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14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床,包括左右两块床头板,在两块所述床头板之间螺丝固定有上下两块床板,在两块床板之间形成储物空间,上方的床板的上部形成供婴儿休息的区域,在上下两块床板之间固定有栏杆,在前部的栏杆位置处铰接有一可旋转打开的门框,在两块所述床头板的底部之间螺丝固定有连接支架,在两侧所述床头板的之间、位于上方所述床板的前后侧固定有护栏,护栏的高度为30~40cm,在一侧所述床头板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一槽口,在所述槽口内安装有一可旋转的用于安装监测探头用的承载装置;本产品便于安装监测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床。
技术介绍
婴儿床可分为:实木婴儿床(有漆无漆两种)、竹婴儿床、藤制婴儿床、多种材料混合婴儿床。实木婴儿床目前国内有两种松木做原料,新西兰松和樟子松,新西兰松木材较软易刨光,而樟子松较硬,光洁度要差一些。新型的是以竹制的婴儿床,其优点就是:竹材比木材更坚硬密实,抗压抗弯强度更高;纹清晰、板面美观、色泽自然、竹香怡人,质感高雅气派;竹材不积尘、不结露、易清洁,避免了螨类细菌的繁殖,免去虫蛀之扰;能自动调节环境湿度并抗湿,导热系数低,具冬暖夏凉的特性;竹材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使人在室内起居时眼睛有舒适感,可预防近视等眼疾的发生和发展;吸音隔声、除低音、压残响,有效摈除杂声,还你宁静心境。其缺点就是竹的凉性较重,所以竹做的婴儿床床板最好还是用木条或木板的,其他部分用竹的较好。我们对100对家长进行调研,发现,家长普遍会在室内安装摄像头,用于监测婴幼儿的活动情况,当家长在家中忙家务时,可以时刻获得婴幼儿的状态。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类摄像头在实际应用时,对安装位置的要求较高,很难获得较好的观察视野。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便于安装监测设备的婴儿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监测设备的婴儿床。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婴儿床,包括左右两块床头板,在两块所述床头板之间螺丝固定有上下两块床板,在两块床板之间形成储物空间,上方的床板的上部形成供婴儿休息的区域,在上下两块床板之间固定有栏杆,在前部的栏杆位置处铰接有一可旋转打开的门框,在两块所述床头板的底部之间螺丝固定有连接支架,在两侧所述床头板的之间、位于上方所述床板的前后侧固定有护栏,护栏的高度为30~40cm,在一侧所述床头板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一槽口,在所述槽口内安装有一可旋转的用于安装监测探头用的承载装置。优选地,在所述床头板的侧面开设有一对应所述储物空间的减重槽,在所述减重槽内固定有三夹板;处于对婴幼儿的保护出发,我们采用的是实木材质的床头板,不采用胶水进行粘结,更加的环保安全,床头板仅仅采用环保水漆进行刷涂。优选地,所述床头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减重槽,所述第一减重槽位于所述储物空间的下方,所述第一减重槽位置处固定有加强杆。优选地,所述承载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螺丝固定后形成一圆柱体,在所形成的圆柱体的轴心处设置有孔,每个所述孔内均安插有一杆件,所述杆件的一端穿过所述孔后插入至所形成的圆柱体内,所述杆件的另一端加工有自攻螺丝,所述自攻螺丝在靠近圆柱体位置处加工有多边形的受力部分,在所述杆件上加工有螺纹,通过螺纹配合有螺母,所述螺母向着所形成的圆柱体方向移动后并抵住,此时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所形成的圆柱体的角度固定;在所述上壳体的外壁处设置有一穿过线束用的线束孔,在所述上壳体的内部注塑形成有一安装监测摄像头用的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条形槽;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材质;上述结构中,上壳体和下壳体所形成的圆柱体是可以沿着两根杆件进行同轴旋转的,当摄像头被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时,所形成的圆柱体可以旋转,便于摄像头对准婴幼儿,起到较好的监测效果,同时摄像头被安装在圆柱体的内侧,因此可以避免婴幼儿接触摄像头,我们通过旋紧螺母,使得所形成的圆柱体具有较强的转动阻力,避免婴幼儿误触后导致的旋转。优选地,所述床板包括实木材质的外框架,及固定在外框架内侧的多根具有弹性的木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摄像头安装在承载装置内侧,承载装置是可旋转的,旋转后,可以将摄像头对准婴儿床的内侧,对婴幼儿形成有效的监测,同时摄像头被承载装置保护,可以便于被婴幼儿破坏或者移动,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产品的右视图;图3为承载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承载装置的剖视图;图5为上壳体的仰视图;图6为床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婴儿床,包括左右两块床头板1,在两块所述床头板1之间螺丝固定有上下两块床板2,在两块床板2之间形成储物空间,上方的床板2的上部形成供婴儿休息的区域,在上下两块床板2之间固定有栏杆3,在前部的栏杆3位置处铰接有一可旋转打开的门框4,在两块所述床头板1的底部之间螺丝固定有连接支架5,在两侧所述床头板1的之间、位于上方所述床板2的前后侧固定有护栏6,护栏6的高度为30cm,在一侧所述床头板1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一槽口101,在所述槽口101内安装有一可旋转的用于安装监测探头用的承载装置7。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床头板1的侧面开设有一对应所述储物空间的减重槽121,在所述减重槽121内固定有三夹板131;处于对婴幼儿的保护出发,我们采用的是实木材质的床头板,不采用胶水进行粘结,更加的环保安全,床头板仅仅采用环保水漆进行刷涂。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床头板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减重槽141,所述第一减重槽141位于所述储物空间的下方,所述第一减重槽141位置处固定有加强杆151。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承载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床,包括左右两块床头板,在两块所述床头板之间螺丝固定有上下两块床板,在两块床板之间形成储物空间,上方的床板的上部形成供婴儿休息的区域,在上下两块床板之间固定有栏杆,在前部的栏杆位置处铰接有一可旋转打开的门框,在两块所述床头板的底部之间螺丝固定有连接支架,在两侧所述床头板的之间、位于上方所述床板的前后侧固定有护栏,护栏的高度为30~40cm,其特征在于:在一侧所述床头板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一槽口,在所述槽口内安装有一可旋转的用于安装监测探头用的承载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床,包括左右两块床头板,在两块所述床头板之间螺丝固定有上下两块床板,在两块床板之间形成储物空间,上方的床板的上部形成供婴儿休息的区域,在上下两块床板之间固定有栏杆,在前部的栏杆位置处铰接有一可旋转打开的门框,在两块所述床头板的底部之间螺丝固定有连接支架,在两侧所述床头板的之间、位于上方所述床板的前后侧固定有护栏,护栏的高度为30~40cm,其特征在于:在一侧所述床头板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一槽口,在所述槽口内安装有一可旋转的用于安装监测探头用的承载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床头板的侧面开设有一对应所述储物空间的减重槽,在所述减重槽内固定有三夹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头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减重槽,所述第一减重槽位于所述储物空间的下方,所述第一减重槽位置处固定有加强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玮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雅睿儿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