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踢婴儿专用被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36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踢婴儿专用被子,包括棉质的上衣,所述上衣的顶部具有领口,所述上衣的两侧缝制有袖套,在所述上衣的表面缝制有一拉链,在所述上衣的外侧缝合有圆毛片,还包括一被套,在所述被套的表面缝合有一缝线,在所述缝线的上方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缝线的下方形成第二腔室,在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均填充有填充物,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填充物少于第二腔室内的填充物,在所述被套的底部缝合有刺毛片,所述刺毛片配合所述圆毛片;本产品不妨碍宝宝移动,并且可以避免宝宝着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踢婴儿专用被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踢婴儿专用被子。
技术介绍
我们都知道,宝宝在睡眠期间,会频繁的翻身、爬行、踢脚等,传统技术中的婴儿被在盖在宝宝的身上后,非常容易被踢开,导致宝宝在夜间着凉,我们的家长朋友需要频繁的醒来给宝宝盖被子,十分的累。为此,我们部分家长会选购睡袋,但是睡袋的束缚感较强,宝宝在睡眠期间,由于过强的束缚,会导致不舒服醒来。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不妨碍宝宝移动,并且可以避免宝宝着凉的防踢婴儿专用被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妨碍宝宝移动,并且可以避免宝宝着凉的防踢婴儿专用被子。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踢婴儿专用被子,包括棉质的上衣,所述上衣的顶部具有领口,所述上衣的两侧缝制有袖套,在所述上衣的表面缝制有一拉链,在所述上衣的外侧缝合有圆毛片,还包括一被套,在所述被套的表面缝合有一缝线,在所述缝线的上方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缝线的下方形成第二腔室,在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均填充有填充物,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填充物少于第二腔室内的填充物,在所述被套的底部缝合有刺毛片,所述刺毛片配合所述圆毛片。优选地,所述填充物为鸭绒或鹅绒。优选地,在所述被套的底部缝合有一脚套,所述脚套的上部形成开口,所述脚套和所述被套连通,部分填充物被填充至所述脚套内;宝宝可以在睡觉期间将双脚插入至脚套内,起到更好的保暖效果,同时避免由于翻身而导致宝宝的双脚暴露在被子的外部。优选地,所述上衣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加。<br>优选地,在所述上衣的表面、位于所述领口的外侧位置处缝合有银纤维防菌布片;宝宝在睡眠期间会流口水,口水中含有较多的细菌,而银纤维防菌布片可以有效的起到防菌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采用上衣配合被套的形式,上衣被穿着在宝宝的身上,而被套则在宝宝休息期间盖在宝宝的身上,通过圆毛片和刺毛片的配合,让被套可以始终粘结在上衣上,确保宝宝始终有被子覆盖,避免着凉。由于采用分体式设计,因此,在夜间对宝宝进行护理时,可以直接将被子掀开,无需脱去上衣即可对宝宝进行护理。给家长朋友带来了较大的便捷;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上衣的俯视图;图3为被套的仰视图;图4为被套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防踢婴儿专用被子,包括棉质的上衣1,所述上衣1的顶部具有领口101,所述上衣1的两侧缝制有袖套102,上衣1包括内外两层,内外两层之间填充有棉絮用于保温,在所述上衣1的表面缝制有一拉链103,在所述上衣1的外侧缝合有圆毛片111,还包括一被套2,在所述被套2的表面缝合有一缝线201,在所述缝线201的上方形成第一腔室211,所述缝线201的下方形成第二腔室212,在所述第一腔室211和第二腔室212内均填充有填充物,所述第一腔室211内的填充物少于第二腔室212内的填充物(未图示),宝宝的上身通过上衣进行保暖,此时如果在第一腔室内填充过多的填充物,会造成压迫感,导致宝宝的不适,因此我们在第一腔室211内填充较少的填充物即可,在所述被套2的底部缝合有刺毛片213,所述刺毛片213配合所述圆毛片111。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填充物为鸭绒。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被套2的底部缝合有一脚套222,所述脚套222的上部形成开口,所述脚套和所述被套连通,部分填充物被填充至所述脚套内;宝宝可以在睡觉期间将双脚插入至脚套内,起到更好的保暖效果,同时避免由于翻身而导致宝宝的双脚暴露在被子的外部。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上衣1的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加。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上衣1的表面、位于所述领口的外侧位置处缝合有银纤维防菌布片122;宝宝在睡眠期间会流口水,口水中含有较多的细菌,而银纤维防菌布片可以有效的起到防菌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采用上衣配合被套的形式,上衣被穿着在宝宝的身上,而被套则在宝宝休息期间盖在宝宝的身上,通过圆毛片和刺毛片的配合,让被套可以始终粘结在上衣上,确保宝宝始终有被子覆盖,避免着凉。由于采用分体式设计,因此,在夜间对宝宝进行护理时,可以直接将被子掀开,无需脱去上衣即可对宝宝进行护理。给家长朋友带来了较大的便捷;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踢婴儿专用被子,包括棉质的上衣,所述上衣的顶部具有领口,所述上衣的两侧缝制有袖套,在所述上衣的表面缝制有一拉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衣的外侧缝合有圆毛片,还包括一被套,在所述被套的表面缝合有一缝线,在所述缝线的上方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缝线的下方形成第二腔室,在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均填充有填充物,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填充物少于第二腔室内的填充物,在所述被套的底部缝合有刺毛片,所述刺毛片配合所述圆毛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踢婴儿专用被子,包括棉质的上衣,所述上衣的顶部具有领口,所述上衣的两侧缝制有袖套,在所述上衣的表面缝制有一拉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衣的外侧缝合有圆毛片,还包括一被套,在所述被套的表面缝合有一缝线,在所述缝线的上方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缝线的下方形成第二腔室,在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均填充有填充物,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填充物少于第二腔室内的填充物,在所述被套的底部缝合有刺毛片,所述刺毛片配合所述圆毛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踢婴儿专用被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玮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雅睿儿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