而该撑开腔体将使得椎体上安装左螺钉与右螺钉的位置以及该位置外围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区域均能够被有效的暴露出来,以形成手术的操作空间,便于手术的进行,而且无需再额外设置专门用于撑开软组织层的组织撑开器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可减少手术所使用的撑开器数量,降低撑开器结构对手术间隙空间造成的遮挡影响,同时可减少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步骤,能够有效地缩短手术的时间。另外,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相应的前撑开单元以及后撑开单元后,还可同时实现对前、后侧的软组织层的撑开作用,能够最终形成一个四周软组织层均被撑开限制的撑开腔体,以进一步提高对软组织层的撑开效果,保证手术操作空间。另外,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进一步设置相应的拨片的结构,可伸入至椎体间隙内以实现对椎体间隙内的组织起到一定的拨动、撑开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体撑开显露装置,包括撑开调节杆(1)、左撑开单元(2)和右撑开单元(3),左撑开单元(2)包括左调节臂(21)、左连接件(22)和左螺钉(23),右撑开单元(3)包括右调节臂(31)、右连接件(32)和右螺钉(33);左调节臂(21)的一端安装在撑开调节杆(1)上,右调节臂(31)的一端安装在撑开调节杆(1)上,并且左调节臂(21)和右调节臂(31)中至少有一个为通过调节机构(7)能够沿撑开调节杆(1)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地安装在撑开调节杆(1)上;其特征在于:左撑开单元(2)还包括左撑开板(24),右撑开单元(3)还包括右撑开板(34);左连接件(22)为由第一竖直段(221)和第一水平段(222)组成的“L形”结构,第一竖直段(221)的上端与左调节臂(21)连接,第一竖直段(221)的下端与第一水平段(222)的一端连接,第一水平段(222)的另一端朝向右撑开单元(3)延伸设置并与左螺钉(23)的上端连接;右连接件(32)为由第二竖直段(321)和第二水平段(322)组成的“L形”结构,第二竖直段(321)的上端与右调节臂(31)连接,第二竖直段(321)的下端与第二水平段(322)的一端连接,第二水平段(322)的另一端朝向左撑开单元(2)延伸设置并与右螺钉(33)的上端连接;左撑开板(24)连接到第一竖直段(221)上,右撑开板(34)连接到第二竖直段(321)上,在左撑开板(24)和右撑开板(34)之间形成撑开腔体(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体撑开显露装置,包括撑开调节杆(1)、左撑开单元(2)和右撑开单元(3),左撑开单元(2)包括左调节臂(21)、左连接件(22)和左螺钉(23),右撑开单元(3)包括右调节臂(31)、右连接件(32)和右螺钉(33);左调节臂(21)的一端安装在撑开调节杆(1)上,右调节臂(31)的一端安装在撑开调节杆(1)上,并且左调节臂(21)和右调节臂(31)中至少有一个为通过调节机构(7)能够沿撑开调节杆(1)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地安装在撑开调节杆(1)上;其特征在于:左撑开单元(2)还包括左撑开板(24),右撑开单元(3)还包括右撑开板(34);左连接件(22)为由第一竖直段(221)和第一水平段(222)组成的“L形”结构,第一竖直段(221)的上端与左调节臂(21)连接,第一竖直段(221)的下端与第一水平段(222)的一端连接,第一水平段(222)的另一端朝向右撑开单元(3)延伸设置并与左螺钉(23)的上端连接;右连接件(32)为由第二竖直段(321)和第二水平段(322)组成的“L形”结构,第二竖直段(321)的上端与右调节臂(31)连接,第二竖直段(321)的下端与第二水平段(322)的一端连接,第二水平段(322)的另一端朝向左撑开单元(2)延伸设置并与右螺钉(33)的上端连接;左撑开板(24)连接到第一竖直段(221)上,右撑开板(34)连接到第二竖直段(321)上,在左撑开板(24)和右撑开板(34)之间形成撑开腔体(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体撑开显露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撑开板(24)和右撑开板(34)呈镜像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椎体撑开显露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撑开板(24)和右撑开板(34)呈弧形的拱板结构,并且左撑开板(24)和右撑开板(34)的凹侧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体撑开显露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水平段(222)上与左螺钉(23)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套(2221),第一连接套(2221)与左螺钉(23)的上端为能够拆卸的套接连接;第二水平段(322)上与右螺钉(33)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套(3221),第二连接套(3221)与右螺钉(33)的上端为能够拆卸的套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体撑开显露装置,其特征在于:左调节臂(21)和右调节臂(31)中至少一个为通过如下调节机构(7)之一实现能够沿撑开调节杆(1)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地安装在撑开调节杆(1)上:
第一种、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设置于相应调节臂的端部的调节套筒(71)和第一锁定螺钉(72),在调节套筒(71)内设置有内螺纹,在撑开调节杆(1)上设置有外螺纹,调节套筒(71)与撑开调节杆(1)上的外螺纹螺纹连接配合;第一锁定螺钉(72)安装在调节套筒(71)上以用于锁定调节套筒(71)在撑开调节杆(1)上的位置;
第二种、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设置于相应调节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琛杨毅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