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426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包括设有安装空间的支架组件和上下可调设在安装空间内的线圈固定结构;所述线圈固定结构包括线圈固定支架,所述线圈固定支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柔性带与支架组件的第一端可调固定连接,所述线圈固定支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柔性带与支架组件的第二端可调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射频线圈不与人体接触,尽量缩短线圈与患者体表的距离,避免线圈重力对人体细胞产生挤压变形,使成像更加清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核磁放射治疗中,模拟定位用于精确的确定肿瘤位置,在肿瘤放疗流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放疗主要采用以CT图像为基础的模拟定位系统,但由于CT的软组织分辨率不佳,致使模拟定位时对头、颈部、盆腔、前列腺、脊髓和其他软组织区域肿瘤的位置确定精度不高,为了更清楚的看清楚肿瘤的位置、形状和周边水肿情况,一般需要患者在做完CT扫描后,再进行MR扫描,即核磁共振成像,然后用CT扫描和MR扫描两者的扫描图像进行融合以确定肿瘤的位置以及其他周边情况。但是,采用上述的方法时需确保MR扫描和CT扫描必须在患者保持同等体位的情况下进行的扫描才能融合,但是在进行核磁模拟定位时,射频线圈直接覆盖在患者体表,射频线圈的重力会引起人体的细胞挤压变形,致使图像融合的精确低,模拟定位的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能够缩短线圈与患者体表的距离,使成像更加清晰,且射频线圈不与人体接触,避免线圈重力对人体细胞产生挤压变形,使成像更真实,从而满足精确放疗的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包括设有安装空间的支架组件和上下可调设在安装空间内的线圈固定结构;所述线圈固定结构包括线圈固定支架,所述线圈固定支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柔性带与支架组件的第一端可调固定连接,所述线圈固定支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柔性带与支架组件的第二端可调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组件的两端均设有C型的支架杆,两个所述支架杆间隔布置且通过加强筋连接,两个所述支架杆以及加强筋形成所述C型的安装空间。作为优选方案,每一个所述支架杆上均设有由安装空间内延伸至支架杆的外部的安装槽,所述支架杆的内侧与安装槽相对位置还设有导向轴,所述柔性带的第一端由外之内穿过所述安装槽、缠绕线圈固定结构之后缠绕所述导向轴,所述柔性带的第一端由内至外穿过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柔性带的第二端接触,所述柔性带的两端同时与支架杆可拆卸固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架杆的内部侧壁上设有沿所述支架杆内侧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口还设有在所述柔性带穿过导向槽时挡止柔性带以使柔性带位于导向槽内的档杆。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线圈固定结构包括平行布置的两个导杆和两个分别用于连接两个导杆的对应端的弓形的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向下凹且平行布置,所述固定杆的内侧面设有沿所述固定杆延伸的引导槽,所述柔性带沿所述引导槽延伸。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向轴设置与所述支架杆的内侧顶部,所述支架杆外部的安装槽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线圈固定结构包括平行布置的两个导杆和两个分别用于连接两个导杆的对应端的弓形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有台阶槽;所述柔性带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连接部匹配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柔性带的一端由外至内穿过所述安装槽之后匹配缠绕所述导向轴、并延伸至所述台阶槽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柔性带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二粘贴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架杆的顶部还固定设有柔性带导向板,所述导向轴固定或者转动设在柔性带导向板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粘贴部为魔术贴毛面,所述魔术贴毛面固定设在导向槽的第一端位置的支架杆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粘贴部为固定设在所述柔性带上的魔术贴钩面。作为优选方案,两个所述导杆之间还可拆卸卡接有弓形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设有截面为L状的限位块;所述导杆为圆柱杆,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圆柱杆可拆卸卡接的卡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的在C型空间的下部设有线圈固定结构,线圈固定结构的两端分别利用柔性带连接支架杆,每一个柔性带的一端与线圈固定支架的一端可调固定,每一个柔性带的另外一端缠绕导向轴之后沿着导向槽延伸,且柔性带的端部设有第二粘贴部,架杆上的位于导向槽的第一端设有第一粘贴部,这样第一粘贴部与第二站调补可拆卸的粘贴能够固定柔性带,同时调整柔性带的长度便可以调整线圈固定结构的高度,能够使线圈适用于不同体格的病人,这样利用第一粘贴部和第二粘贴部能够可拆卸固定柔性带,调整柔性带的长度使线圈更加贴近患者串不需要线圈覆盖接触患者,避免了线圈的重力引起的人体细胞的挤压变形,提高图像融合的精确,进一步提高模拟定位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的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支架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的本技术实施例1的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左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的线圈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的固定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的柔性带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组件;11、支架杆;12、加强筋;13、导向槽;14、导向轴;15、第一粘贴部;16、柔性带导向板;17、档杆;18、安装槽;2、线圈固定结构;21、导杆;22、固定杆;221、台阶槽;23、活动杆;3、柔性带;31、第二粘贴部;4、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本技术的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的优选实施例1,如图1-8所示,包括设有安装空间的支架组件1和上下可调设在安装空间内的线圈固定结构2,线圈固定结构包括线圈固定支架,线圈固定支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柔性带与支架组件的第一端可调固定连接,线圈固定支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柔性带与支架组件的第二端可调固定连接具体的,安装空间为C型空间,支架组件1包括两端平行设置的支架杆11和连接两个支架杆11的加强筋12,加强筋12具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架杆11,且其中支架杆11均为C型弯曲的支架杆11,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加强筋12为多个且平行的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安装空间的支架组件和上下可调设在安装空间内的线圈固定结构;/n所述线圈固定结构包括线圈固定支架,所述线圈固定支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柔性带与支架组件的第一端可调固定连接,所述线圈固定支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柔性带与支架组件的第二端可调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安装空间的支架组件和上下可调设在安装空间内的线圈固定结构;
所述线圈固定结构包括线圈固定支架,所述线圈固定支架的第一端通过第一柔性带与支架组件的第一端可调固定连接,所述线圈固定支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柔性带与支架组件的第二端可调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的两端均设有C型的支架杆,两个所述支架杆间隔布置且通过加强筋连接,两个所述支架杆以及加强筋形成所述C型的安装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支架杆上均设有由安装空间内延伸至支架杆的外部的安装槽,所述支架杆的内侧与安装槽相对位置还设有导向轴,所述柔性带的第一端由外至内穿过所述安装槽、缠绕线圈固定结构之后缠绕所述导向轴,以使所述柔性带的第一端由内至外穿过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柔性带的第二端接触,所述柔性带的两端同时与支架杆可拆卸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的内部侧壁上设有沿所述支架杆内侧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口还设有在所述柔性带穿过导向槽时挡止柔性带以使柔性带位于导向槽内的档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磁线圈可调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固定结构包括平行布置的两个导杆和两个分别用于连接两个导杆的对应端的弓形的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向下凹且平行布置,所述固定杆的内侧面设有沿所述固定杆延伸的引导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玮赖政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